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实验四量器的使用与溶液配制基本量度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基本度量仪器有哪些?天平液体仪器量具其它测量仪器(l)托盘天平:用于精密度要求不高的称量,能称准到0.1g。所附砝码是天平上称量时衡定物质质量的标准。天平P18有效数字几位?使用注意事项:①调零:称量前天平要放平稳,游码放在刻度尺的零处,调节天平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左物右码: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③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在纸上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④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1天平2.量筒量筒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度量液体的仪器。精确度不高它有各种不同的容量,可根据不同需要选用。例如,需要量取8.0mL液体时,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应选用10mL量筒(测量误差为±0.1mL),如果选用100mL量筒量取8.0mL液体体积,则至少会有±1mL的误差。读取量筒的刻度值,一定要使视线与量筒内液面(半月形弯曲面)的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否则会增加体积的测量误差。量筒不能做反应器用,不能装热的液体。有效数字几位?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前检查它是否漏水。用玻璃棒引流的方法将溶液转入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②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转移到瓶中的溶液的温度应在20℃左右。③只有一条刻度线3容量瓶容量瓶的使用1.首先将瓶塞系在瓶颈上,以防瓶塞掉下摔碎,绳长约2-3厘米即可。2.容量瓶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检查方法如下:注入自来水至标线附近,盖好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倒立2min,观察瓶塞是否渗水。如不漏,将塞子旋转180度,再检漏.如漏水,需换一套容量瓶,再检漏。3.检漏结束后,分别用自来水和蒸馏水荡洗容量瓶2-3次,但不可用待盛溶液洗涤。4.下面以精确配制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标准溶液为例,讲述使用容量瓶来配制溶液的方法。将准确称量的试剂放在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搅拌使之溶解。用玻棒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玻棒应尽可能保持在烧杯或容量瓶内,玻棒尖端贴紧容量瓶内壁,使溶液沿玻棒缓缓流入容量瓶内。当烧杯内溶液全部转移结束后,慢慢扶正烧杯,同时使杯嘴沿玻棒上移1-2厘米,避免烧杯与玻棒间的一滴溶液流到烧杯外。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杯壁和玻棒3-4次,每次洗涤液均按同样操作移入容量瓶内,当溶液达到容量瓶容积的2/3时,将容量瓶沿水平方向摇晃,初步使溶液混均,再加水至接近标线处,改用滴管在刻度线上方1厘米处,沿瓶颈内壁缓缓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弯月面确好与标线相切。盖好瓶塞,用食指压住瓶塞,另一只手手指托住容量瓶底部,倒转容量瓶,使瓶内气泡上升到顶部,边倒转边摇动。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溶液混合均匀。5.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不宜长期存放溶液,若溶液需长期使用,应将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1.移液管使用前应先用自来水、蒸馏水分别洗涤2-3次.再用欲移取溶液洗涤2-3次.洗涤方法如下:将少量欲移取溶液倒在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右手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管颈上方,移液管下部尖端插入溶液中,右手拿洗耳球,压出球中空气后,将球的尖端接在移液管管口,慢慢松开左手,使溶液吸入管内约1/3容积后,移去洗耳球,用右手食指迅速堵住管口.取出移液管,平握移液管,慢慢转动数次后,将移液管下部略为提高,右手食指松开后再堵上,使溶液流入管颈部位,使管颈部位得到充分洗涤.如此洗涤2-3次后,用滤纸吸去管尖端内外的水珠.移液管使用4、移液管吸量管使用p69移液管与吸量管有何区别吸量管移取非固定量移液管使用2.将洗好的移液管插入待移取的溶液中,管尖端在液面下1-2厘米处,用以上吸取溶液的操作同样吸取溶液,直到高于刻度.