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2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伯尔曼——苏格拉底审判的启示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1)何为法?法,古作“灋”,。《说文解字》说:“灋,刑也。平之如水,故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解(xiè)廌(zhi)〕古同“獬豸”,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辩是非曲直。法意味着:公平公正驱除邪恶。(2)为什么要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是为了防止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减少人们在交往中的成本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的除了法律外,还有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社会礼仪和职业规范,法律与这些社会规范有何区别。主要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法律谚语法律与宗教的区别(3)国家创制法律规范形式主要有两种:1)制定。由国家制定并以一定的规范性文件表现出来的法律条文,称为制定法,也称为成文法,它属于大陆法系。2)认可。就是国家机关对以往已存在的某些社会规范和判例赋予法律效力,其主要形式是判例法,它属于英美法系。法律不但由国家创制,而且是由国家强制执行。但不等于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这涉及到执法成本。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注意一:一是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二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法者,国之权衡也.---商鞅法者,必国家乃可制定---霍布斯一切法律都必须同国家的体制相适应---西塞罗法律是主权者的一种命令---奥古斯丁注法律虽然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等于法律只适用于被统治阶级,法律创制出来后,应普遍适用于该社会或该国的全体国民法不是针对个别人的,而是为所有人普遍创设的。----法律谚语注意二3、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地理环境对法律内容的影响;(2)社会生产方式对法律产生决定性影响•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二)我国社会注主义法律的本质•1、本质。•(1)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2)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2、社会作用。法律的定义(1)经济建设方面(2)政治建设方面(3)文化建设方面(4)社会建设方面(5)对外方面经济法社会法程序法刑法民商法行政法宪法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它包括:(一)法律制定1、法律制定的主体。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我国是全国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在三权分立的国家,其立法权是国会。2、法律制定的程序。我国全国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法案的提出法案的审议法案的表决法案的公布(二)法律遵守法律遵守是指守法,即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1、依法办事的含义。(1)依法享用并行使权利,即正确行使权利。(2)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2、守法主体。在我国,守法主体是一切组织和个人。(三)法律执行1、执法的重要性。“破窗原理”说明不执法的危害性。2、执法原则3、法律执行多数采取行政执法的方式。行政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四)法律适用法律适用应遵循法律赋予职权与程序。破窗理论由来由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法谚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西方法谚好的法律应该提供的不只是程序正义。它应该既强有力又公平;应该有助于界定公众利益并致力于达到实体正义。——[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的含义:是指依据良好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和社会,法律成为处理一切社会争议和纠纷的最终依据。法治的由来(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核心本质要求根本保证重要使命价值追求(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五)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六)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七)培植新型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七)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1、法律文化的概念不同的文化对法律形成产生重大影响。2、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的基础3、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的任务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精神。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提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根本保证(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自由平等观念(一)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1、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一)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二)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三、公平正义观念四、权利义务观念(一)何为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法律权利,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行使自己权利以不损害他人权利为限。——法律谚语法律义务,是指法律所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1、从来源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源于法律规定。2、从基本内容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都包括作或不作一定行为。3、从范围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1、结构上的相互关系,即两者是对立统一的。2、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即二者总量上相等又互相包含。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新国家安全观的内容政治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其中政治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一)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重点介绍《国家安全法》1、什么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境外机构、组织包括境外机构、组织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分支(代表)和分支机构.境外个人包括居住在我国境内不具有我国国籍的人。2、哪些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1)阴谋诡计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2)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间谍组织代理人是指受间谍组织或者其他成员的指使、委托、资助进行或者授意、指使他人进行进行危害我国安全的人。(3)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4)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5)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传播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和制作音响制品、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搞民族分裂等。非法获取中国国家秘密美籍华人方复明被判刑2002-03-22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今天对美国籍被告人方复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行贿一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法院经审理认定,方复明原系香港一公司执行董事、经理。1995年至1999年间,方为使其公司代理的外商在中国多个重大电力项目招标中中标,非法获取中国国家秘密文件资料35份,向有关国家工作人员行贿24.5万美元。方的行为已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单位行贿罪,数罪并罚,依法决定执行有期徒刑5年,并处驱逐出境。3、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参照“刑法”进行处罚(二)国防安全法律制度重点分析《反分裂法》1、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2、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3、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与稳定,发展两岸关系4、以非和平方式及其其他必要措施制止“台独”分裂势力分裂祖国(三)经济安全法律制度(四)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五)生态安全法律制度(六)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突发事件的含义。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组织领导。3、方针和原则4、制度5、应急处理6、法律责任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一)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三)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四)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五)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六)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一)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陈瑞华,男,1967年2月生,山东聊城人,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案例周明从朋友家喝完酒回来,看到僻静的小路上邻村一个叫小燕的女孩正在赶路。周明上前与小燕答话,遭到小燕的冷眼。周明心里很不舒服,萌发一种想报复的冲动,于是上前拦住小燕对其动手动脚,小燕奋力抵抗。见四周无人,周明将小燕强奸。酒醒后,周明向家人讲述了作案的经过,为了不将事态扩大,周明父母立即赶到小燕家赔礼道歉并召集亲属商议此事,后双方家长达成一项两全其美的协议:周明不想承担刑事责任,小燕也不想今后无脸见人,两家商定于当年的春节结婚成亲。俩年轻人都同意这个婚事,可就在两家紧锣密鼓筹办婚事时,公安机关将周明以强奸罪刑事拘留,两家大人非常惊讶,组织大量百姓阻挠公安机关执法。请用法律思维方式来分析这件事情的性质和影响。1、讲法律。2、讲证据。3、讲程序。4、讲法理。1、学习法律知识。2、掌握法律方法。3、参与法律实践。(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二、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3、敢于向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思考题: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2、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法治意识?
本文标题: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30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