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中西利率市场化改革比较
中西利率市场化改革比较Page2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实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在60年代末,各国经济陷入了滞胀的窘境,加之70年代初的世界石油危机,更加剧了通货膨胀,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使得金融管制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各国纷纷放松金融管制,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在以放松管制为特征的金融自由化尝试中,利率自由化是最重要的改革。Page3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特点:美国利率市场化的特点:1、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的时间较晚。美国从1776年建国以来已经有230多年的历史,但是至1913年才建立执行利率政策的美联储。2、从利率管制到实现利率市场化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20世纪30年代的利率管制到20世纪80年代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的利率政策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3、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伴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这是美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Page4英国利率市场化的特点:1、完成速度较快,没有经过复杂漫长的渐进过程。于1971年颁布《竞争和信贷控制法案》,取消了卡特尔制度,一举废止利率协定,迈开了利率自由化的步伐。2、利率自由化与金融改革同时进行。这些金融改革措施的推行,促进了利率市场化过程的顺利进行,改变了利率管制带来的金融体制僵化和金融机构低效率的局面。Page5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金融抑制”对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负效应,尤其是实行利率管制的国家,金融体制弊端重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以拉美国家和亚洲为例来探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特点。Page6拉美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特点:1、利率市场化的过程较为简单、速度较快。拉美国家利率市场化选择的是激进的改革方式,有几个国家几乎是一步走向利率市场化,没有考虑本国的金融体制完善程度、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给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2、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机不当。拉美国家在实行利率市场化时,大都处于经济严重失衡时期,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推行利率市场化无疑会给经济带来较大的波动,甚至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3、利率市场化改革时经济发达程度和微观基础建设程度不高。没有扎实的市场基础、贸然完全放松利率管制的改革多以失败告终。同时改革时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很难吸收改革的成果,反而给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市场化改革的继续推行。Page7亚洲利率市场化的特点:1、利率市场化选择渐进的改革方式,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而不是一举完成的,具有明显的渐进性、谨慎性和计划性。2、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较为稳定、通货膨胀得以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个条件下的市场化改革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的波动。3、利率市场化过程有过反复,在总结每个阶段改革经验后按计划一步步完成。4、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始终伴随有政府适当的管制,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再贴现等工具来间接调控或影响市场。Page8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改革时机的选择对改革成败的影响意义重大。在不具备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宏观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实行利率市场化会造成宏观经济的恶化,如利率迅速大幅上扬、利率波动加剧等现象,这种情况下的改革大多夭折。只有具备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才能使得改革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Page9二、利率市场化改革要采取渐进的改革方式。改革方式的选择影响着改革进程的选择。综观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不难发现:选择渐进改革成功的机率大,而选择一步到位式的激进的改革大都是以失败告终。这种渐进的改革方式是必要的,先放开一部分利率,再逐渐扩大放开的程度和比例,最终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这样的改革方式能减轻利率放开对经济的冲击,使各个经济主体能够逐渐适应改革,实际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市场利率和利率管制是同时并存的。Page10三、利率市场化并不等于利率完全自由化。利率市场化是政府放开利率管制,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来形成利率,但不是利率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中央银行仍然能够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来影响和控制利率水平,即便是在金融体制较完善的发达国家,政府对金融活动仍然实行必要的干预。Page11四、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发达国家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很多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的经验,但是,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政治环境、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发达国家改革的方式并不一定适合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应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以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为指导,通过创新,走出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利率市场化之路。Page12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的启示: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应选择渐进的方式,这是由我国总体经济特征和我国利率体制所特有的实际国情决定的。选择渐进的方式放开利率的管制,可以缓解改革带来的冲击,保证社会经济在较为平稳的环境下运行。亚洲国家和拉美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成果差异的根源也与此有关,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应顺势而为。Page13二、坚持间接调控的利率政策,实现“市场形成利率,中央调控利率”的目标模式。利率对经济金融有显著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失衡、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等问题,完全的利率市场化会造成资金不平衡地流向利润较高的地区,造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产业结构失衡的现象;即使在市场经济完善、金融体制健全的发达国家也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市场利率不能正确发挥调节资金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要实现改革与监管的有效结合,以间接调控的手段来弥补市场利率带来的宏观经济失衡现象。Page14三、利率自由化实行先调后放的顺序安排。在调整阶段,先使利率管制尽可能充分弹性化,总的来说就是使管制利率保持在正的实际利率水平。这样做可以防止利率自由化后利率大幅上升,对实体经济冲击过大。通过这种调整可以缓解金融压抑,减少扭曲成本,为利率自由化的实施阶段创造有利条件。在调整阶段之后,进入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实施阶段。先使贷款利率自由浮动,再进行存款利率自由化。对长期存款、大额存款先放开,再放开短期、小额存款利率,可以减轻利率自由化的风险。最后放开小额活期存款利率,这样就完成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Page15四、加强法律保障。从西方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来看,大都是设计了一个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框架来指导利率市场化有步骤地进行。利率市场化的立法和执法在金融法制结构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有了法律的保障可以促进利率改革的稳步推进,避免改革中出现的混乱。在中国,为了保证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推进,由立法机关颁布一个相关的法律文件来指导利率实现市场化是改革中的迫切需要。在利率改革的实践中,政府的首要职责在于通过制订法律文件来指导利率改革,为利率改革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是要求政府随时随地干预和指导,而是要政府通过立法和执法来保证利率改革的顺利完成。Page16
本文标题:中西利率市场化改革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3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