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课件第6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
情景引入•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的实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通常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实验6-3(P117)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6-4:“塑料瓶瘦身计”(P117)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拓展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的装置设计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石蕊试液实验6-4(P117)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二氧化碳气体是否与水反应石蕊的自述:我叫石蕊,是一种色素,能够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当我遇到酸性溶液变红色,遇到碱性溶液变蓝色。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稀醋酸稀盐酸A石蕊和某些酸的反应B直接放入CO2中C喷水D喷水后放入CO2中探究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P118)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原理:CO2+H2O===H2CO3H2CO3==CO2↑+H2O现象:通入二氧化碳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当加热上述变红色的溶液,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红色又变成紫色。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理:CO2+Ca(OH)2=CaCO3↓+H2O碳酸钙此反应原理是用来检验或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氧化碳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能否支持燃烧能否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无色气态无味溶于水不能支持燃烧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碳酸钙和水归纳小结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用途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用途:1、灭火;灭火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也不支持燃,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能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熄灭。2、干冰作致冷剂;3、植物光合作用作气肥;4、工业原料.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用途纯碱汽水尿素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用途知识点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积极影响—用途性质决定用途→←体现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可用来灭火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致冷剂,可用于人工降雨和保存食物CO2能促进光合作用,可用于温室肥料(气肥)CO2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饮料(碳酸饮料)CO2能与多种物质反应是化工原料,如制纯碱,尿素知识点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4~5使人气喘、头痛、眩晕10人神智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知识点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下表为空气中CO2含量对人体的影响空气中CO2的含量/%症状2.5经数小时无任何症状3.0无意识地呼吸次数增加4.0出现局部刺激症状6.0呼吸量增加8.0呼吸困难10.0意识不清,不久导致死亡20.0数秒后瘫痪,心脏停止跳动山洞灯火实验如何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这幅图说明了什么?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定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保护环境,爱护地球温室效应1、大量使用含碳燃料危害1、使地球温度升高,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2、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1、减少使用含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原因2、乱砍滥伐,使森林遭到破坏防治2、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日常生活,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双面使用纸人为使CO2含量升高【例1】:回答下列问题:请回忆老师做的“倾倒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甲、乙两同学共同收集满两瓶质量相同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分别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请分析回答:①甲同学用甲图的倾倒方式向烧杯中倾倒足够的二氧化碳,我们观察到两根蜡烛是由下而上熄灭,请你告诉我们,为什么是由下而上熄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CO2密度比空气大,沿烧杯壁流到底部,下面的蜡烛首先接触到CO2,由于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由下向上逐渐熄灭。②乙同学用乙图的倾倒方式向烧杯中倾倒足够的二氧化碳,我们观察到的结果是两根蜡烛都没有熄灭,请你联系学科知识分析,用乙图的倾倒方式为什么二氧化碳没有进入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的倾倒方式,没用玻璃片掩盖,直接倒在火焰的上方,由于蜡烛燃烧放热,使得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故CO2不能与蜡烛火焰接触而跑到空气去了。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课件第6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8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