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堂教学技能讲解技能新教师困惑•教科书里的内容(文字、图解及插图)怎样表述出来?如何完成以下变化?•几百字——几千字•几分钟——一节课•学生不懂——明白时下看法•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探究教学受到青睐的同时,讲授法好像已经过时,不合潮流,往往遭到人们的质疑。一、讲解的意义•(一)什么是讲解技能•“讲解”又称“讲授”,是指教师用语言传授知识信息的一种教学方式。•并以此表达思想感情、启迪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活动。(二)讲解的意义•①组织学生已有的表象和经验,架设通往新知识学习的桥梁。•②揭示概念与原理的本质,促进知识的掌握。•③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发展他们的智能。•④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习得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讲解的目的•1.讲解的首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使学生了解、理解和充分记忆所学的知识。(三)讲解的目的•2.通过生动、活泼和有效地讲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形成志趣;(三)讲解的目的•3.通过讲解内容的思想性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三)讲解的目的•4.通过讲解启发学生思维,并传授思维的方法,表达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创造条件。(四)讲解的特点•其一,在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传输(知识传授)中,语言是唯一的媒体;•其二,信息传输由主体(教师)传向客体(学生).具有单向性。(四)讲解的特点•1.讲解是教师常用的、有许多优点的教学行为方式•“三分之二律”:即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用于讲话,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教师讲话,教师讲话的三分之二是向学生讲话而不是与学生对话。——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弗兰德斯讲解为教师所偏爱•原因:•(1)效率高。•(2)指向性强。•(3)使用便捷。•(4)容易控制。讲解的优点•讲解的优点是省时、省力。•由于教师的精心组织,信息传输的密度比较大;•由于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使得信息传输的速率比较高。讲解的缺点•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会影响学生创造性品格的发展。•②学生只听不干,无直接的感性材料,学生无亲身体验。•③只靠听信息,保持率(记忆)不高。•美国的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对学生来说,获得知识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2.讲解并不必然导致学生被动接受•讲解的实质是建立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理解。•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观念,并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知识的“同化”——建构。讲授的主要任务是在于:•说明新旧知识的关系和联系;•填补原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缝隙;•剖析新知识自身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只要讲授教学法依据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所特有的性质、条件来进行,那么,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的、被动的”,它也可是有意义的和主动的。3.重新理解言语讲授•“讲什么”——即讲授必须重视对讲授内容的选择、加工与重组。•教师应当实现“双重转化”。第一个转化是“课程内容”向“教师实际传授的内容”转化。第二个转化是“教师实际传授的内容”向“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转化。3.重新理解言语讲授•“怎样讲”•知识只有通过“转换”,即由学习者运用他们的经验予以解释才能主动建构。3.重新理解言语讲授•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讲授表面上好像是在传授知识,实际上只是在促进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怎样通过讲授去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就成了“讲解”要解决的问题。二、讲解的要求•采用启发式。•教师应当通过言语讲授,推动参与,引导互动,自主建构,激发潜能,开启心智。(一)组织学生的表象•研究表明,在记忆言语材料时,那些具体的容易引起表象的词,比那些抽象的、不易引起表象的词更容易被记住。(二)联系学生的经验•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正是借助头脑中已有的经验,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把新知识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的。•例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案例:从生活经验到概念•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将水瓶内放入小石头,乌鸦就喝到水了。请选择下列哪一项解释正确:•A.氺增多了•B.乌鸦嘴伸进去了•C.液面上升了•D.瓶口扩大了(三)推动学生的参与•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通过讲解,推动学生的参与,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观的变化:•以前——学生会背了吗?会答题吗?考试成绩好吗?(关注教师任务)•现在——学生有兴趣吗?理解了吗?会应用解决问题吗?(关注学生发展)•教师的言语讲授一个方面应触发学生内在心理活动(包括认识与情意活动),产生共鸣;•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参与到某些活动中去,促进教师传授的“外在的知识”向学生“内部的经验”的转化。(四)多种方法的互补•讲解技能适用范围:知识性、资料性、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内容;•讲解技能必须与其它教学方法协调配合、扬长避短、相辅相成,实现优势互补。