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五四青年节传承五四激扬青春回顾历史——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对五四运动了解多少呢五四的由来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失败而告终。1919年1月18日,英美法意日等27个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处理战后世界问题。实际上这次会议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为宰割战败国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一次分赃会议。中国政府曾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出20万华工去欧洲参加战争勤务,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外交总长陆征祥,驻美公使顾维均,驻英公使施肇基等人为全劝代表,出席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和会”召开前发表了所谓“142页”和平条件,虚伪宣称:“民族自决”,“反对秘密外交”,要保护弱小民族,尊重殖民地人民的要求和一切国家互相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充满了“和平”、“公理”的化身。五四的由来经北洋军阀政府竭力宣传,因此许多中国人认一战是“公理战胜强权”,巴黎和会将主持“公理”、“公道”。中国代表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先后向会议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特权的七项希望条件,废除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等正当要求。可是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下,会议不但否定了中国提案,而且悍然决定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的这一天无理决定,对中国政府,中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侮辱。北洋军阀政府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令中国代表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爆发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心:上海主力:工人内容:上海人民自发组织的“三罢”斗争推动了运动的向前发展(“三罢”指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行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进行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并向各省的省议会、教育会、工会、商会、农会、学校、报馆发出罢课宣言。在北京各校学生罢课以后,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庆、南昌、武汉、长沙、厦门、济南、开封、太原等地学生,先后宣告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五四运动的过程北京上海长沙济南天津武汉九江巴黎和会上将山东的权益奉献给日本北京大学生出动经行示威演讲北京大学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我国近现代曾经出现过四代爱国知识分子: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带回的是“革命”;以陈毅、邓小平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知识分子,带回的是“民主”;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人为代表的第三代的知识分子,带回的是“科学”;以陈章良为代表的第四代知识分子带回的是“知识和技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2.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进行独立思考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首先,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其次,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处。3.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时期出版的主要进步报刊祭孔祭天袁世凯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材料:面对中国当时的这些种种问题,有人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老家”住在哪里?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和科学)在中国率先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旗帜的人是谁?陈独秀德先生:是指英文democracy,意为民主。指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和民主制度。赛先生:是指英文science,意为科学,主要指近代自然科学和对待一切事物的科学观点、科学态度。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勿作五分钟爱国心”、•“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保我主权”。五四运动的结果:1.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三个国贼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1.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2.社会各阶层联合的作用3.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指导他们在各自的时代都为祖国的民主、文明、富强作出了历史赋予的贡献。“爱国”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发展的概念,历史已经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如果说我们将是第五代的话,那么,我们应该思考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大家畅谈:①可围绕“五四”运动这一爱国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②可立足现实,从学生实际谈新世纪如何赋予爱国的新含义,如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关心他人、集体、学校、家庭、社会、国家等,努力学习求知……我们纪念“五四”这个日子,不仅是回顾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从历史事件中得到启发和教育。“五四”运动昭示我们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爱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国近现代曾经出现过四代爱国知识分子: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带回的是“革命”;以陈毅、邓小平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知识分子,带回的是“民主”;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人为代表的第三代的知识分子,带回的是“科学”;以陈章良为代表的第四代知识分子带回的是“知识和技术”。他们在各自的时代都为祖国的民主、文明、富强作出了历史赋予的贡献。“爱国”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发展的概念,历史已经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我认为我们处于新的世纪青年一代,面临多元化的世界格局,爱国的要求就是努力学习早日成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奋斗。一、关心国家大事,正确分析形势,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二、是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自己学习、工作的指针,全面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科学素质,努力学会学习、协作、生存、竞争。三、要在社会文明和进步中努力发挥高中生青春朝气和示范作用。总而言之,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和议论,而要靠实实在在的行动。爱国要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开始,爱国从今日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本文标题:五四青年节班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8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