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北宋驸马都尉李遵勖和禅宗
1北宋驸马都尉李遵勖和禅宗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论文提要:佛教在宋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唐末五代兴起的禅宗成为佛教的主流,对于中国思想文化有多方面的影响。禅宗的迅速传播与儒者士大夫的理解和支持密切相关,在朝臣士大夫信奉禅宗的人之中,驸马都尉李遵勖的事迹具有特殊的意义。他正式拜临济宗首山省念的弟子蕴聪为师,与石霜楚圆等禅僧有密切交往,经常参加参禅活动,编写灯史《天圣广灯录》。论文为读者了解宋代禅宗盛行、朝臣士大夫信奉佛教禅宗的情况,打开一个窥测的窗口。关键词:李遵勖、蕴聪、楚圆、天圣广灯录、临济宗作者简介:杨曾文,生于1939年12月,山东省即墨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指导教师,著有《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等。宋代是中国古代封建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在结束五代长达60多年的国家分裂局面之后,宋朝在政治、经济上取得新的发展的基础上,在思想文化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表现于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从时代思潮来看,继续前代发展趋势的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和融合,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创新发展影响极大。在这个思潮氛围中,形成了以阐释“性与天道”哲学为主旨,广泛涉及伦理、政治、教育等文化领域的道学(理学),从而将中国思想文化推进一个新的时期。在佛教方面,宋初由皇帝倡导设置译经院(传法院)组织翻译佛经,命大臣乃至宰相直接参与翻译佛经并为新经润文,以及其他扶持佛教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佛教在社会上的传播。禅宗在唐末五代迅速兴起,进入北宋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不仅对佛教本身带来极大的影响,即使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理学也有多方面的影响。禅宗在宋代的兴起与皇帝、士大夫的赏识和支持是有密切关系的。在皇帝中,真宗、仁宗、高宗、孝宗皆曾亲近禅僧;朝臣士大夫中信奉禅宗的人更多,其中尤其以李遵勖、杨亿、苏轼、苏辙、张商英等人的事迹最为突出。李遵勖生活在真宗、仁宗二朝,常署的官衔是驸马都尉,与翰林学士杨亿为好友,都信奉禅宗,礼临济宗石门蕴聪禅师为师,热衷于参禅问法,经常奏请朝廷向著名高僧赐授紫衣或师号,并且继宋代第一部灯史《景德传灯录》之后编撰《天圣广灯录》。鉴于李遵勖的特殊身份和在宋代禅宗史上的地位以及以往研究较少的情况,笔者对此作2了考察和研究。现将李遵勖的生平,他所师事和交往的临济宗禅僧蕴聪、楚圆等禅僧事迹,以及他所编撰的《天圣广灯录》等,略作介绍。一、驸马都尉李遵勖李遵勖(?-1038),祖籍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祖李崇矩,是宋初功臣,太祖时曾任枢密使,太宗时官至右金吾街仗兼六军司事,虔信佛教。父李继昌,真宗时因入川平定王均之乱有功,授任奖州刺史,不久知青州,官至左神武军大将军。①李遵勖年轻时好为文词,举进士,在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召对便殿,娶真宗之妹万寿长公主为妻,授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出为澄州刺史、泽州防御使、宣州观察使等。仁宗时官至宁国军、镇国军节度使。仁宗即位时年仅十三岁,由章献皇太后垂帘听政。随着仁宗年龄的增长,朝臣要求太后还政的呼声越来越高。天圣(1023-1032)后期某日,太后私下问李遵勖朝臣有何言语,他回答:“人言天子既冠(按:年二十),太后宜还政。”以此在仁宗时得到朝臣的好感。