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1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1.1国内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一直沿用着前苏联模式-基本建设概预算制度。改革开放后,工程造价管理历经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概预算管理、工程定额管理的“量价统一”、工程造价管理的“量价分离”,目前逐步过渡到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由政府职能部门实行协调监督、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新管理模式。为适应20世纪50年代初期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而建立工程造价体制,并经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形成了具有计划经济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并且日臻完善,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造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无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设计图计算出的工程量来确定工程造价。当时计算工程量没有统一的规则,只是有估价员根据企业的累积资料和本人的工作经验,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工程报价,经过和业主治商,达成最终工程造价。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是有政府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基本属于政府决定造价。这一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并且影响最为深远。当时的工程计价基本上是在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按设计图及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并套用统一的预算定额与单价,计算出工程直接费,再按规定计算间接费及有关费用,最终确定工程的概算造价或预算造价,并在竣工后编制决算,经审核后的决算即为工程的最终造价。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3年,这段时间造价管理沿袭了以前的造价管理方法,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建设部对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模式提出了“控制量,放开价,引入竞争”的基本改革思路。各地在编制新预算定额的基础上,明确规定预算定额单价中的材料、人工、机械价格作为编制期的基期价,并定期发布当月市场价格信息进行动态指导,在规定的幅度内予以调整,同时在引入竞争机制方面做了新的尝试。第四阶段,2003年3月有关部门颁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3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在建设施工招投标时招标人依据工程施工图纸、招标文件要求,以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统一的施工项目划分规定,为投标人提供实物工程量项目和技术性措施项目的数量清单;投标人在国家定额指导下、在企业内部定额的要求下,结合工程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本企业实力,并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自主填报清单开列项目中包括的工程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和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与合计汇总价,并以所报综合单价作为竣工结算调整价的一种计价模式。1.2国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国际上,工程项目的造价通常是建立在对项目结构分解和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分析上。通过项目结构分解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详细的描述,结合这些活动的进度安排确定各项活动的所需资源(人工、各种材料、生产或功能设施、施工设备),将其最低级别项目单元的估算成本通过汇总来确定工程项目的总造价。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主要有三种模式:以英国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工料测量体系,以美国为代表的造价工程管理体系及以日本为代表的工程积算制度。英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英国是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历史较长,体系较完整的一个国家。由政府颁布统一的工程量规则,并定期公布各种价格指数,工程造价是依据这些规则计算工程量,价格则采用咨询公司提供的信息价和市场价进行计价,没有统一的定额标准可套用。工程价格是通过自由报价和竞争最后形成的。英国工程计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料测量师的使用,无论是政府工程还是私人工程,无论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还是非传统的模式都有工料测量师参与。美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美国在工程估价体系中,有一套前后连贯统一的工程成本编码,即将一般工程按其工艺特点分为若干分部分项工程,并给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编个专用的号码,作为该分部分项工程的代码,以便在工程管理和成本核算中,区分建筑工程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日本的工程造价管理日本的工程积算是一套独特的量价分离的计价模式,其量和价是分开的。量是公开的,价是保密的。日本的工程最计算类似我国的定额取费方式,建设省制定一整套工程计价标准,即“建筑工程积算基准”。其内容包括“建筑积算要领”(预算的原则规定)和“建筑工事标准步挂”(人工、材料消耗定额),其中“建筑工事标准步挂”的主要内容包括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料消耗定额。“建筑数量积算基准解说”则明确了承发包工程计算工程最时需共同遵循的统一一性规定。法国的工程造价管理(1)工程单价的确定:施工单位在确定投票单价时,基本上都要对每一工程项目做市场调查。(2)各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科学估算工程造价是法国工程管理的显著特点。他们在工程造价估算方面有一套建立在对现有工程资料分析基础上的科学方法。(3)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控制:法国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生产企业在高度自由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和生存,政府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对国有企业进行宏观指导和必要的控制。2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研究现状2.1我国现行工程造价模式多年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是定额,是以一种类似政府定价的形式存在,并直接决定了工程造价计价的形成。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定额的作用是焦点,但经过近十年的争论和实践,定额的性质和作用己经发生了变化。按定额本身的属性,它是一种信息,是具有参考性的,但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定额依旧是作为定价性文件执行的。在我国,定额具有其“量价合一”的特殊性,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中,价格长期人为地固定化。为了简化计价工作,定额管理部门将定额配以价格,形成了“量价合一”的单位估价表。我国的预算定额规定的统一取费标准,限制了承包商个性条件的竞争。而费用定额是与预算定额配套的计价基础,虽然对费用定额提出了几项“竞争费”成本,但却限定了范围与幅度,没有体现出建筑产品单件性强和承包商个性化的特点。