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本人原创硕士答辩幻灯片
搏心通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导师:**教授研究生:**前言1理论研究2临床研究3结果4讨论5结论6致谢7前言1●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背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预示20年前现在发病特点:脑卒中高发冠心病发病率较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缺血性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却明显上升●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TC或LDL-C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大面积流行研究表明:调节异常血脂是冠心病一级、二级预防的有效措施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硬化斑块破裂,并促其消退●调节异常血脂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至关重要因此:药物治疗烟酸类其他药物进一步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基础饮食治疗改善生活方式他汀类贝特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广泛应用优点临床疗效确切,能大幅度改善血脂水平缺点价格昂贵副作用较多●开发有明显调脂作用,而且成本低廉,副作用小的中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常用降血脂措施本研究的意义我的导师**教授倡导高脂血症的治疗,以“通阳”立法,以期阳气一通,则痰瘀得化,并拟制代表中药葱白。历经了多项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实施,使疗效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治疗范围也进一步拓展。本课题在搏心通胶囊(葱白提取物)诸多前期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通过本试验进一步验证搏心通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科学性,探讨通阳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及机制。理论研究2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一、古文献对高脂血症概念的认识:古中医文献中虽无确切的“血脂”及“高脂血症”的概念,但有多处相关描述:●《灵枢·五癃津液别论》:“五谷之津液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灵枢集注·五音五味》“中焦之气,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类经》:“精液和合而为膏,以填补肾空之中,则为脑为髓,为精为血”。轻清稠厚水谷精微因此,血中之脂膏为人体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说明了古代文献之“膏”“脂”与现代医学的“血脂”的概念很接近。饮食物消化吸收生理膏脂脾之运化肺之宣降心气推动肝之疏泄肾之气化四肢百骸濡养组成人体五脏六腑血中脂膏的生成、输布、代谢等任何环节出现异常均可引发疾病。病因:外因多为过食膏粱厚味,内因多为肝脾肾虚。病机:多为痰、瘀引发,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质为本虚标实:即痰浊、瘀血为标,而肝、脾、肾虚损为本。●《灵枢·血络论》:“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医学心悟》:“凡人嗜食肥甘厚味,或醇酒乳酪,内湿从内受……则湿生疾,疾生热,热生风,故卒然昏倒而无知也。”二、古文献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轻清稠厚过多水谷精微消化吸收代谢异常气血津液饮食不节等外因膏脂过盛肝脾肾虚内因胶结于血脉痰瘀病理产物病理血脉痹阻血津稠厚高脂血症现代中医医家对高脂血症研究较多:●刘国凤认为高脂血症病机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或嗜酒无度,酿湿生痰,致痰浊内生,因痰致瘀,瘀阻脉络而成。●王美蓉认为人至中年,肾气渐衰,脏腑之精气渐减,气血渐虚,易成血脉瘀滞,本病之病机以肾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张金生认为应“从肝论治高脂血症”明确提出高脂血症病机是以肝失疏泄、同时延及脾肾为本,以脂浊内生为标,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因此他强调肝失疏泄是推动高脂血症病机演变的关键机制之一。●林敏认为肾阳虚则易至脾阳虚,脾阳不足可致水谷精微不化,故易生痰生湿,肝肾同源,肾阴虚可至肝阴虚,至肝阴不足,疏泄失常,故见气滞血瘀。故痰湿、血瘀皆为肾虚之病理产物,因此,无论痰还是瘀,其在血脉都当从瘀论治。三、现代医医家对高脂血症的认识:西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一、高脂血症的定义及分类:●定义高脂血症通常指血浆中TC或TG、LDL-C的升高,HDL-C的降低。因此,称之为血脂异常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血脂代谢紊乱的状态。●分类根据脂质水平的不同特点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根据其病因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二、高脂血症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有直接关联,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每降低1%总TC水平,可使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降低2%。高TC、TG、LDL-C、Lp(a)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因素。此外,降低血脂已被证实可有效减慢已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甚至促其消退,并有可能降低冠心病病死率。三、高脂血症的西药治疗:临床用于调脂西药主要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以及其他药物等。他汀类和贝特类调脂药的研发成功及普遍临床应用,使冠心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但尽管此类调脂药己在临床上取得得较好疗效,但因其长期服用时可能产生较明显不良反应,同时联合用药时有较多禁忌以及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临床研究3选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医院门诊以及心内科病房高脂血症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搏心通治疗组(简称治疗组)40例和阿托伐他汀对照组(简称对照组)40例。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二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诊断分型、中医症状积分分度、治疗前血脂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详见表1-4。