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三氯化氮物理性质:三氯化氮在常温下为黄色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40℃,沸点71℃。可溶于氯仿、四氯化碳、苯、二硫化碳。化学反应:极不稳定,稍加震动或光照就会发生爆炸性分解。水解:2NCl3+3H2O=N2+3HCl+3HClO光照:2NCl3=N2+3Cl2产生机理:在氨、铵盐或有机胺(如尿素)存在的情况下,遇到氯、次氯酸或次氯酸盐时,都能产生含氮的氯化物。但是,反应生成物是氯的铵盐还是三氯化氮,这要看反应时的条件。当pH9时,反应生成物是一氯铵或二氯铵,NH3+Cl2=NH2Cl+HClNH3+2Cl2=NHCl2+2HCl当pH5时,反应生成物是三氯化氮:NH3+3Cl2=NCl3+3HClNH3+3HClO=NCl3+3H2O尽管人们千方百计地控制产生三氯化氮,但由于分析或设备管理等方面的疏忽,还是有可能造成液氯中的三氯化氮超标,因此要制定氯化氮超标时紧急处理的方案,防止因处理不当而引发三氯化氮爆炸事故。紧急处理三氯化氮超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储槽或汽化器等设备中三氯化氮超标时,要严格控制采用汽化氯的办法处理。因液氯汽化会使大部分三氯化氮留在液氯中,使氯化氮浓度不断提高,达到爆炸的浓度(含5%就可能发生爆炸)。将液氯直接从容器中压出去处理要相对安全些。现在一些企业采用泵增压包装液氯或倒罐的办法,消除了三氯化氮在设备内浓缩的可能,比汽化氯增压的办法要相对安全些。二是对三氯化氮严重超标(接近5%时)的液氯不但禁止用汽化的方法处理,而且处理中要严格控制产生震动或超声波、控制阳光、镁光等强光直接照射,控制与臭氧、氧化氮、油脂等有机物接触。因为这些外界条件可以引起三氯化氮分解爆炸。三是尽量减少现场紧急处理的人员。处理方案一经确定,现场处理的人员要尽量减少,防止一旦发生意外造成多人伤亡。
本文标题:三氯化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5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