移去洗耳球,右手食指迅速堵住管口.管的末端贴在盛溶液的器皿内壁上,略微放松食指,用拇指和中指轻捻管颈,使溶液平稳下降,直到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使溶液不再流出.移液管使用3.取出移液管,用干净滤纸片擦去管末端外部的溶液,注意:不可接触下口.将移液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承接溶液的器皿一般倾斜45度.管末端靠在器皿内壁,移液管应垂直,松开食指,让管内溶液沿器壁自然流下,待溶液完全流出后,等待10-15秒,取出移液管.4.如移液管未标“吹”字,则管内残留溶液不可用外力使其流出.5.移液管操作结束.实验目的:1、学习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2、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3、了解特殊溶剂的配制方法。实验用品:仪器:烧杯、移液管、容量瓶、量筒、称量瓶、分析天平、台秤固体药品:NaOH、草酸液体药品:盐酸、浓硫酸、醋酸(2.0000mol·L-1)实验内容: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不同浓度和不同要求的溶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方法。一、配制溶液分类1、按实验要求分类:(1)一般溶液的配制(即粗略配制)。其特点是:准确度不高,用于定性实验,使用仪器有台秤、量筒、烧杯。(2)准确溶液的配制(即准确配制)。其特点是:准确度高,用于定量实验,使用仪器有分析天平、烧杯、移液管、容量瓶。2、按化合物状态分:(1)固体配制溶液(2)液体配制溶液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容量瓶是一个细长颈梨形平底瓶,是用来精确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它带有磨口玻璃塞。在其长颈上有一刻度线,在指定温度下(一般指20摄氏度),当溶液充满至弯月液面与标线相切时,所容纳的溶液体积等于瓶上标示的体积。容量瓶通常有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各种规格。容量瓶的使用步骤如下:1、检查: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漏水,即在瓶中加水至标线附近,塞紧磨口塞,左手按住塞子,右手拿住瓶底,将瓶倒立2分钟,观察有无渗水。将瓶塞旋转180°再检查一次。合格后用则可是用。如图所示。因磨口塞与瓶是配套的,瓶塞须用橡皮筋系在瓶颈上,以防摔碎,也可防止与其它瓶塞搞错后引起漏水。容量瓶的洗涤2、洗涤依次用洗液润洗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蒸馏水洗涤2-3次,使内壁不挂水珠。3、配制溶液的操作方法⑴溶解:先将准确称取的固体物质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使之溶解(若难溶,可稍加热)后,再将溶液定量转移到预先洗净的容量瓶中。⑵转移:转移溶液的方法如图(a)所示。一手拿着玻棒,并将它伸入瓶中;一手拿烧杯,让烧杯嘴贴紧玻棒,慢慢倾斜烧杯,使溶液沿着玻棒流下。倾完溶液后,将烧杯沿玻棒轻轻上提,同时将烧杯直立,使附在玻棒和烧杯嘴之间的液滴回到烧杯中,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冲洗烧杯3~4次,洗出液全部转入容量瓶中。⑶稀释定容: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容积2/3处时,水平旋摇容量瓶使溶液初步混合,(此时切勿倒转容量瓶)。再继续加水稀释,当接近标线1cm时,改用滴管逐滴加水至弯月面恰好与标线相切。⑷摇匀:盖上瓶塞,以手指压住瓶盖,另一手指尖托住瓶底缘(尽量减少手与瓶身的接触面积,以免体温对溶液温度的影响),将瓶倒转并摇动,再倒转过来,使气泡上升到顶。如此反复几次,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如图(b)所示⑸存放:容量瓶是量器而非容器,不可在容量瓶内长期存放,应转移到回收瓶中保存。图a溶液的转移图b溶液的摇匀三、移液管的使用移液管是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器。它是一根上下细长而中间膨大的玻璃管,在管的上端有一环形标线,膨大部分标有它的容积和标定时的温度.常用的移液管有5mL、10mL、20mL、25mL、50mL等规格。移液管的使用步骤:1、洗涤: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洗涤2-3次,最后用少量欲取液润洗2-3次。吸净尖嘴处的液滴,确保所取溶液浓度不变。2、取液:(1)吸液:用右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拿住管颈标线上方,将管子插入液面以下1~2cm深度,太深会使管外沾附溶液过多,影响量取溶液体积的准确性;太浅往往会产生空吸.左手拿洗耳球,先把球内空气压出,然后把球的尖端接在移液管口,慢慢松开左手指使溶液吸入管内。