李遵勖与当时蜚声文坛的“西昆体”领袖翰林学士杨亿(974-1020)和刘筠等一代名士皆信奉佛教,倾心禅宗,“为方外之交”。他正式礼临济宗禅僧石门蕴聪禅师为师,从他接受禅法,经常与禅僧往来,参加参禅问法的活动。他继宋初道原编撰并经杨亿等参与修定《景德传灯录》之后,编撰了另一部禅宗灯史《天圣广灯录》,景祐三年(1036)奏上,受到仁宗的嘉奖并为其作序。另外,著有《间宴集》、《外馆芳题》。②其子李端懿、端愿也在朝为官,并且皆信奉禅宗,礼石门蕴聪的弟子金山昙颖为师。二、李遵勖从石门蕴聪受临济宗禅法临济宗在唐代由在镇州(治今河北正定)的义玄(?-866)创立,经唐末五代直到宋初,期间先后相承的著名禅师有兴化存奖――南院慧颙――风穴延昭,教势一直不振,直到延昭的弟子汝州(在今河南省)首山省念(926-994)时,才开始出现转机。省念培养出不少弟子,其中著名的有汾阳善昭、叶县归省、石门蕴聪、广慧元琏、三交智嵩等人。他们属于临济下五世,主要活动在宋真宗和仁宗初期。当时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文化日趋繁荣,佛教在中央朝廷和各州县政府的支持下比较盛行。由于皇室和士大夫的有意提倡,禅宗发展迅速,其中以云门宗、临济宗最有影响。省念的主要弟子多数在北方地区积极传法,将临济宗逐渐推向振兴和迅速发展之路。儒者士大夫拜禅僧为师,从学禅法,是宋代社会的常见现象。李遵勖师事石门蕴聪,继承属于南岳法系的临济宗禅法,从法系来说属于南岳下十世、临济下六世。(一)石门蕴聪及其禅法①《宋史》卷二五七〈李崇矩传〉、〈李继昌传〉。②据《宋史》卷四百六十四〈李遵勖传〉、《天圣广灯录》卷十七〈蕴聪章〉所载李遵勖〈先慈照禅师聪塔铭〉、并《景祐新修法宝录》卷十四。杨亿、刘筠之传,在《宋史》皆载于卷三百五。3石门蕴聪,也称谷隐蕴聪,石门与谷隐是他先后在襄州传法的两个地名――石门山与谷隐山,借以为号。他的生平事迹,在《天圣广灯录》卷十七〈蕴聪章〉有较大篇幅记载。因为此书作者李遵勖礼他为师,曾长期与他接触并跟他学习禅法,所以对他的事迹记载较详,也较可信。现先主要根据此书对他事迹作简略介绍。蕴聪(965-1032),号慈照,南海(今广州)人,俗姓清河,出家后于学法修道之余,爱好行书。初到洪州新吴百丈山(在今江西奉新县)参谒法眼宗创始人文益的弟子道恒(?-991)。在结夏(夏安居结束)仪式上,道恒上堂说法,说:“正觉(按:佛)无名相,随缘即道场。”蕴聪站出来问:“如何是正觉无名相?”道恒没有回答,反问:“汝还见露柱么?”他接过原话反问了一句,道恒答:“今日结夏。”他在此没有契悟,于是离开百丈山,到汝州首山参谒省念。①蕴聪在省念门下时,曾参问:“学人亲到宝山,空手回时如何?”省念答:“家家门前火把子。”这句话到底蕴含什么奥义?难道是说家家都准备好了火把要去宝山寻宝,还是家家都有祖上密藏的珍宝须自己持亮仔细搜找?不得而知。据载,蕴聪一听,立即“大悟”,并且写偈颂表达自己的悟境,曰:“我今二十七,访道曾寻觅,今朝喜得逢,要且不相识。”从此颂看,他所理解的意思也许是后者,意为自己过去到处行脚访解脱之“道”,今日方知“道”在自心,只是还不相识而已。然而当他将此偈颂上呈省念看时,不但没受到称赞,反而遭到呵叱,竟在三五天之间不正面看他。尽管如此,他仍每天在省念身边服侍,直到几年后省念去世(按:公元994年),才南行游方,寻师参禅。蕴聪先到襄州(治今湖北襄樊市)参谒云门宗洞山守初。守初(910-990)是云门文偃弟子,五代末至宋初在襄州的洞山寺传法。然后到郢州(治今湖北钟祥市)大阳山参谒曹洞宗的警延。警延(943-1027),原名警玄,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因避所谓赵氏始祖“玄朗”的名讳改警延,是洞山下五世。此后又到随州(治今湖北随州)参谒智门山的戒禅师。蕴聪所行脚的范围没有出今天的湖北省,从他参访几位禅师的过程,可以大体了解当时丛林参禅情况的一斑。从入寺院参拜禅师,到彼此问答,几乎没有多少切题的话语。在这一过程中主宾两方的动作与语句虽被认为蕴含某些禅机妙义,然而对于局外人来说是难以道出其奥妙的。此后蕴聪回到襄州。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知州查道请他任石门寺住持。查道,《天圣广灯录·蕴聪章》作“杳道”,参考明代如卺续补《缁门警训》卷六所载〈慈照聪禅师住襄州石门请查待制为撰僧堂记〉,应为查道。查道(955-1018),《宋史》卷二百九十六有传,年轻时以孝闻名,曾刺血写佛经祈母病愈,游五台山时想落发为僧,后举进士高第为官,真宗咸平六年(1003)拜工部员外郎、充支度副使,参考《续资治通鉴》卷二十四,在景德元年(1005)罢职,出知襄州。