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吉兴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1重庆市南川区吉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年产9万吨技改项目联合试运转报告编制时间: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日2重庆市南川区吉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参加编制人员名单姓名专业职称或职务签字阳运林机电矿长李廷军通风与安全总工李波采矿通防副总李洪伟机电机电矿长刘长江测量生技科长周光荣生产矿长李友明安全矿长李成华安全副矿长李晓明通维队长陈万华采煤队长王德明掘进队长吴功友机运队长3目录前言…………………………………………………5第一章井田开拓……………………………………6第二章开采方法……………………………………7第三章矿井通风…………………………………10第一节概况………………………………………10第二节矿井通风…………………………………10第四章瓦斯灾害防治……………………………16第一节预防瓦斯爆炸措施………………………16第二节矿井瓦斯抽放……………………………18第五章粉尘防治……………………………………19第一节井下防尘措施…………………………19第二节预防煤尘爆炸措施………………………20第三节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防尘…………………21第六章矿井防灭火…………………………………21第一节概况……………………………………21第二节井下外因火灾防治及装备…………………21第七章矿井监控监测………………………………26第一节概况……………………………………26第二节种类、数量及监测地点…………………26第八章提升、运输…………………………………274第一节提升…………………………………27第二节运输…………………………………28第九章供电、排水、通讯、压风………………30第一节供电…………………………………30第二节排水…………………………………32第三节通讯…………………………………33第四节压风…………………………………33第十章紧急避险、人员定位、供水施救……………………………………………34第一节紧急避险系统……………………………34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34第三节供水施救系统……………………………34第十一章联合试运转情况………………………35第一节联合试运转组织情况…………………35第二节联合试运转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35第三节联合试运转结论………………………365重庆市南川区吉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年产9万吨技改项目联合试运转报告前言南川区吉兴煤炭有限公司位于南川区城区北东80°,距南川城区直距约29km,行政区划属重庆南川区水江镇青龙村二组。其前身原为涪陵地区五七煤矿,属150kt/a地方国有企业,始建于1968年7月。2000年3月改制组建成有限责任公司,属股份制企业。2007年资源整合规划生产能力为60kt/a,后调整规划为90kt/a。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开采标高为+1050m-600m水平。2000年企业破产改制时在+900m水平以上从事残煤回收,由于矿井资源储量丰富,为了有效开发煤炭资源,我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从2008年开始,先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完成《矿井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矿井开采初步设计》、《矿井开采安全专篇》等的编制并经审批后,于2009年10月开工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完成了设计的全部内容,我矿于2011年5月在取得《矿井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方案》批复后进行了试生产,在联合试运转过程中,我们对相关设备进行了调试,对各系统、各环节的运转情况进行了考察和调整,使其有效衔接,高效运转,通过3个多月的联合试运转,各系统、各环节达到了设计的要求,现将联合试运转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6各主要系统分项运行报告第一章井田开拓一、开拓方式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暗斜井由主、副斜井、回风下山组成。主斜井安装绞车作主提升用,副斜井安装架空人车作人行下山用,回风下山作独立回风用。二、水平划分及开采顺序矿井在建井期间,利用原已布置巷道将+860m煤炭资源采完;扩建设计根据煤层赋存情况以及开采技术条件,结合矿井开采标高,将矿井开采范围划分为+750m和+600m两个水平,+750m水平划分为+750m和+805m两个阶段开采,+600m水平划分为+600m、+650m和+700m三个阶段开采;水平和阶段的开采顺序均为下行式。根据2008年12月的初步设计,将井田沿回风上山划分为双翼采区,后退式回采,上阶段回采,下阶段准备。在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矿井+805m北翼遇到薄化带无法布置采煤工作面,只布置了一条半煤开切眼作为通风用。现矿井根据+860m开采的实际情况推断+805m南翼走向长约800米,北翼为薄化带,所以+805m实际为单翼开采,即+805m南翼采区采用区内后退式开采。三、主要巷道布置本矿开采K1煤层,直接底为铝土岩,老底为茅口灰岩。为了便于巷道维护,将轨道下山、人车下山、回风下山、水平运输大7巷,区段回风巷、总回风上山、水仓、硐室等巷道布置在煤层底板茅口灰岩中,其余巷道(首采面回风巷、运输巷)因服务时间较短,均沿煤层布置。四、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根据本矿9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装备、工艺水平等,主要运输大巷和所有岩石巷道均采用三心拱,由于这些巷道都布置在茅口灰岩中,其硬度系数为8~10,故实行裸体支护,在遇断层、裂隙、顶板破碎等压力较大时采用锚喷支护。采面回风巷、运输巷均为梯形巷道,采用9#工字钢金属支架支护。五、回采巷道布置采面运输巷沿煤层走向布置在+805m标高,沿走向440m以平石门的方式与采区运输大巷贯穿,作为进入采面的主要通道,采面回风巷沿煤层走向布置在+860m标高,采面切割眼沿煤层倾斜方向布置。第二章开采方法一、开采方法,本矿井开采的K1煤层,其平均厚度为0.7m,倾角为20°~25°,一般为22°,属缓倾斜煤层,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二、回采工艺及顶板管理1、工作面回采方式采用后退式回采。2、回采工艺采用放炮落煤,手镐清煤;83、装运方式采煤工作面内安装搪瓷溜槽实行溜煤至运输大巷直接装车,人力推车至+805m水平车场,再由暗主斜井提升至+900m水平运输大巷,8T或5T机车运至地面煤仓。4、顶板管理回采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支柱采用DW08型单体液压支柱和HDJA-800型金属绞接顶梁。