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的斗争风暴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本章课时:2学时教学方式:讲授、辩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本章重点:了解和掌握这三次早期探索的失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本章难点:三次早期探索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影响及历史启示。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各阶级的表演与探索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武装斗争和社会改革方案改造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通过学习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来实现变法维新救亡图存。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5第一节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6一、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一,地主与农民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第二,外国的侵略激化了阶级、社会矛盾。最高峰:具有新特点、新水平(一)爆发原因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7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18岁时受聘为本村的私塾教师,从此一面教书,一面继续读书。从16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屡试不第。1843年最后一次科考失败后,他受《劝世良言》这本宣传基督教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外国传教士传授了“一个侵略的上帝”,洪秀全“要制造的是一个造反的上帝”。(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P97)洪秀全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8金田起义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9金田起义(1851)永安建制建都天京(1853)全盛时期(1856)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0艺术家笔下的天京事变(素描·局部)作者:施大畏天京事变(1856年)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1北京城里的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行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天京事变(1856)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1逼2唤3杀4责5杀6疑7走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2主要内容:将土地分为九等,按人口平均分配;军政合一、军民合一的制度;选官制度;宗教、教育制度。希望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3要求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实行社会财富的绝对平均,具有空想性。空想性:如何评价?进步性: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4落后性:这种方案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小农经济水平上,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如何评价?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5时间:颁布者:内容:1859年干王洪仁玕政治经济文化外交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6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体现了在进入近代以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局限性:明显超越了农民战争的范畴和实际,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也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未能在天朝内部得到响应和实施。并且当时社会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条件。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7(二)历史意义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第二,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三,太平天国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第五,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8(三)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失败的原因: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固有的阶级局限性。第二,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第三,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对待儒学。第四,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9(三)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0“农民阶级无法通过自身来解放自己。”这句话对吗?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1第二节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2一、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一)原因内忧-农民起义;外患-列强侵略加剧。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3外患:(主权、领土的丧失)内忧:(剿“发捻”)清政府统治出现严重的危机洋务运动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4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王朝为自救,一些洋务派官僚以“求强”和“求富”为口号,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革新运动,史称“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什么是洋务运动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5学习西方,结果必然是:“用夷变夏”(毁弃了封建伦理道德)代表:倭仁、徐桐、李鸿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倭仁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6“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李鸿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7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这一主张为洋务派引进西学提供了合法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减少保守派的攻击。但这一思想在根本上否认封建制度的腐朽性与落后性,只承认在器物层面上需要加以改变。而新的生产力与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发展起来的。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8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中央清末洋务派首领。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9地方曾国藩李鸿章洋务运动代表人物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0左宗棠张之洞洋务运动代表人物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1(1)维护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2)“师夷长技以自强”。(二)洋务运动的目的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21.中体西用为理论基础;2.慈禧的暂时支持;3.地方实力派的积极执行;4.总理衙门的推动;5.中外的暂时“和好”。(三)推行的条件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370年代80年代90年代60年代自强求富(一)内容二、洋务运动的内容、作用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4天津天津机器局(崇厚李鸿章)安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福州船政局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最早最大最大船厂北方中心1.建立军事工业—“求强”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5江南制造总局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6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汉阳铁厂A资金原料燃料运输2.建立民用工业—“求富”B获利稍分洋人之利天津电报局李鸿章上海机器织布局李鸿章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73.创建新式海军70--90年代,分别建成北洋水师(海军主力)、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1888年北洋舰队成军(25艘军舰,在威海卫、旅顺有海军基地)。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8洋务派创建的新式海军停泊在威海卫港的北洋舰队1895年,就在中日马关条约签字时期,慈禧太后却在忙着过60岁生日。她说:谁也不能向她谈论国事,扫了她的兴。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91862年兴办京师同文馆(外语翻译学堂);1863年兴办上海广方言馆;1866年兴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学堂);1879年兴办天津电报学堂(实业工艺学堂)。4.创建新式学堂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01872—1875年派出4批留美幼童120名,1881年撤回。1875—1894年派出3批留欧学生,学习造船、驾驶。(北洋海军的指挥骨干多为留学生)。5.派遣留学生詹天佑等30名赴美留学儿童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16.翻译西方科技、法律书籍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以自然科学为主);京师同文馆;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2洋务运动视频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3甲方观点:洋务运动包含许多积极的因素,使中国迈出了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步。乙方观点:洋务运动目的消极,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4洋务运动的作用军事民用工业新式海军培养新式人才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为军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目的消极方面维护反动统治,性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经营经营管理腐败。思想“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不能使国家富强。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5(一)外因: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二)内因: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三)具有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四)“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局限性。未变革封建专制制度是根本原因。教训: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改变封建专制制度。三、洋务运动的破产原因: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6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几乎同时展开,但却成败有别。案例分析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7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是第一步近代化运动(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但是,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改革运动,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8第三节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9(一)兴起的原因1.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2.面临着空前的民族危机。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50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2020/1/2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51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同各省举人云集北京参加会试期间,传来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康有为起草了上皇帝“万言书”,联合十八省在京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签名,提出“拒和”、“迁都”、“变法”,请求都察院将上书代呈光绪皇帝。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本文标题: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2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