当液面升高到刻度以上时,移去洗耳球,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将移液管提离液面,然后使管尖端靠着盛溶液器皿的内壁,略微放松食指并用拇指和中指轻轻转动移液管,让溶液慢慢流出,使液面平稳下降,直到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时,立刻用食指压紧管口,取出移液管。(2)放液:取出移液管,用干净滤纸擦拭管外溶液,把准备承接溶液的容器稍倾斜,将移液管移入容器中,使管垂直,管尖靠着容器内壁,松开食指,让管内溶液自然地全部沿壁流下,待液面静止后,再等待10~15s后,取出移液管。尖嘴内的最后一滴不接入容器。取液放液3、注意事项移液管上未刻有“吹”字的,残留在管尖内的溶液不能用外力使之流入承接容器,因为在校正移液管时,已经考虑了末端所保留溶液的体积。移液管上刻有“吹”字的,残留在管尖内的溶液必须流入承接容器。移液管使用后,应洗净后放置。移液管不宜放在烘箱中烘烤。四、由固体配制溶液的步骤1、粗略配制①计算固体用量。②称量:用台秤称量,并将药品放入烧杯中。③取溶剂: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溶剂。④溶解:将量筒中的少量溶剂(部分),倒入盛有固体溶质的烧杯中,将其溶解。在溶解时,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如有需要可以加热加速溶解。⑤稀释:将量筒中剩余的溶剂全部倒入烧杯中,搅拌均匀。⑥回收: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指定回收瓶中。2、精确配制①计算固体用量:注意有效数字的保留。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四位。②称量:用电子天平称量,精确度为0.0001g,将溶质放入洁净干燥的烧杯中。③溶解:按照容量瓶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④转移:将小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按照容量瓶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⑤洗涤:将小烧杯和玻璃棒用溶剂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⑥定容:按照容量瓶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⑦摇匀:按照容量瓶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⑧转移: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入指定容器中。五、由液体配制溶液1、粗略配制①计算用量。②量取:按照用量,用量筒量取液体,并转移至烧杯中。③稀释:按照用量,用量筒量取溶剂,进行稀释。④搅拌:用玻璃棒搅拌均匀。⑤转移到指定容器中。2、精确配制①计算用量。②量取:用适当体积的移液管移取液体,按移液管要求进行操作。③转移:将量取液体转移至容量瓶。④稀释:按照容量瓶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⑤定容:按照容量瓶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⑥摇匀:按照容量瓶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⑦⑦回收: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入指定容器中。六、练习1、用硫酸铜晶体粗略配制50mL0.2mol·L-1硫酸铜溶液。2、粗略配制浓硫酸配制50mL3mol·L-1H2SO4溶液(浓硫酸为98%,密度1.84)配制时烧杯中是先加水还是先加酸,为什么?3、由已知准确浓度的2.00mol·L-1的HAc溶液配制50mL0.200mol·L-1的HAc溶液3、了解特殊溶液的配制方法。讨论:在配制溶液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可能影响溶液浓度的操作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洒了;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涤了量筒;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浓度的影响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小结:容量瓶的使用六忌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洒到外面)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六忌标准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思考题1、用容量瓶来配制溶液时,要不要把容量瓶干燥?要不要用被稀释溶液洗三遍,为什么?2、怎样洗涤移液管?水洗净后的移液管在使用前还要用吸取的溶液来洗涤,为什么?3、某同学在配制硫酸铜溶液时,用分析天平称取硫酸铜晶体,用量筒取水配制溶液。此操作对否?为什么?4、如何配制SnCl2溶液。
本文标题:实验六 溶液的配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8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