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及原因有哪些?2.揭开“冷战”序幕的事件?美国“冷战”的表现?及苏联在经济、军事方面的应对措施?3.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有何影响?3.“冷战”阴影下国际关系的特点?下列哪些事件属于热战?A、柏林墙的修筑B、朝鲜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D、越南战争4.德国、朝鲜分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与台湾问题的不同?温故知新2003年3月20日,美国宣布开始了对伊拉克作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尼克松在1971年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美国推行强权政治,破坏世界和平;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课程标准: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及中国的振兴;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2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出现时间:20世纪60、70年代•主要力量:西欧、日本、不结盟运动、中国•西欧:谋求自身安全与发展,走向联合,力量大大增强,增强了和美苏抗衡的实力•日本:在美国扶植下,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冲击两极格局•不结盟运动:广大亚非拉国家联合反帝反殖,冲击两极格局•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改革开放,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②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③政治因素: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④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⑤关键因素:法德宿敌的和解;(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背景及原因:材料二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材料三“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1967年欧洲共同体合一发展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共同的农业政策2.欧洲一体化进程统一关税与外贸趋向货币一体化趋向政治一体化共同的外交政策趋向军事一体化发展1993年欧盟成立1973年,成员国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合作探究】6: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什么特点?⑴成员国不断增加(627国)⑵单一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⑶经济一体化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高考真题】(2010·全国Ⅱ卷文综22)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A.政府之间的合作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C.企业之间的联合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0%10%20%30%40%50%60%70%80%90%100%195019651975美国法、德、意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几国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图3、影响(1)经济: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政治: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用一个声音说话”(3)对世界:②政治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①经济上: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典型例题】(2010·山东济南一模)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C.支持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阅读教材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日本在什么情况下成为经济大国的?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表现是什么?4、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影响是什么?3、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是什么?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一组数据:(1)1960-197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2)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1419亿美元,超过西德,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3)1986年,日本黄金储备达42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4)1988年,日本国民人均收入达1.9万美元,超过同期美国的1.8万美元。【合作探究】: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为什么能够在曾经被原子弹摧毁的战争废墟上崛起并成为经济超人?2、日本经济崛起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原因:①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残余②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朝鲜战争的军需刺激)②重视科技与教育③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④国民经济非军事化(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发展外向型经济)⑤实施“贸易立国”“出口第一”⑴内因:⑵外因:①美国大力扶植(削减免除赔偿,返还工业设备;提供资金物质;朝鲜战争向日本订货)【合作探究】8: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当时世界形势的特点是冷战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典型例题】冷战爆发后,美国的对日政策由原来的单独占领转为扶植是由于()A.反对恐怖主义的需要B.拓展东亚市场C.把日本当作反共桥头堡D.科技合作的需要材料一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引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材料二1972年7月7日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田中内阁主张实行自主的外交路线,提出以“以美协调为主轴”、以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处“等距离多边外交政策”……大平正芳组阁后提出重视“环太平洋外交”,强调以日美关系为轴心,发展日中友好合作,加强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合作。材料三日本首相小泉在谈到安理会改革的问题时提出,“那些有意愿和资源在国际和平与安全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国家,应当参与安理会的决策过程”。他在后面干脆点明:“日本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关键”,“日本所发挥的作用已经为它取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民日报》2004年9月30日3.影响①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格局发展。②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③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不结盟运动的标志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②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1、背景:2、标志:①倡议国:南斯拉夫②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不结盟运动的标志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②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1、背景:2、标志:3、意义:①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②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①倡议国:南斯拉夫②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③发展:20世纪70年代起,a重要任务:在政治上反对美苏霸权主义。b行动纲领:在经济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新中国建立经济恢复发展文革挫折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科技成就突出;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冲击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四)中国的振兴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强大的美国强大的苏联实力迅速上升冲击两极格局实力相对下降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小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易错点:①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多极化格局尚未定型。②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差距缩小【典型例题】(2010·广东梅州高三一模)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正确的是()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解析:A,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一体化进程、日本的崛起、中国的振兴以及第三世界的兴趣,两极格局受到极大冲击,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典型例题】(2010·山东德州一中期末模块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北大西洋公约》(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是什么政策?(2分)它说明了美国什么意图?(2分)(1)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2分)说明美国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2分)【典型例题】(2010·山东德州一中期末模块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北大西洋公约》(2)针对前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它意味着什么?(2分)(2)1949年,苏联和东欧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分)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分)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说明美苏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2分)材料四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3)材料四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又有哪些因素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6分)(4)综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3)①日本和欧洲共同体的崛起。(2分)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2分)③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2分)(4)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6分)•1.(2012年海南卷历史,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解析】从题干的时间信息入
本文标题: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9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