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也要逐步向国际接轨,按国际惯例,定额的原义是消耗的量的标准,并没有将价格固定在定额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还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定额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传统的“量价合一,固定费率”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呼声一直很高。在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一2003)后,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定额计价依然在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刚刚开始推行,并逐步由定额计价向工程量清单计价过渡时期。《规范》的主要改革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实现了统一项目编码、统一项目名称、统一计量单位、统一计算规则。2.行业规定与企业自主相结合,工程实体消耗量以预算定额为主;非实体消耗量采用企业自行确定与政府指导相结合的方式。3.将现行预算定额指令性的间接费改为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的指导性取费实施动态调控由施工企业自主确定。改革管理费,制定了适应多种承包方式的管理费费率,并由指令性调整为指导性。4.调整预算定额的人工费单价构成。5.人工、材料、机械价格由市场决定。6.由定期发布材料价格及调整系数,转为收集、整理、公布市场材料信息、投标工程报价、建材市场参考价等。我国工程造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系。目前,在市场价格的压力下,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已经在逐步放开价格,一些地方特别是沿海地区已经开始编制工程综合单价,但是仍然摆脱不了“量价合一”的束缚,因此现在是属于过渡时期的计价管理。这种价格机制虽然没有政府指导性的法定基础,但通过政府的一系列工程造价管理规范性文件使它批上了“政府指导价”的外衣。目前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批准发布的工程定额是按社会平均成本的原则编制的,因此定额规定的成本价与企业成本价二者间有一定的差异。我国的工程造价主要是根据估价表计算来的,这种估价表就是“量价合一”的具体表现,这种计价模式显然带有浓厚的计划价格色彩,而真正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是通过价值规律来起作用的,从而通过这只市场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建设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因为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组织经济活动的灵魂。市场机制能够通过供求的相互作用,把与之相关的必要的信息集中反映到价格之中,所以,市场价格应该包含全部必要的信息,市场主体可以根据价格变动而做出相应的调节。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最终是要形成市场经济的计价模式,这就要求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做到“控制量、放开价,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主报价,最终由市场竞争形成价格”,迅速推广工程量清单的标准形式,引导企业制订企业定额,加快全国统一价格信息网的建设,通过工程价格信息网可以方便及时地了解所需材料的价格,能更好地反映出工程的市场价格。2.2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的差异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先进国家之间还是有较大的差异的,除了己经提到的工程量清单和定额之间的差别,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也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1.市场化:在发达国家中,建筑市场是充分市场化的,这是以高度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保护和市场自律为背景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在初步阶段,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远远不及发达国家。以建筑行业来说,市场竞争离真正的自由竞争还有很大的差距,政府参与、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严重制约着建筑市场的竞争。不完全竞争的后果是使得市场自律程度较差,偷工减料和拖欠工程款现象非常常见,而为减轻这类现象的各种政府性指令却更加剧了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不信任程度,造成了建筑市场不规范竞争和病态发展倾向。2.公款项目:先进国家的政府机构是一种精简型的组织,政府机构投资的基建项目较少,一般通过代理人的形式实施,并且有严格的审批、监控和复合制度,对应于工程造价管理就是一种市场化的严格监管的管理模式。国内政府机构的功能较多,基建投资也相对庞大,并且往往由政府机构自己操作,这就造成了政府过度参与市场,导致公款项目的指令性往往大于竞争性,不仅监管力度下降而且成本居高不下。3.私人项目:发达国家,对于私人项目政府机构只在法律和基本规范的范畴进行控制,它们的运作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和自律。国内的私人项目,由于历年来施工质量较低,行业市场自律较差,因此国家规定大型项目(实质上,根据规定绝大部分项目都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提高了施工质量增加了竞争性,但是同时必须看到,强制招投标大大降低了市场自主选择的程度,使得国内建筑市场自由竞争和自律迟迟不能完全发育。4,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国外,由于总承包体系非常成熟,因此对于单一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都有一揽子的造价分析和监控,这对于业主的总体运作成本(TotalOPerati。nC。st一Toc)的降低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实在会影响项目成本70%以上的规划设计方面,由于总承包的运作,会明显的改善设计质量,降低项目成本。由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总承包,国内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是分开实施的,现有的造价管理比较集中在招投标和施工中,但是对于影响成本最大的设计方面却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这使得国内的规划设计质量较低,结构设计随意增加安全系数、不合理设计、粗糙设计的现象难以改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继施工成本和业主的总体成本控制。5.企业定额:发达国家的大中型建筑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成本数据库,通过几十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和总结,企业对自身的优势和弱点都非常清楚。企业定额的存在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了参考,在报价中可以扬长避短,增加竞争力,同时保证了价格的合理性防止过度低价导致无利可图。由于多年来实行的是国家定额的制度,加上经营较为粗放,国内的企业大部分没有自己的成本数据。过去,在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中虽然有一些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用工分析,但是由于定额的限制,只能用于企业自身的成本预测。这种现状对于将来的基于工程量清单的市场竞争是不利的。2.3推行工程量清单模式的必要性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建筑市场运行的核心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建筑产品投资与生产服务体系的多元化以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生产工艺、价格确定的单体性、相对连续性与多变性,建筑产品一直与真正的商品的流
本文标题: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3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