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一节 20世纪西方文学概述
第一章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一、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二、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1、时代背景2、源流及影响3、思想特征4、艺术特征思想特征1、受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多数作家同情和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人民群众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的斗争。2、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3、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4、战争文学或反法西斯文学成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艺术特征第一,频频出现“长河小说”。第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长河小说长河小说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从《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创。它以小说的主人公的个人生涯为主线,构成基本情节。其他次要人物虽然各有独特的命运,但需依赖主线存在,不能独立成篇。小说的框架结构宛如一条由许多支流汇聚而成的大河,奔腾向前。这一新的体裁继承了古代流浪汉小说,对后面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家作品有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马丁·杜伽尔的《蒂博一家》等。二、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英国文学2、法国文学3、德语文学4、美国文学5、东欧、南欧和北欧文学6、拉丁美洲文学1、英国文学20世纪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改变了过去高雅温和、注重道德和清规戒律的倾向,强化了社会批判精神,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具有一种直面人生的冷峻。重要作家:萧伯纳,劳伦斯,高尔斯华绥和毛姆,默多克和多丽丝·莱辛,以及“愤怒的青年”的代表作家艾米斯和奥斯本。《福尔赛世家》TheForsyteSaga《有产业的人》(TheManofProperty1920)《骑虎》(InChancery1920)《出租》(ToLet1921)高尔斯华绥JohnGalsworthy1867-1933高尔斯华绥用23年时间完成了《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骑虎》(或译《进退两难》)、《出租》,通过描写福尔赛家族几代人的家庭生活与感情纠葛,展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广阔画卷,揭示出以索米斯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精神上的堕落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人性的摧残,意在表明理想主义与实利主义的冲突。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现代喜剧》AModernComedy(1929)《白猿》(TheWhiteMonkey1924)《银匙》(TheSilverSpoon1926)《天鹅之歌》(SwanSong1928)肖伯纳GeorgeBernardShaw(1856-1950)英国戏剧的复兴英国讽刺文学的复兴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复兴《鳏夫的房产》(1892)《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巴巴拉少校》(1905)GeorgeBernardShaw戈尔丁WilliamGolding(1911-1993)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是荒岛小说《蝇王》。“野蛮的核战争把孩子们带到了孤岛上,但这群孩子却重现了使他们落到这种处境的历史全过程,归根结底不是什么外来的怪物,而是人本身把乐园变成了屠场。”——引自《蝇王》序言。愤怒的青年AngryYoungMen二战后英国出现的文学运动。以通过小说和剧本表达人民、特别是青年对社会的不满为主要特征。是当时英国中下层社会对执政工党政治改革的希望落空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作品有金斯莱·艾米丽的《幸运的吉姆》,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约翰·布莱恩的《向上爬》等。这些作家大多出身下层社会,并不属于某一具体文学组织,甚至互不相识,只是在英国战后的社会背景上同时应运而生,在反映下层社会、攻击精神生活沉闷乏味和上流社会庸俗虚伪方面同声呼应。在艺术技巧上,他们也都一反英国中产阶级温文尔雅传统,表现出粗犷强劲的风格。随着外界形势和自身社会地位的变化,这些作家成名并步入中年后,多不复具有早年锋芒,创作上趋于保守。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1965)《人性的枷锁》(1915)《月亮和六便士》(1919)《寻欢作乐》(1939)《刀锋》(1944)2、法国文学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一是开创了长河小说新体裁。二是心理刻画向内心世界深化,由于受意识流和心理分析的影响,法国小说向人物的心理深层开掘,非常重视人的内心生活的真实性。重要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代表作品有《企鹅岛》、《诸神渴了》等。莫里亚克:重要作品有《给麻风病人的亲吻》、《爱的荒漠》、《黛累丝·德斯盖鲁》、《盘缠在一起的毒蛇》等。安德烈·马尔罗:重要作品《征服者》和《人的命运》,代表作是《王家大道》。玛格丽特·杜拉斯:代表作有《如歌的中板》、《情人》、《原籍华北的情人》等。安德烈·纪德:代表作《田园交响乐》。法朗士(AnatoleFrance)1844-1924弗朗索瓦·莫里亚克(FranoisMauriac,1885-1970)安德烈•纪德(AndréPaulGuillaumeGide)(1869-1951)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MargueriteDuras她写作,玛格丽特·杜拉斯。玛格丽特·杜拉斯,她写作。她有的只是用来写作的铅笔和水笔。除此之外,她一无所有。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生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HIROSHIMAMONAMOUR-----“爱恨消失前用手温暖我的脸为我证明我曾真心爱过你男:你在广岛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看见。女:我都看见了,都看见了。“……她只能生活在那里,她靠那个地方生活,她靠印度、加尔各答每天分泌出来的绝望生活,同样,她也因此而死,她死就像被印度毒死。”德语文学主要指德国、奥地利、瑞士几国德语文学的状况。德语小说在19世纪还处于发展阶段,到了20世纪得到重大发展。并出现了许多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如亨利希曼、托马斯曼、布莱希特、雷马克、伯尔、茨威格等。他们的创作继承了德国文学重视哲理的特点,并加强了批判精神,反法西斯成为20是德语文学的最强音。亨利希·曼(1871-1950)重要作品有揭露和批判德国帝国主义的三部曲《臣仆》、《穷人》、《首脑》,以及代表作品《垃圾教授》。托马斯·曼TomasMann(l875~1955)德国现实主义作家和人道主义者。代表作是被誉为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主要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不见的珍藏》、《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作品结构精巧,引人入胜,尤以细腻的心理刻画见长。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1898~1970)战争与流亡——反法西斯是雷马克文学创作的两大主题,重要作品有《西线无战事》、《凯旋门》、《里斯本之夜》等。“以最简洁的方式描写了战壕里生活的人在人性方面的伟大和软弱”。1918年10月,他阵亡了,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那么宁静,战报上仅仅用一句话来概括:西线无战事。赫尔曼·海塞(1877-1962)1904年以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德》成名。长篇小说《荒原狼》(1927)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揭露了人性中包含狼的天性。美国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敢于面对美国的经济繁荣,正视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体现了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从而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把美国文学推上高峰。代表作家为:德莱塞,海明威,辛克莱,刘易斯,斯坦贝克,菲兹杰拉德,休士,塞林格,贝娄和厄普代克。德莱塞1871-1945《嘉丽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葛》《“天才”》《美国的悲剧》《妇女群像》尤普顿·辛克莱UptonSinclair1878-1968辛克莱的“揭发黑幕”小说《屠场》(1906)《煤炭大王》(1917)《石油》(1927)《波士顿》(1928)斯坦贝克JohnSteinbeck(1902-1968)其创作主要是描写经济大萧条年代美国劳苦大众在贫困、失业中挣扎的生活情形以及他们的觉醒与斗争。代表作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美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作家。代表作《巴比特》其它欧洲国家20世纪上半叶的东欧各国为民族独立而斗争,东欧文学也以此为内容,揭露黑暗现实,描写民族苦难;二次大战以后则受到苏联文学的影响。南欧和北欧的文学以描写古老家族的史诗性作品和反法西斯题材的作品最为成功。代表作家为:哈谢克和米兰·昆德拉等。拉丁美洲在拉丁美洲,20世纪上半叶迎来了文学发展的曙光,现实主义文学蓬勃发展,这个潮流与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同步进行,这一表现革命进程的文学深深扎根于拉丁美洲的文化和生活传统之中。代表作家为:略萨和米斯特拉尔等。
本文标题:第一节 20世纪西方文学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12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