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 第四次联考作文家风家训
第四次联考作文评讲永和高中高三语文备课组2018-05-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诚子书》)②夫言行可覆(覆:核查),信之至也。(《琅琊王氏家训》)③伎(伎:技艺)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颜氏家训》)④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⑤家俭则兴,人勤则健。(《曾国藩家书》)⑥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钱氏家训》)优秀的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读了上面有关家风家训的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请以其中的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一、审清题干、读懂要求。读懂写作要求的这段文字,领会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本次作文参照了2017全国二卷的命题形式,但又与之不同:①六句话全是来自家风家训;②写作要求里有明显的限制性。即以家训家风为写作前提和限制性范围,对所给六句话进行有机组合,谋篇布局。题目中能清楚体现家训家风的内容,行文中能紧扣家训家风,从各个角度展开论述,谈其现实意义。二、读懂文字,把握内涵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静心②夫言行可覆(覆:核查),信之至也。诚信做人③伎(伎:技艺)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读书求知④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有备无患⑤家俭则兴,人勤则健。克勤克俭⑥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格局担当可选两句或两句以上,以同类和有内容可写为原则三、整合观点,谋篇布局。命题着眼于对中华优秀家风家训的自觉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引导考生关注和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训文化,命题给考生提供了宽广的立意空间。①②③④句侧重个人修养⑤句涉及个人和家庭⑥句涉及个人和国家①③组合:探讨读书与名利的关系,或探讨宁静对读书的作用。③④组合:探讨读书贵在坚持,莫体验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痛楚。②⑥组合:探讨如何言行一致,为天下谋利。⑤⑥组合:探讨家兴与国兴的关系。①⑤⑥组合:探讨读书、明志、利天下的关系。可结合相关语句,探讨优良家风家训对后人“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对后世之人的影响,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等。四、存在问题1、审不清拟题中丝毫没有体现“家训”“家风”的内容,诸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样的题目,看似没问题,实则没有弄明白此次作文的考查目的,将作文生硬地写成了话题作文。2、展不开虽在拟题和文中都有提到“家训”“家风”,但只是就某一点,如“勤”,全文只写人当勤劳,学当勤奋,同样不符合命题人的要求,即“以其中的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如果说家风家训是一个面的话,它需要有几个点来构建,来立体地展现考生对家风家训的理解,但不少考生没有展开。3、扣不住行文过程要做到“念念不忘”,即时时回应主题,不少同学虽做到了在拟题中体现“家风家训”,但写作过程中只提淡泊为人,勤俭持家,而丝毫不再提及家风家训,结尾也没有适时地总结分析家风家训的现实意义,来回应题目,回应开篇,显然在构思上不够严谨,这就很难收获“必有回响”即得到高分的结果了。五、靓题展示遵循“三见”(即见材料,见观点,见文采)原则,清晰展示立意,不藏不涩不偏不跑,绝不让阅卷人产生此篇为偏题跑题作文的第一印象。