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第二章电梯的机械系统第二节.
电梯技术第二章电梯的机械系统昆明铁路机械学校机电教研室2014年2月复习第二章电梯的机械系统电梯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由机械、电气以及安全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整台电梯按不同的功能可分为八个系统八个系统功能组成的主要构件曳引系统输出与传递动力,驱动电梯运行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返绳轮、制动器导向系统限制轿厢和对重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运动对重导轨、导靴、导轨架轿厢用以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组件轿厢架、轿厢门系统乘客或货物的进出口,运行时门必须封闭,到站时才能打开轿厢门、层门、门锁、开门机、关门防夹装置重量平衡系统平衡轿厢重量以及补偿高层电梯中曳引绳重量的影响对重、补偿链(绳)电力拖动系统提供动力,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供电系统、电机调速装置电气控制系统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操纵盘、呼梯盒、控制柜、层楼指示、平层开关、行程开关安全保护装置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安全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端站保护、超速保护、断相错相保护、上下极限八个系统复习:第二章电梯的机械系统(一)曳引系统作用:输出和传递动力,使电梯上下运行。曳引系统的组成电梯的驱动方式曳引机的功能和分类曳引电动机的种类曳引电动机的特性要求和额定速度计算制动器的结构和制动原理减速器作用和结构曳引钢丝绳及端接装置新课第二节轿厢和对重装置主要内容:轿厢的作用和结构;对重架的结构和对重的重量计算;补偿装置和补偿方法重点:轿厢和对重及补偿装置的作用难点:轿厢和对重架的结构第二节轿厢和对重装置一、轿厢作用:轿厢是用来运送乘客或货物的电梯组件。组成:轿厢架、轿厢体轿厢71、轿厢架轿厢架是轿厢的承载结构,轿厢的负荷由它传递到曳引钢丝绳。当安全钳动作或蹲底撞击缓冲器时,要承受由此引起的反作用力,轿厢架必须由足够的强度。轿厢架由上梁、立柱、下梁和拉杆组成。一、轿厢82、轿厢体轿厢体由不易燃和不产生有害气体和烟雾的材料制成;轿顶至少应能承受2000N的垂直力而无永久变形;轿顶应有一块不小于0.12m2短边不小于0.25m的空间供维修人员站立;轿顶可以设立安全窗;轿顶有设有停止装置、检修运行控制装置、照明和电源插座以及门机和其控制盒;轿顶应设有护栏;为了消音减振,在轿顶、轿壁和轿底之间,以及轿顶和立柱之间都垫有消音减振的橡胶垫。(活络轿底)。一、轿厢9轿厢有效空间为了乘客的安全和舒适,轿厢入口和内部的净高度不得小于2m;GB7588规定,乘客量是按1个人75kg计算;为了防止乘客过多而引起超载以及乘客过份拥挤,轿厢的有效面积必须予以限制,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载重(kg)人数有效面积(m2)载重(kg)人数有效面积(m2)MinMaxMinMax22530.600.70900122.012.2040050.981.171000132.152.4052571.311.451125152.432.6563081.451.661350182.853.10750101.731.901600213.253.56800101.732.002000263.824.20一、轿厢2、轿厢体10超面积轿厢当货梯轿厢由于特殊需要,确实需要超面积时,应保证:应考虑轿厢实际面积对应的载重量的要求来进行电梯各相关部件如钢丝绳、绳头、主机轴负载、制动器、轿厢及轿架、安全钳、缓冲器等的受力件设计,应保证钢丝绳和曳引轮之间不打滑;应有超载装置监控;必须有该载货电梯的额定载重量标记。