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南京大屠杀(图文版)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记南京大屠杀中西方国家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中国:愤怒中夹杂着宽容被政治遮蔽的大屠杀记忆中国,你何时向日本开炮?要记住历史,但不是记住仇恨1.南京大屠杀之后,在日军高压恐怖统治之下,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被深深地掩埋在心底。2.1945年日本投降时,南京市民压抑已久的创伤记忆终于得到释放,人们以最大的热情参与了调查和审判制造南京大屠杀战犯的全过程。3.但就在人们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时局却发生了惊人的剧变,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其后东西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又在冷战中拉开帷幕。4.在政府倡导中日人民友好的主旋律下,以及五六十年代的极左思想的影响下,南京市民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受到政治扭曲。很长时间是淡化南京大屠杀的内容;5.在1950年代的教科书里,提到南京大屠杀,也是把蒋介石不抵抗作为强调重点,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再次受到压抑。6.1982年,日本教科书事件发生之后,日本国内否定侵略战争特别是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行,激起了南京市民的强烈愤慨,他们纷纷给南京市政府、新闻媒体写信,呼吁就南京大屠杀事件编史、建馆和立碑,以纪念死者、教育后人。7.198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提前建成,并作为公共记忆的场所正式对外开放。极端民族主义者的言论在近年有增多之势。“中国,你何时向日本开炮……是中国的男人,就要时刻准备,时刻准备……向日本进攻。我们会记住:血债要用血来还。”极端民族主义者的过激言论,不是他们对历史了解得太多,而是太少。大多数幸存者随着时间的流逝,由对日本仇恨的态度,转为相对宽容。一些幸存的老人,你对日本有什么要求?他们一般回答:我年纪都这么老了,赔偿我还有什么用?人的命不可能再活一回,爱情也不可能再回来,就是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了,让子孙后代不要再遭殃。这几乎是他们共同的心愿。这种理解已经超越了个人恩怨。与此相比,官方对于大屠杀70周年的纪念活动,也更多地体现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意味。在客观记录历史的同时,注重引导观众理性化的思考。我们需要有一点微笑的态度来对待南京大屠杀。这种微笑不是虚伪的微笑,实际上是一种宽容。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信仰,也尊重他人包括日本人的信仰,但是除了各国的信仰以外,我们还要有共同的信仰,那就是宽容。大屠杀虚构的理论对死亡人数的争论合法屠杀的谬论南京大屠杀虚构说是在日本极端右翼和部分青少年中存在的观点。典型的公开言论:1994年9月4日大桥政太郎在《产经新闻》发表的文章,鼓吹南京大屠杀为“虚构”,其原因是“没有一个证人亲眼看到大屠杀的发生”,“看到数千人被屠杀的目击者一个也没有”。此外,日本还有专门组织对中国报道中部分列入“南京大屠杀”标题下的历史照片一一进行检证,以证明其并非拍摄于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部分人多半属于极端的日本年轻人,以及少数别有用心的政客。上个世纪末,由于中国方面大量公布南京大屠杀亲历者的经历,相信这种观点的日本民众产生了极大动摇。而一些参加过大屠杀的日军老兵晚年良心发现,开始提供真实的历史事实,也给日本社会极大的震动。不过,即便如此,依然有少数死硬分子坚持那是中国政府组织的宣传。日本导还拍摄了一部关于日军的历史纪录片《南京真相》,企图证明“南京大屠杀从来没有发生过”,并污蔑“南京事件是中国兵所为”。第二种说法是南京大屠杀的确发生过,但死亡人数值得重新计算。这是目前日本市场比较大的一种观点,包括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也取消了一直以来“死亡30万人”的内容。早稻田大学教授洞富雄曾在1982年发表的《南京大屠杀》一文中考证当时南京民间掩埋尸体约4万余,崇善会堂等慈善机构掩埋的遗体15万5千,并据此推测当时死亡人数为约20万人。日方也经常引用东京审判判决中所推定的“死亡20万人”。实际上,日方较多人认为大屠杀实际死亡人数在数万人,因为1938年3月9日《大公报》曾发表文章,称南京大屠杀死者6万-7万。甚至有的日本人认为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仅仅数千人,因为《拉贝日记》中写过这样的话:“放下武器逃入安全区的中国兵被搜捕,以数千人为单位有组织地处死”,他们显然没有理解“为单位”的含义。此外,曾任当时日本大使馆参事的日高信六郎声称,当时南京市人口总计不过30万,不可能被杀光。第三种说法,的确发生了大屠杀,但属于合法的杀戮,即“屠杀合法论”。日本方面还有一部分学者持“合法屠杀”说。