JH4-8回柱绞车。支柱排距0.8m,柱距0.8m,四六排管理顶板。每天支护二排,回柱二排,支护密度1.56根/m2。最大控顶距4m,最小控顶距2.4.m。三、循环作业方式采用“四六”制作业,三班采煤,一班准备。四、巷道掘进及准备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保证矿井开拓、准备和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接替,矿井配备四个掘进头,其中两个全岩巷掘进头,两个半煤巷掘进头。全岩巷掘进采用7655型风动凿岩机打眼,采用三级煤矿许用安全炸药及电雷管放炮,实行全断面一次爆破成巷,人工装运矸石,为裸体巷道,遇破碎带采用锚喷支护。半煤巷采用爆破作业,使用金属支架支护,厢距1.0m,金属支架采用矿用9#工字钢制作。五、采掘布署结合矿井实际情况,采煤工作面平均可采倾斜长度约为136m,平均煤厚0.7m,每天回采三个循环,每循环采深0.8m,每天回采9走向长2.4m,一月按25天计算,月推进60m。首采区首采面的月生产能力计算:Q1=L×b×m×r×c式中:Q1——采煤工作面月产量,kt/aL——采煤工作面月推进度,60mb——采煤工作面长度,136mm——煤层平均厚度,0.7mr——煤炭容重,1.45t/m3c——工作面回采率,97%Q1=60×136×0.7×1.45×97%=8.03kt/月矿井掘进两条半煤巷工作面产煤计算:半煤巷掘进按“三八”制作业,实行“二掘一准备”,每班掘进巷道1.5m,一天掘进3.0m,每月按21天计算(已减除掘进碛头打抽放孔、封孔、本煤层预抽时间),掘进半煤巷见煤断面积为1.3㎡,每天两个半煤巷同时掘进,月掘进煤量:Q2=n×L×S见煤断面×r×d式中Q2——半煤巷掘进工作面月产量,kt/an——每天半煤巷同时掘进个数,2个L——每个掘进头每天掘进总进尺,3mS见煤断面——掘进半煤巷的见煤断面,1.3㎡r——煤炭容重,取1.45㎏/m3d——每月掘进的总天数,取21天10Q2=2×3.0×1.3×1.45×21=0.24kt/月Q年=(Q1+Q2)×12=(8.03+0.24)×12=99.24kt/月通过上式计算,本矿井达到年产90kt/a的年产量。第三章矿井通风第一节概况一、矿井瓦斯、煤尘爆炸、煤的自燃倾向性情况(一)矿井瓦斯2010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我矿为高瓦斯矿井。其绝对瓦斯涌出量3.7m3/分,相对瓦斯涌出量24m3/吨。(二)煤尘爆炸性2011年5月经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鉴定结果表明,我矿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三)煤的自燃发火倾向2011年5月经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鉴定结果表明,我矿煤层自燃发火倾向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类,不易自燃发火。第二节矿井通风一、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1、通风方式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式。2、通风系统矿井由主平硐进风,新鲜风流从暗主斜井→+805m运输巷→工作面→回风巷→回风上山→回风平硐→引风道→主扇风机抽11出地面。二、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时间矿井共有两个安全出口,即主平硐、回风平硐,它们服务于矿井+600水平以上的开采。三、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风1、采掘工作面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该方式结构简单、施工、维修量小,采场漏风量少,风流管理容易。掘进工作面通风采用机械压入式,配备有FBD№5/2×5.5型局部通风机8台。2、硐室通风井下绞车硐室、水仓硐室、高压硐室等利用主扇负压通风。四、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布置为了保证矿井风流按拟定的路线流动,在井下有关地点设置了通风构筑物,设置情况如下:1、在+900m运输大巷与回风下山、总回风上山交汇口各设置两道连锁的正反向风门,确保正常通风或反风时风流短路。暗副斜井与+900m运输大巷交汇口设置两道连锁的正反向调节风门,确保人车运行和行人有足够风量。2、在+805m、+750m车场与回风下山交汇口各设置两道连锁的正反向风门;同时在+860m、+805m、+750m人行石门与人车下山交汇口各设置两道连锁的正反向风门;另外在+805m首采面与半煤巷掘进工作面分界处设有两道连锁的正反向调节风门,12+805m1#回风石门处设置两道连锁的正反向风门。3、废弃巷道及时进行永久密闭。4、在主要进回风巷中均建立测风站,以便准确测定风量。五、安全避灾路线1、矿井安全出口设置及保证措施矿井共有主平硐、回风平硐两个安全出口,总回风上山设有行人台阶,主平硐与回风平硐两井口间距和高差均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2、井下避灾路线严格按照避灾路线图执行。六、通风设备及反风1、矿井风量、负压和通风设备选型根据矿井通风需要,主扇风机选用两台FBCDZ-6-№15/55×2型对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矿井主要扇风机风量为3060—1560m3/分,负压806—2145Pa。2、通风机设置及要求主扇选用FBCDZ№15/55×2型对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380V—660V、2×55kW隔爆电动机)两台作为矿井主要通风设备,这两套同等能力的通风装置为矿井正常通风、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当工作风机出现故障时,备用风机可在10min内及时投入运行;当矿井根据用风的要求,需要反风时通风机可13以反转反风。为了保证通风机房供电电源的可靠性,两回高压电源分别引自七矿线和武供线不同母线段。一回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能够保证通风机房全部负荷的运行。3、反风方式、反风系统及设施矿井反风方式为主扇风机反转反风,根据2010年度反风演习结果表明,反风时风量为969m3/min,反风量为正常供风量的52.6%,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七、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矿井总回风量1870m3/分、负压960Pa、等积孔1.2m2,通风能力能满足我矿+750m水平的用风需要。当风量需要增大时,可以调整扇风机叶轮角度,增大风量。八、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抗灾能力1、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对矿安全的保证程度和措施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
本文标题:吉兴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