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第1页共65页第一章走进实验室重点、难点:1.用刻度尺测长度2.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知识点分析:(一)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二)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SI制):米(meter)(m)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在我们的物理学中统一国际单位制。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2)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用的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最后应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②使用时: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1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做到: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被测对象的一边,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刻度尺的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2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有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3)长度单位的换算应掌握km、m、dm、cm、mm、μm六种单位间的换算。(4)正确认识误差①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第2页共65页因素等。②减小误差的途径: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5)在长度测量中,常遇到一些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如球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但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特殊方法是可以测出它们的长度的。下面是在测量中常用到的几种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①化曲为直:②以多测少或以少测多:③替代法:④利用工具平移:【典型例题】例1.用皮卷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的数据是25.36米,这个皮卷尺的最小刻度值是()A.1mmB.1cmC.1dmD.1m解析:本题要求“由数据推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根据的是记录数据的规则。根据规定,记录数据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那么倒数第一位就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本题中该位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第3页共65页(数字“3”所在位)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1分米,所以本题应选C。正确答案:C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测量结果的正确记录。例2.某人用学生三角尺测同一个木块长度时,记录下五组数据:①6.78cm,②6.74cm,③6.771cm,④6.93cm,⑤6.75cm。其中哪几个数据的记录是正确的?平均测量值是多少?解析:第④组数据的准确数与其它四组不同,这肯定是读数错误造成的。由于学生三角尺最小刻度值为毫米,因此第③组数据记录到0.01mm时就出现了二位估读数,属无效数据。在计算平均测量结果时应排除无效的和错误的,同时仍应保留一位估计数,第二位应四舍五入。第三位不用出现。正确答案:答:第①②⑤组测量数据是正确的。木块的平均长度为6.76cm。考点分析:考查学生正确挑选实验数据和利用平均值法减小误差的方法例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只要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D.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解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由于方法不当、人为主观因素(读错、记错等)造成的,因此在实验中错误应该避免也能够避免。正确答案:选BCD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误差的理解例4.手边有三把刻度尺,第一把分度值是1dm,第二把分度值是1cm,第三把分度值是1mm,请问哪把刻度尺最好,为什么?解析: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它的分度值,但它还和测量时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有关,应该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在不知道具体的测量要求时,不能确定用哪把尺最好。答案:不能说哪把刻度尺好。因为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它的分度值,但它还和测量时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有关,应该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在不知道具体的测量要求时,不能确定用哪把尺最好。例5.如图所示,用两种尺来测两个物体时记录数据应为:A图为__________cm,B图为__________cm。解析:刻度尺使用前: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最后应看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正确答案:2.02.50考点分析:考查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第4页共65页例6.如何测一张纸的厚度?解析:由于一张纸的厚度非常小,比平常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还小,无法直接测出,但是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可以以少测多,可测n张纸的厚度再除以n;测细铜丝直径可测出密绕后n匝的宽度再除以n正确答案:取同样的纸1000张,然后测出其总厚度为D,则每张纸的厚度就为d=D/1000【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一.填空题:1.在km、m、cm、μm中,长度的主单位是.学生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是。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60μm=mm=nm。(2)0.00026m=km=cm。(3)0.5m2=cm2=mm2。(4)3×104mm3=dm3=m3。3.王刚在做了一些测量后忘记了在记录的数据后标明单位,请你帮他补上适当的单位。一张纸的厚度是7.3×10-2;某同学的身高是15.8;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5.8l;王刚左手大拇指指甲的宽度是12.9。4.在用放大倍数为2×104倍的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某动物细胞结构的图片中,用刻度尺测得该细胞的直径约1.6cm,则该细胞的实际直径约为m.5.如图所示,张晓用他自己的直尺(零刻线已磨损)测一木块的长度,他所用尺的分度值是,该木块的长度是cm,合μm.6.教室后面墙壁上挂着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所用的比例尺是1:600万,则在地图上长lcm的铁路线实际长度为km,地图上lcm2的土地实际面积为m2。二.选择题:7.体育老师想测量新整修过的学校操场的长度,请你帮老师从下面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A.长为40cm,分度值为1mm的钢尺B.长为1.5m,分度值为1mm的塑料尺C.长为4m,分度值为1cm的钢卷尺D.长为30m,分度值为1dm的皮卷尺8.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同一木块长度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9.八年一班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刻度尺测同一支新的仙鹤牌HB圆铅笔的长度,记录数据如下,其中()数据是错误的.A.171.2mmB.1.712dmC.0.01712kmD.0.1712m10.为了验证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王旭用一把分度值是毫米的钢尺测量一本课外书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第5页共65页的宽度,然后把尺放在冰箱中,过一段时间后,他从冰箱中取出钢尺再一次测量此书的宽度,这个测量的结果与第一次的相比将会()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比较11.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cm、13.44cm、13.44cm,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A.13.447cmB.13.45cmC.13.46cmD.13.44cm三.实验题:12.随着老城的改建,李奶奶家买了一套新居,新居客厅有一扇窗户,看上去窗户的高度好象比窗户的宽度长,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请你帮李奶奶设计一个比较窗户的高度与宽度长短的方法。写出你所用的器材和操作方法。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一.教学内容:1.认识运动2.运动的描述二.重点、难点:1.认识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2.认识物理学中的最基本的运动是机械运动。3.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4.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他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三.知识点分析(一)认识运动1.宏观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1)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2)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对参照物的理解:①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②不能选取所研究的物体本身做参照物。③同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④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相同,它们彼此相对静止。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他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微观世界的运动:(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的。(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3)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填空题1.关于下列物质世界常见的运动方式,各举两个典型例子(1)物体的机械运动(2)分子热运动(3)原子内部运动2.宇航员在用哈勃望远镜观察时,它们之间是相对的。3.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为参照物;地球东部卫星点静止在地球某处上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第6页共65页空,这是以为参照物。4.对于物体的运动,我们可以这样分类:从视觉的直观性上分,可以分为和两类;从运动轨迹上分可以分为和两类。5.物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索世界的、和的规律。6.我们常见到的滚滚的车流属于运动,春季里的花香是由于运动造成的。7.常见物质以固态、液态、气态存在,这三种状态存在主要与的情况有关。8.物理学中把物体叫机械运动。9.一切物质都由组成。原子由、组成,原子核又由、组成,而它们内部还有结构。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二)一.教学内容:3.运动的速度4.能量二.重点、难点:1.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不同。2.掌握在匀速直线运动中,tsv。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利用tsv求出平均速度及速度的单位。3.知道一切物体都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不同能量。4.知道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三、知识点分析(一)速度、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平均速度1.速度的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国际单位:米/秒常用单位:千米/时换算:1米/秒=3.6千米/时3.匀速直线运动及其速度:(1)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2)速度计算:①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s与t成正比,s与t的比值是不变的,即v是不变的。4.变速运动及其平均速度:(1)变速运动:常见运动物体的速度都是变化的,叫做变速运动。(2)平均速度:①平均速度用来粗略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它不能把物体在某段路程内的(或某段时间内的)的运动快慢都精确地表示出来。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第7页共65页其中,s表示某段路程,t表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v表示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二)能量1.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2.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不同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3.能量形式具有多样性。4.几种最基
本文标题: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4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