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十一五、十二五煤炭发展调查
十一五、十二五煤炭发展综述化材0802班燕斌威0853010207十一五、十二五煤炭发展综述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组织有关研究单位和大型煤炭企业编制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总结分析煤炭工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煤炭工业的发展方针、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改小建大、优化结构,依靠科技、促进升级,深度加工、洁净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十一五期间的特点:一、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分布不均衡;资源储量1万亿吨,居世界第三位。在查明资源储量中,晋陕蒙宁占67%;新甘青、云贵川渝占20%;其他地区仅占13%。与国外主要采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属中等偏下水平,可供露天矿开采的资源极少(除晋陕蒙宁和新疆等省区部分煤田)。二、煤炭生产建设加快,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在市场的强劲拉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扭转了“九五”期间建设规模严重不足的局面,煤炭产量年均增速达11%,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三、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展加快;煤炭企业与电力、化工等企业合作步伐加快,向区域化、多元化发展,23家煤炭企业跨入全国500强。四、科技进步步伐加快,技术面貌进一步改善;以煤炭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攻克了一批行业共性的关键技术难题。年产400~600万吨煤炭的综采技术装备实现了国产化。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液化技术,年产百万吨级煤炭液化产业化工程启动。其中,建成投产10个千万吨级煤矿。一批煤炭企业的生产和安全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五、安全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炭产量增长了69.7%,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了39.2%。六、煤层气(瓦斯)规模化开发起步,资源综合利用取得进展.煤层气资源分布状况基本摸清,探明储量1023亿立方米。煤矿抽采瓦斯、全国低热值煤电厂、以煤矸石和粉煤灰为原料的水泥生产能力都已经立项上马。十一五煤炭工业存在主要问题:一是行业管理职能分散,法制建设滞后;二是资源开发秩序乱,资源回收率;三是矿区环境(恶化)保护投入少,综合治理滞后;四是安全基础依然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五是科技水平差距大,创新能力不足;六是生产力落后,产业集中度低。七是企业负担沉重,职工收入水平低。以上问题,严重影响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煤炭工业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煤炭工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煤炭需求持续增长(综合考虑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等因素,预测2010年全国煤炭需求总量为26亿吨);。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铁路和港口建设的加快);煤炭布局矛盾更加突出(东北、华东、中南地区煤炭需求量持续增加,供应仍将集中在晋陕蒙宁煤炭主产地区,水资源短缺限制着该地区煤炭加工转化规模);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煤矿企业技术人员匮乏、职工素质低。保护性开采的难度增加。水资源流失严重,遏制矿区生态环境恶化。采煤沉陷);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煤炭企业重组、整顿关闭浪费资源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型煤矿、调控煤炭生产总量日益重要)。煤炭工业发展方针和目标----发展目标建立规范的煤炭资源开发秩序,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初见成效,中小型煤矿整合改造取得明显进展;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若干个亿吨级产能的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基本形成适应煤炭工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洁净煤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全面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资源取得明显进展;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煤炭工业管理体制和煤炭法律法规体系。煤炭生产:煤炭产量26亿吨,其中:大型煤矿产量14.5亿吨,比重占56%;中型煤矿产量4.5亿吨,比重占17%;小型煤矿数量控制在1万处,产量控制在7亿吨以内,比重占27%。原煤入选13亿吨,入选率50%。煤炭建设:“十五”结转的在建煤矿全部建成投产。“十一五”期间,小型煤矿整合改造为大中型煤矿,增加产能2亿吨;新开工(新建和改扩建)煤矿规模4.5亿吨,形成产能2亿吨。重点建设10个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煤矿,10个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加强煤炭资源基础地质勘查,提交普查资源量1500亿吨。大集团发展:促进以煤为基础,煤电、煤化、煤路等多元化发展,形成6~8个亿吨级和8~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技术进步: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中型煤矿达到80%以上,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40%。安全高效煤矿数量达到380个,产量占全国的45%,其中千万吨级煤矿达到25个。职工素质: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12%。职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达到11年,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达到50%。安全生产: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伤亡总量明显下降,职业危害初步得到控制。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到2.0以下。节约资源:节约能源6000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矸石电厂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节约煤炭5200万吨标准煤;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水泥1.3亿吨,墙体材料250亿块标准砖,节约煤炭800万吨、标准煤。年均节约水34亿立方米。煤层气:现有矿井逐步实现应抽尽抽,新建矿井基本实现先采气、后采煤,瓦斯抽采率达40%以上。煤层气(煤矿瓦斯)产量1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煤层气产量50亿立方米,全部利用;井下瓦斯产量50亿立方米,利用30亿立方米。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3000亿立方米。环境保护:煤矸石、矿井水利用率均达到70%,矿井水达标排放率100%,洗煤废水闭路循环率80%,自燃矸石山灭火率达到95%,土地复垦率超过40%。大中型煤矿企业主要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小型煤矿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减少。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优化煤炭布局1、稳定调入区生产规模2.