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讲维护心理健康的源头活水(罪魁祸首)——学习主要内容狭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动力与策略讲座1: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讲座2:教与学的部分策略讲座1: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案例:“考过了,我再也不用学了吧?”这样的案例常见:有位厌学生,学习无兴趣,上课注意不集中,作业拖拉或不做,老师或家长盯着才勉强动笔。老师越生气,他越对立。父母忙于工作,不管,出了问题打骂(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好中学、大学,将来找不到好工作,会下岗等)---笨得像头猪;祖父母溺爱,懒散(行为习惯塑造,代币制,契约法);老师吓唬;学不好要留级,结果一直没留级,自己也就对老师的话不当回事。没有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内在的兴趣讲座1: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老师,求求您,教我们吧!”(王能智,初一学生。探索性课题:今年春又去哪里?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研究提出方案,学生投票选举,票数多的人选。语文老师教说服人的技巧,生物教师教标本制作,数学方法分析个景点的客流量,电脑制作,历史知识等等,学生求着老师教《中国新教育风暴》,基础教育,05、6)文凭综合征DiplomaDisease很少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很少关注个人成长,而依赖外在因素(考试通过、外界监督、外在奖励等)维持学习动机,失去追寻新事物和创见的动力,不愿解决“难题”,处事倾向保守。(幼儿等级考试,六岁小孩,不快乐“考过了,就不用学了吧“)德西效应学校教育过多的强制、外在标准、成绩的要求、竞争的氛围与压力(退一步海阔天空)讲座1: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学习动机(为什么学)结构分析案例文凭综合症动力推力拉力压力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期待与诱因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学习效果好考试成功教师/家长同学评价高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需要强/学习期待高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意志力坚强学习注意力集中学习情绪体验积极学习动机从压力到吸力强化、反馈(附属)——效能感归因(控制点)成就动机与目标期望学习动机将学习的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的关键从压力(外部强制)到吸力(趣味吸引:李吉林的情境;王能智的问题,刘京海的成功教育,把学生的好奇心,智慧充分调动起来;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学习上的欠缺)实际教学应当注意(?)•注意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考试难度、课题难度适中,经历努力,都能完成•课题由易到难呈现,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某一课题一旦失败,给学生提供下次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学习动机建瓯一中吴传松,氧气部分学完的复习课(学生自己查资料)“您了解我吗”演讲(内容有趣):我是无色无味气体,生物离不开我。我具有“变形金刚”的本事,当温度约-183,我能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如果温度降到-218度,我能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周围)。如今,我已多次减肥失败,肥胖的体形和沉重的身躯02我只能在低处行走,很难爬上高山。人们用了些深奥的语句来解释我—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由于这些性质,给上高山,入太空,下大海的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请你们多多谅解(潘小民)。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直接途径,应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即通过满足学生已有的认知需要培养新的学习需要。间接转化途径,主要指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进而培养其新的学习需要。航模、画面等强化、反馈——效能感能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还能使其使其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连某某都会,说明这题太简单了,就不用讲了)其实许多学生都有受某科教师表扬后而喜欢该学科的经验。30秒心理咨询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拿着数学作业来找妈妈:“妈妈,第5题我不懂,你给我讲讲好吗?”这题目确实有些难,妈妈讲了三遍,女儿还是不会做。(你怎么这么笨)妈妈有些着急,她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了走,对女儿说:“啊!想起来了,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时,这题目老师教了八次,我才会做。”妈妈又给女儿讲了两遍,女儿终于会做了。妈妈很高兴,她说:“太好了,你第五次就会了,妈妈第八次才会,你比妈妈聪明三次。”“真的吗?”女儿眉飞色舞,非常高兴。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罗斯(D.Ross)等人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每天在学习后进行测验。对第一组每天告知其学习结果;对第二组每周告知其学习结果;对第三组从不告知其学习结果。从第八周开始,除第二组仍旧每周告知结果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对调,即主试对第一组不再报告其学习结果、而对第三组每天告知其学习成绩。如此再进行8周的学习和测验。比较三个组在16周的学习成绩表明:在第八周后,除第二组显示出稳步的前进以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变化很大,即第一组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成绩讯速上升。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美国心理学家佩奇(E.B.Paqe)曾对74个班的中学生,共2000多人进行实验。他把每个班学生都分成两组,给以不同的评价。第一组只给甲、乙、丙、丁一类的等级,无评语;第二组除标明等级外,还给以顺应的评语,即按照学生的答案给予矫正,或相称的评语;第三组给以特殊的评语,如对中等成绩的,评以“好,坚持下去”;对乙等成绩的,评以“良好,继续前进”;对丙等成绩的,评以“试试看,再提高点吧”;对丁等成绩的,评以“让我们把这等成绩改进一步吧”。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评语对学生后来的成绩有不同的影响,顺应评语能够针对学生答案中的优缺点作评定,效果最好;特殊评语的内容没有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虽有激励的作用,但效果弱于顺应评语;无评语的成绩则明显低落。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说明奖励与惩罚的作用。他把106名四、五年级的学生分成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进行加法练习,每天练习15分钟,共进行5天。第一组为受表扬组,每次练习后给予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斥组,每次练习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受忽视组,每次练习后,既不给予表扬,也不给予批评,完全不注意他们,只让其静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面三组儿童隔离,单独练习,不予任何评价。然后探究不同诱因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就平均学习成绩来看,三个实验组的成绩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的成绩与受训斥组的成绩又明显优于被忽视组;受表扬组的成绩最好。由此他得出结论,对学生的学习奖惩都是必要的,不给予奖惩会引起学习成绩下降,而奖励比惩罚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三种强化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连某某都)替代强化:通过榜样自我强化: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的作用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的作用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高效能感/高挑战性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高效能感/高坚持;低效能感/半途而废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新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高效能感/精神饱满、信心十足;低效能感/恐惧、焦虑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待;替代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等;教学策略:设置子目标;依个人进步来评定;强调努力、方法策略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因(控制点)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归因建议:客观、积极动机理论——控制点罗特控制点研究的指示(导)语:从每一对陈述句中挑选出一个句子,它所描述的情况必须是你认为自己在身临其境时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即你一定要选择那个对你来说更真实的陈述句,而不要选择你认为应当选择或希望它成为事实的陈述句。这是一种对个人信念的测量,回答显然没有对错之分。控制点样题:1、A成功靠的是努力工作,运气只起一点点作用或者根本不起作用;B找到一份好工作主要靠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地点。2、A有时我不能理解老师是怎样给我打分的;B在我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成绩之间有直接的关系。附加条目:世上有一无是处之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研究结果政治活力劝说成就动机综合有关研究,罗特认为,内控者更可能会:1)为改进自己而努力获取必要信息;2)更主动改善生活状况;3)更看重成就和内在技能;4)更能抵制他人的影响。后续研究教养方式与控制点:具有内控倾向的孩子的父母更有爱心,对孩子采取前后一致的奖惩约束,且更加注意教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外控倾向的孩子的父母则更加专制和严厉,且不给孩子更多自律的空间。内控者在面临灾难时生还可能性大因其相信自己的行为在改变事件的后果上能发挥作用(亚拉巴马州多于伊利诺伊州,考虑了强度、时段、商业类型、建筑、预警等因素)外控感与抑郁症关系密切。无助和绝望是抑郁症的两个典型症状。目标期望(掌握与成绩)力求成功者选成功率在50%的任务(错误和批评是自己要更加努力改善的信号,而不是威胁、逃避)避免失败者不选成功率在50%的任务(考试目标过高或过低)自我挫败的行为模式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示意图
本文标题: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3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