《家风存心,践行在身》《拨家风之弦,奏教育之曲》《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传优秀文明家风,促中华文化繁荣》《家风如雨,育人无声》《家训正人,读书报国》《且行且修吾家风》《种下家风树,赢得凤凰来》《家书传万代,真言立后人》《家训恒久远,家风永世传》《优良家风,笃志传承》《家风如瑰宝,一箴永流传》《良好家风沐华夏》《优秀家风,人生良师》《以一泉家风,润一个中国》《家风传世久,家训继世长》《承家风精髓,引淡泊风尚》六、精巧布局《携家风以遨游,抱家训而长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清明家风造就廉洁之才诚信立世,忠诚待人,正直家风孕育守信之人勤俭持家,开源节流,朴实家风教育正气之子《以家风为训,可以明得失》以家风为山,家训为水,山水相间才能举世无双以家风为琴,家训为弦,琴弦相奏才能悦耳动听以家风为笔,家训为墨,笔墨相合才能书写盛世《家训于心,向善远行》家训是催人向上的警钟家训是引人向善的良师家训是伴人远行的益友《己不羡慕白玉杯,原作红烛照四方》家风不慕骄阳,唯以淡泊名利之心,方能坚守初心,甘于奉献家风不慕皎月,唯以利在天下之志,方能照亮四方,实己之志家风不慕繁星,唯以红烛奉献之光,方能熠熠生辉,澄明心扉《拨家风之弦,奏教育之曲》家风优而情思正家风优而品行美家风优而前程秀七、结构升级1、用心措词,避免平淡《携勤俭以遨游,抱淡泊而长终》淡泊如茗,非甜非苦,却沁人心脾勤俭如草,非高非密,却顽强不息家风如画,非浓非淡,却总是相宜淡泊如茗,非甜非苦,却沁人心脾勤俭如草,非高非密,却荣枯不灭家风如画,非浓非淡,却相宜相衬2、避免重复,各有侧重遵守家训,以信为本遵守家训,以俭为本遵守家训,以天下为本遵守家训,以诚信为本遵守家训,以勤俭为要遵守家训,以天下为重3、对应合理,构思严谨《传中华文化,杨家庭良风》立身,人之志立家,人之需爱国,人之强立身,人之德立家,人之责报国,人之志八、佳作展示谆谆诫子语,浩浩家国情苍老而又睿智,是谁的声音在我的耳畔回响?有力而又深刻,是谁的字迹在我的心中铭刻?智慧而又扼要,是谁的教导在我的脑海盘旋?是家训,家训深深地影响着个人,家庭,甚至一个国家。三言两语的谆谆诫子之言。承载的却是浩浩国家之情。一字一句古家训,一笔一画树人格。《钱氏家训》有言:利在一身而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优秀的家风家训能够在每一天的生活之中如晨钟暮鼓般激励、警戒、教化一个人,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心树人。谨遵遵纪守礼的家训者,想比不会出鸡鸣狗盗之徒;谨遵诚实守信家风者,想必不会有久假不归之人;谨遵勤劳俭朴家训者,想必不会出奢靡懒惰之夫。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正如《钱氏家训》的训诫,他教育子孙后代志向远大,胸怀天下,钱学森先生便是汲取家训营养的典型代表。他身在异国,苦学成才,却心念故乡,立志报国。漫漫归国路,拳拳报国心,在克服万千阻碍之后他终酬己志。而在背后,定是那铭刻于心的先祖训导,定是那不弃初心的家国情怀。一字一句古家训,一声一语化家风。《曾国藩家书》中有“家俭则兴,人勤则健”一句。节俭,勤劳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俭和勤出现在家书之中,便更是中华对优良传统的传承。家庭有俭朴之风则家族兴旺,人人勤于劳作则四体康健,少生百病。这就是先人的谆谆教导,化作春风,萦绕周身。是的,这些良言善语无论是口耳相传亦或是笔墨记录,都如春风化雨,它能够让一家庭成良好的气氛,能够让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感化。优秀品质牢记于心,践行于身,必会代代相传,子孙受益。一字一句古家训,一言一行家园情。《朱子家训》中“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这又何止是对家人的教化,更是于国家的告诫。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不能不顾当下而毫无远见,为未来做好储备,正如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正是为子孙后代着想吗?家有所备而不忧,不忧明日之衣食;国有所备而无患,不患他日敌来犯。由此观之,家训中一言一语皆饱含着家国情怀,唯愿家风良好,国风端正,家国同行,熠熠生辉!谆谆诫子言,浩浩家国情,优秀的家训跨越千年,历久弥新,它在为我们带来最坚定的话语:志在天下,是恳切的教导;勤俭节约,是质朴的嘱咐;未雨绸缪,是睿智的告诫……结合讲解,学生自评:愿同学们学有所获!
本文标题:第四次联考作文家风家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2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