他们首先把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锁定在战俘之上,至于平民的遇害,则强调那是因为部分中国军队脱下军服混入平民,成为了“便衣兵”,为了搜索他们,日军才误杀平民。而对于战俘的杀戮,在日本这些学者眼中,是合法的。对中国反日情绪的不解大屠杀的后果分析对大屠杀重新再认识追溯欧洲人不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原因有二。原因之一可能是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真相一直处于争论之中,中国、日本、西方各国历史学家各持己见,从而就导致了大众难辨事实真假。另一重要的原因是南京大屠杀发生之时,欧洲历史上同时也在上演另一场“大屠杀”,就致使西方媒体无暇东顾。长期以来中国都被视为一个孤立国和不友善之国。种种的这些政治情形都导致了媒体和历史学家对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轻描淡写。西方媒体更加关注中国的人权问题,在报纸和电视节目中指责中国的人权状况。受这些有倾向性的报道影响,在欧洲人的印象中,中国历史上的人权记录很差。因此面对中国的反日活动的报道,他们公众和媒体质疑中国在没有反思自己的历史的基础上,怎么有理由要求日本反思侵华历史呢?如今欧洲媒体报道“南京大屠杀”事件有两种主要版本。最常见的一种是认为事件本身是中日两国国际关系的争端;另一种是认为这是一起恐怖事件,能引起欧洲人对可怕战争的强烈共鸣。实际上,欧洲的学界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多数正是基于民族主义的角度。首先,他们分析日本在中国犯下野蛮大屠杀的动机是想彻底摧毁中国人民抵抗的意志和能力。然而,在日本残忍屠戮的刺激下,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精神因此而觉醒。认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道义上的好处,呼唤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最大程度上激发了中国的爱国主义萌芽,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复兴的力量。这与中国国内将南京大屠杀视为国耻的观点是不同的。虽然“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比二次世界大战提前两年发生。但是欧洲人更容易联系二战来看待这次事件。南京大屠杀被看作是战争的惨绝人寰和人性的阴暗。这期间的欧洲历史中,主要事件是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在这次“大屠杀”中,德国纳粹连续屠杀了将近600万犹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人。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规模如此之大,在欧洲人眼里这才是人类的悲剧。这也是欧洲媒体忽视了同时期的其他历史事件的原因。英国广播公司最近称南京大屠杀为现代史上影响最恶劣的“大屠杀”。其实南京大屠杀和“纳粹屠杀犹太人”两者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争议;争议性盖过事件本身的重大意义;事件中确切的死亡人数;它们都在当代的政治生活中和国际关系中引起了反响。“纳粹屠杀犹太人”事件在以色列、德国和很多其他东欧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这道历史的伤口仍未愈合。国际“纳粹屠杀犹太人日”就是为了让人们记住纳粹的暴行。中国人对南京大屠杀也记忆犹新。无可企及的是,欧洲人渴望和平、和解,并共同希望不要看到“大屠杀”这样悲惨的事情再发生。从这一点上,“大屠杀”被看作是人类历史上的灾难,而不仅仅是犹太人的灾难。同样地,南京大屠杀应该不仅被看作是中国人民的灾难,也是战争留给人类的一顿狠狠的教训。会让一些热血的中国人感到失望甚至愤怒的事实是,这个以文明著称的国家,有选择地记忆了二战的残酷历史。有选择的记忆,是将南京大屠杀跟奥斯维辛大屠杀相比。很多研究历史的学者多次教导我们,因为诸多原因,这不能相提并论。但我们仍固执地认为,抛却政治历史等因素,人类的流血和死亡都同样能触动人心。一个国家的教育,并不总是公平的,会带有明显的倾向和偏好。在美国,犹太人影响大,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人们记住了犹太民族的灾难。而美国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二战是从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在其间没有位置。结束语或许,再回头看这场悲剧时,我们应该不仅将南京大屠杀放在中日两国的背景下,也应该放在全人类的视野中。它不仅造成一个国家永久性的精神创伤,也是对现代人类社会的拷问。是兽性在扼杀人性,是野蛮在摧毁文明。78年了,我们有必要再度纪念和反思南京大屠杀,也有必要去了解中国、日本、美国、欧洲等区域对这场惨剧的态度,去了解各种扭曲,去克服各种误解,去和其他的族群沟通,去打开各种因为政治和民族主义而产生的隔阂,去共同为人类的和平努力,并期待着、行动着。
本文标题:南京大屠杀(图文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1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