据前面提到他撰的《僧堂记》,当时的寺名应为乾明寺,“石门”是旧称,距州城百里,在蕴聪之前的住持名守荣,自宋太宗雍熙五年(988)参访至此,发愿重建僧堂,至景德三年始告峻工,凡五间十一架。然而查道就是在这一年离开襄州回到京①北宋惟白《天圣广灯录》卷十七〈蕴聪章〉。“道恒”中的“恒”,原作“常”,当是避宋太祖之父赵弘殷之讳而改,《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道常章〉之道常即道恒。“正觉无名相”中的“无”,原作“死”字,据南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蕴聪章〉语句改。4城的。大概就在查道回京前不久,或许是因守荣去世,或许是因其年老,他聘请蕴聪担任乾明寺住持。查道《僧堂记》,是大中祥符二年(1009)蕴聪派人到京城请他撰写的,其中还简单记述了蕴聪的前任守荣的事迹。①宋代禅僧被地方官聘请入住一个大的寺院,要举行庄严的开堂仪式。在这个仪式上,在一般情况下先要以明确的语言或以暗示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法嗣,还要拈香祝愿国泰民安。《古尊宿语录》中的蕴聪语录虽然比较简要,但也有这个内容。他在石门寺(乾明寺)的开堂仪式上,拈香说: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过去圣人尽得传衣付法。至唐代六祖之后,得道者如稻麻竹苇,不传其衣,只传其法,皆以香为信。今日一瓣香为什么人通信?某甲虽不言,大众已委悉爇此一炷香也。意为自六祖慧能以后,传法于弟子不再以传袈裟作为凭信了,而是以一切弟子为嗣法者。弟子出世,以拈香报师恩,表明自己嗣法于何人。他的授法师是汝州首山省念。他认为众人早已知道,于是说他为谁烧香,大众是会想到的。接着有僧出僧列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要他回答传承何宗、嗣谁的法?他以“山连嵩岭,地近洛川”作答,暗示自己远承菩提达摩,近承濒临洛水而在汝州的首山省念。又有人问他,“先将何法报君恩?”他答:“撑天拄地。”口气不谓不大,反映了对自己传法将有利于社会的信心。蕴聪在石门寺传法近14年,天禧四年(1020)夏竦任知州,请他到襄阳东南传说是晋习凿齿隐居之地②的谷隐山太平兴国禅院任住持。夏竦(985-1051),通晓经史、百家并佛老之书,仁宗时官至枢密使,封英国公、郑国公。他在仁宗天圣四年(1026)至明道元年(1032)曾任译经润文官。③在他知襄州约3年期间,与蕴聪有较密切交往,《嘉泰普灯录》卷二十二、《五灯会元》卷十二皆把他作为蕴聪的嗣法居士,说他“契机于石门慈照蕴聪禅师”。蕴聪在谷隐山太平寺居住传法约7年,天圣四年(1026)从方丈席上退位。驸马李遵勖尊崇禅宗,慕其高名,派人把他接进位于开封东边神冈的资圣寺。蕴聪在石门山(乾明寺)、谷隐山太平寺传授禅法的情况,从《古尊宿语录》卷九所载的《石门山慈照禅师凤岩集》、《次住谷隐山太平寺语》,可以得到大体的了解。这里仅简述四点:1.主张对于初学禅法的人,“须藉言语显道”。蕴聪虽曾对门下表示:拟心即差,动念即乖。不拟不动,正在死水里作活计。作么生是衲僧转身处?只如古人与么道:还有为人处也无?若言为人,依言缚杀你。若言不为人,意在什么处?所以道:涅槃心易晓,差别智难明。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若向这里明得去,未具衲僧眼,直须仔细。“拟心即差,动念即乖”是唐宋丛林间十分流行的话,与“无念”相对,意为产生任何分辨的念头,有任何想法都是错的,都有碍于达到觉悟解脱。然而蕴聪虽也举这句话,却又反对“不拟不动”,认为那如同生活在死水里。那么出家人应当秉承怎样的做人宗旨呢?他①《缁门警训》载《大正藏》卷48,有关记述见第1072页中。②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八十二〈京西南路〉。③《宋史》卷二百八十三〈夏竦传〉及《景祐新修法宝录》(载《中华大藏经》第73册)。5说如果有文字条规,肯定束缚人;如果没有,又当如何呢?他说“涅槃心”(可理解为解脱之道)本来是容易理解的,然而人为的“差别之智”(分辨有无、是非、凡圣等差别观念)却是难明的。这种“差别之智”也就相当后面讲的“知见”,认为此为“无明”(“愚痴”)之本。那么,到底应当如何做才好呢?他说,如果能够以自然的态度,把“知见”作为“无见”,就达到了涅槃解脱。他这里讲的与慧能的“无念”――“于念而不念”是一
本文标题:北宋驸马都尉李遵勖和禅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