(五)生动准确地表达•教师运用讲解技能使学生在行为上容易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自身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是讲好的前提。讲授对教师的言语要求•求准,有针对性;•求精,有严密性;•求思,有启迪性;•求妙,有趣味性;•求活,有适切性。•并用姿势、表情、动作等辅助讲授。三、讲解技能的类型•讲解技能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教育学通常把讲授方法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等。•以其形式表现和功用为根据的粗略分类——(一)解释式解释式又称说明、翻译式。•通过讲解将未知与已知联系起来。•教师用说明解释的方法来提示概念或原理的含义,侧重于注解、诠释、剖析与说明。•因其讲解内容不同又可分为:1.意义解释•给出定义或指出概念的内涵,简要地揭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定性。•例如,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摄取营养来维持自身正常生命活动的营养方式。3.翻译性解释•对一些学生不熟悉的生僻词、文言词、专有名词、人工语言符号等进行对译,使学生理解。•数学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化学方程式中“↑”、“↓”代表什么意思?•生物学中“♀”、“♂”代表什么意思?4.附加说明•为了促进学生真正领会和理解一些概念和原理,有时需要联系学生所熟知的事物、例证和经验,“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地解释。4.附加说明•通过确定事物的相同点和差异点而达到对事物的深入认识。有时为了把那些微观的、抽象的、生疏的事物说明白,可以拿人们可见的、具体的、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例如,关于一摩尔的原子数庞大到何种地步的说明•假设10亿人都来数某一种元素(如硫元素)的1摩尔的原子数,如果每人都以每秒数一个原子的速度连续不断地数,那么要全部数清这些原子需要200万年。(二)描述式•描述式又称叙述、记述、讲述式。•描述的对象——人、事和物。•描述的内容——人、事和物的形象、结构和要素,以及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根据描述方式的不同,描述又可分为以下两类•1.结构要素性描述•2.顺序性描述1.结构要素性描述•提示事物结构的层次关系和要素间的关系。•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方法。•对人、事、物的特征或要素作粗线条的概略介绍,或进行提要性、强调性叙述。1.结构要素性描述•对蟾蜍的特征的概要叙述:蟾蜍俗称癞蛤蟆,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它的身体一般长10厘米左右,外表灰褐色,皮肤表面有疙瘩,而且干燥粗糙。2.顺序性描述•它是按事物发生和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此种描述要注意事物发展的阶段性,注意抓事物发展的重点和关节点。例如•发现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三)原理中心式•它是以概念、规律、原理和理论为中心内容的讲解。•例如,“鱼”的概念的讲解•引入:大家见过鱼,吃过鱼,也可能养过鱼,那么,什么是鱼呢?•论证:鱼有什么特点——鱼是动物,在水中生活,有尾和鳍,一般有鳞片,用鳃呼吸。草鱼、鲤鱼等都有上述特点。分析•鲸鱼是鱼吗?用肺呼吸。(不是鱼)•鳄鱼是鱼吗?用肺呼吸。(不是鱼)•泥鳅是鱼吗?虽无鳞,用鳃呼吸。(是鱼)•结论:鱼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一般体表有鳞的水生动物。•从讲解内容上,又可分为概念中心式和规律中心式。•从讲解的逻辑方法上,又可分为演绎中心式和归纳中心式。原理中心式讲解模式是:•一般性概括,即概念、规律、法则、原理和理论的表述。•论述和推证,即运用分析、比较、演绎、归纳、类比、抽象和概括等逻辑方法去说明一个过程或事实。•在推证过程中,还要提供有力的证据,利用例证和统计进行讲解。(四)问题中心式•它是以解答问题为中心的讲解。其一般程序:•①由事实材料引出问题,也可直接提出问题;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标准;(四)问题中心式•②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用解决标准去衡量,然后确定某种比较理想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四)问题中心式•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提供证据,进行论证,提出例证,逻辑推理;最后得出结果并进行总结。(五)动作中心式•讲解技能还有“动静结合”的传输方式。•语言讲授与具体操作活动相结合,是这一类型的特点。•1.讲读式——多见于语文等文科教学•2.演示证明式——多见于理化生等实验学科•3.动作中心式——以训练动作技能为中心的讲解,主要有动作原理的阐述;结合示范的讲解;指导学生练习的讲解等。四、讲解技能的应用原则与要点•(一)原则•1.目标要具体、明确。•2.准备要充分,分析重点,理清联系。•3.证据和例证要充分、具体和贴切。(一)原则•4.讲解的过程要组织合理,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一)原则•5.增强针对性•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能力、背景;•学习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以往知识掌握状况等。四、应用原则与要点•(二)要点•1.注意语言技能的运用,如语速,语音,语义,语调,音量等。(二)要点•2.注意讲解的阶段性•一次讲解时间不要太长;•长的讲解可以分几段进行。(二)要点•3.注意突出主题(重点),在讲解中要对难点和关键加以提示和停顿。•4.注意变化技能的运用,这样会提高记忆效果。(二)要点•5.注意反馈、控制和调节。•6.注意讲解与其他技能的合理配合。讨论•结合以上案例及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讲解技能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应用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并收到良好效果?•先分组,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作业及活动•1.选择一个教学内容写出讲解稿(1000字以内)。呼吸作用的实质、生长素的发现、对自由组合规律的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等。•2.分小组运用讲解技能进行试讲活动。•3.每组推选两名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本文标题:讲解技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3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