分组例数男性/女性年龄高脂血症病程治疗组3522/1353.21±5.884.53±1.75对照组3625/1155.73±6.134.78±1.58注:组间差异经统计分析,均为P>0.05表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性比较010203040治疗组对照组女性男性0102030405060年龄治疗组对照组010病程治疗组对照组女13男22女11男25P>0.05P>0.05P>0.05表2:两组患者诊断分型比较分组例数高TC血症高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治疗组35121013对照组36141210注:组间差异经统计分析,P>0.05010203040治疗组对照组混合TGTC表3: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分度差异性比较分组例数轻度中度重度治疗组3551911对照组366219注:组间差异经统计分析,P>0.05010203040治疗组对照组重度中度轻度混13混10TG10TC12TG12重11重9中19轻5中21轻6TC14P>0.05P>0.05组别例数TCTGLDL-CHDL-CapoAIapoBLp(a)治疗组355.79±0.933.07±1.064.02±0.910.97±0.241.48±0.401.52±0.31297.23±93.06对照组365.68±1.023.18±0.884.11±1.121.02±0.251.50±0.311.45±0.26306.63±88.73表4: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性比较注:组间差异经统计分析,P>0.0501234567TCTGLDL-CHDL-CapoAIapoB治疗组对照组0100200300400Lp(a)P>0.05P>0.052007年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所制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一、西医诊断标准表5血脂水平分层标准分层TCLDL-CHDL-CTG合适范围边缘升高升高降低<5.18mmol/L(200mg/dl)5.18~6.19mmol/L(200~239mg/dl)≥6.22mmol/L(240mg/dl)<3.37mmol/L(130mg/dl)3.37~4.12mmol/L(130~159mg/dl)≥4.14mmol/L(160mg/dl)≥l.04mmol/L(40mg/dl)≥1.55mmol/L(60mg/dl)<1.04mmol/L(40mg/dl)<1.70mmol/L(150mg/dl)1.70~2.25mmol/L(150~199mg/dl)≥2.26mmol/L(200mg/dl)二、中医诊断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南原则》中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制定:●主症:胸闷、眩晕、心悸、头痛、心烦。●次症:肢麻、食少、失眠、乏力、体胖。主症之中必须具备二项,次症必须具备一项再结合舌象、脉象即可诊断,具体症状分级标准见论文附表1。①凡知情同意接受本临床试验,且血脂水平至少有一项达到下列标准:●胆固醇(TC)≥6.22mmol●甘油三脂(TG)≥2.26mmol●低密度脂蛋白(LDL-C)≥4.14mmol●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mmol②符合中医诊断标准的患者。③年龄在20-70岁之间。④属于原发性高脂血症。⑤3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试验者。三、病例纳入标准①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患者。②半年内曾患急性心梗、脑卒中、有过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患者以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继发性高脂血症患者。④因某些药物引起的高脂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⑤正使用肝素、甲状腺素等影响血脂代谢药物的患者。⑥合并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四、病例排除标准①误诊或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而错误纳入的、未按试验方案规定用药或未曾使用药物治疗患者、无任何检测记录者、在试验期间使用某种禁用药物以致无法评价药效的患者应予以剔除。②临床试验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病情出现恶化者应中止试验,已超过1/2疗程者,记入疗效统计。③受试者自行退出、失访视为脱落病例。五、剔除、中止与脱落病例标准研究方法VS.一、分组及治疗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搏心通胶囊(由**医院制剂中心生产)口服,每次2粒,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口服,10mg/片,每日1次,每次1片晚餐后口服。以上两组疗程均为8周,且试验期间禁用其他任何降脂药物。安全性指标●生命体征: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电解质、心电图检查等,于治疗前后分别记录。随时观察和记录患者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疗效性指标二、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前后TC、TG、LDL-C、HDL-C、apoAI、apoB、Lp(a)水平。●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值。三、疗效评定标准血脂疗效评判标准:●临床控制:实验室各项检查均恢复正常水平。●显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意一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LDL-C下降≥20%,HDL-C上升≥0.26mmol/L,动脉硬化指数(AI)下降≥20%。●有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意一项者:TC下降≥10%但<20%,TG下降≥20%但<40%,LDL-C下降≥10%但<20%,HDL-C上升≥0.104mmol/L但<0.26mmol/L,动脉硬化指数(AI)下降≥10%但<20%。●无效:血脂检测未达到以上标准者。●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制定:●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中医症候评分标准四、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治疗前后计量资料的比较以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ridit分析,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SPSS17.0结果4一.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达标总有效率经Ridit检验,证实两组间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详见表5:在治疗过程中,因失访,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脱漏5例和4例,试验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际各完成35例、36例,临床疗效分析如下:组别例数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53
本文标题:本人原创硕士答辩幻灯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5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