该标记应在装卸区域总可以看得见的位置;应专用于运送特定轻载货物,其体积可保证在装满轿厢情况下,该货物的总质量不会超过额定载重量;电梯应有专职司机操作,并严格限制人员进入;非商用汽车电梯额定载重量按照单位有效面积不小于200kg/m2计算;一、轿厢2、轿厢体11称重装置轿厢称重装置一般设在轿底,也有设置在上梁绳头,也有设置在机房绳头;微动开关称重:利用轿厢底板的变形触动轿底微动开关动作,从而将超载、满载、轻载等信号传递到控制系统;电子称重装置:利用轿厢和轿厢底梁之间的橡胶(带传感器)变形压缩量来检测轿厢重量;绳头传感器:轿厢的重量通过钢丝绳将绳头压缩变形来检测轿厢重量。一、轿厢2、轿厢体12轿内装置操纵箱按钮:选层按钮、开关门按钮、报警按钮显示:方向、楼层位置、超载、消防控制盒:独立、司机、照明开关、风扇开关、直驶照明和通风保证轿底的照度不低于50Lux(勒克斯);应急照明通话对讲装置紧急情况下必须可以和业主值班室有效联系提升高度大于30米时,为方便检修,必须可以和机房有效联系一、轿厢2、轿厢体13轿顶装置轿顶检修箱检修开关停止开关照明开关照明灯炮手提行灯反绳轮护罩档绳装置通话对讲装置报警按钮充电电源一、轿厢2、轿厢体第二节轿厢和对重装置二、对重装置对重装置是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对重是曳引电梯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装置。卷筒驱动和液压驱动的电梯很少用对重,因为这两种电梯轿厢均可以靠自重作用下降。轿厢和对重悬挂于曳引轮两侧它可以平衡轿厢的重量和部分电梯负载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减少电机功率的损耗,提高曳引效率。对重二、对重装置主要由对重架、对重块、导靴、缓冲器等组成。对重缓冲器导靴16对重总重量:W对=G净+QKpW对——对重装置的总重量;G净——轿厢净重量;Q——电梯额定载重量Kp——平衡系数(一般取.4~0.5)二、对重装置块数=[轿厢自重+额定载荷×(0.4-0.5)-对重框架重]÷每块配重的重量=[G净+QKp)-对重框架重]]÷每块配重的重量17二、对重装置对重块一般用铸铁(也有用比重比较大的混合材料制作),尺寸根据土建布置情况设计,以便于两个人安装或维修人员搬动为宜。一般有50kg,70kg,100kg,125kg等几种,分别适用于额定载重量为500kg,1000kg,2000kg,3000kg,和5000kg等几种电梯。对重块放入对重架后,需要压板压紧,以防止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窜动而产生噪音。18电梯在运行时,轿厢侧和对重侧的钢丝绳及轿厢下随行电缆的长度在不断发生变化,由于钢丝绳和随行电缆本身的自重,导致曳引轮两边的重量也在发生变化,对电梯曳引能力和变频器驱动输出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对重下和轿厢下的补偿装置来平衡钢丝绳和随行电缆的重量变化,提高电梯舒适感。补偿装置:补偿链,补偿绳,补偿缆三种三、补偿装置三、补偿装置补偿链:以铁链为主体,悬挂在轿厢与对重下面。结构简单,一般用于梯速小于1.75m/s的电梯。三、补偿装置补偿绳:以钢丝绳为主体,悬挂在轿厢与对重下面。具有运行稳定的优点,常用于梯速大于1.75m/s的电梯。补偿绳必须使用张紧轮张紧,张紧轮必须设置防护装置;张紧轮的直径与补偿绳的直径之比不小于30;用重力保持补偿绳的张紧状态;用一个电气安全开关来检查补偿绳的最小张紧位置;三、补偿装置补偿缆:以铁链为主体,外表为缆状PVC结构,可用至6m/s的高速电梯,使用时电梯运行能达到平稳静音的效果,为许多大型电梯公司所喜爱。电梯速度大于3.5m/s时,还应增加一个张紧轮的防跳装置。四、补偿方法常用的补偿方法有三种:单侧补偿法、双侧补偿法、对称补偿法。目前常用的是对称补偿法。补偿装置的单位长度重量必须严格计算。其单位长度的重量应与曳引钢丝绳(多股)单位长度质量相同。四、补偿方法单侧补偿法双侧补偿法对称补偿法1--对重2--轿厢3--补偿链4--补偿链5--张紧轮小结1、轿厢的作用和结构2、对重架的结构和对重的重量计算3、补偿装置和补偿方法作业1、简述轿厢的作用和组成。2、简述对重装置的作用。3、简述补偿装置的作用和补偿方法。4、计算有一部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为2000kg,轿厢净重量为1500kg,若平衡系数为0.5,求对重装置的总重量为多少?
本文标题:第二章电梯的机械系统第二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0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