增加调出区开发规模3.适度开发自给区资源(二)调控煤炭总量1.煤炭生产按照保障煤炭有效供给的原则,2010年煤炭生产总量控制在26亿吨。2.煤矿建设“十一五”期间,煤矿建设坚持“整合为主、新建为辅”的原则,全面整合、改造小型煤矿,全面调控煤矿建设年度开工规模。3.煤炭资源勘查重点围绕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开展区域煤炭预查、普查基础地质勘查,提高勘查程度,择优开展煤炭详查,满足矿区总体规划需要。(三)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煤炭基地包括神东、陕北、黄陇(华亭)、晋北、晋中、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一是坚持有序集中开发。二是推进制度创新。三是优化生产结构。四是促进产业融合。五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强环境保护。(“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开工大中型煤矿主要分布在大型煤炭基地内,重点建设10个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煤矿和10个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矿井。2010年,大型煤炭基地产量达到22.4亿吨。(四)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以市场运作为主,强化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打破区域界限,发展跨区域企业集团;打破行业界限,发展煤、电、化、路、港为一体的跨行业企业集团;打破所有制界限,发展各类资本参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五)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矿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中小型煤矿的整合改造,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山西、陕西、内蒙古省区2005年小型煤矿产量3.8亿吨,在建规模0.4亿吨。“十一五”期间,小型煤矿整合改造为大中型煤矿的生产能力增加1.5亿吨,保留的小型煤矿产量控制在2.5亿吨以内。)(六)加快煤炭科技创新1.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围绕煤炭资源高精度快速勘探技术、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配套技术、煤矿重大安全隐患防治技术、煤炭洁净加工转化与利用技术、矿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技术等加强科技攻关。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把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3.推进煤矿重大装备国产化。处理好引进与研发、制造与使用、投资与收益的关系,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4.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5.大力推进中小型煤矿机械化。现有煤矿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尽快提升中小型煤矿技术装备水平。(七)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1.完善煤矿“一通三防”、防治水等防灾系统。2.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3.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4.大力推进煤矿瓦斯治理。5.加强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6.重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加快煤层气开发和利用。3.积极发展煤炭洗选加工。4.有序推进煤炭转化示范工程建设。5.加强矿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6建设生态保护示范矿区,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十二五规划:大基地大基团大煤矿为重中之重来自全国煤炭工作会议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全年核准大型煤炭基地内煤矿项目32个,建设总规模1.46亿吨。全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总产量达到32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90%以上。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取得新进展。全国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45家、产量23.2亿吨,在全国总产量中的比重达到2/3,其中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煤炭企业18家,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51%,亿吨级煤炭企业达到了7家。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步伐加快。千万吨级现代化煤矿达到45个,安全高效煤矿达到377个,产量占到总产量的1/3。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2011年,全国淘汰落后产能2463万吨/年,完成计划的155%,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在全国总产量中的比重下降到20%。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十项重点任务。其中,大基地、大集团、大煤矿建设和淘汰落后产能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1.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吴吟指出,要遵循市场规律,鼓励各类所有制煤矿企业以及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兼并重组,促进煤、电、运一体化经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要科学配置煤炭资源,对尚未开发的煤田,按照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的要求,科学、合理划分矿井和井田范围,制定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依法向具备开办煤矿条件的企业出让矿业权;对已设置矿业权的矿区,以矿区为单位制定方案,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分散的矿业权,减少开发主体,通过兼并重组,全国煤矿企业数量要控制在4000家以内,平均规模提高到100万吨/年以上。2.有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大型煤炭基地是我国煤炭供应的主体,是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依托,对保障能源稳定安全供应起着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神东、陕北、黄陇,宁东基地,加快建设能源输送通道,有序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重点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千万吨级矿井群。晋北、晋中、晋东基地,重点做好整合煤矿升级改造,适度建设大型现代煤矿,发展煤层气产业,对优质炼焦煤和无烟煤资源实现保护性开发。冀中、鲁西、河南、两淮基地,做好深部资源勘查,建设接续煤矿,限制1000米以深新井建设。蒙东(东北)基地,内蒙古东部褐煤矿区重点实施煤电项目一体化开发,优先建设大型露天煤矿;黑龙江、辽宁切实做好煤矿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建设接续煤矿。云贵基地,加快建设大中型煤矿,大力整合关闭小煤矿,调整煤炭生产结构。新疆基地,重点做好规划,优
本文标题:十一五、十二五煤炭发展调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1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