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病人心理与心理护理()
病人心理与心理护理..\视频\从上海选女婿说计划的重要性标清(270P).qlv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希波克拉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病人的心理需要病人的心理反应心理护理的概念、原则、目标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病人的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病人的尊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的作用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掌握熟悉目录一病人心理概述二病人的心理需要与心理反映心理护理的概述三四心理护理的基本程序一病人心理概述那些寻求医疗护理的或正处在医疗护理中的人(医学社会学)病人被看做是社会群体中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有疾病行为和求医行为的社会群体。第一节病人心理概述(一)病人概念与病人的角色病人:角色是社会学用以描述社会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身份。社会角色:即社会身份。指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不同角色,一个人就是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的总和。一个人患病以后就进入病人角色,也就有了病人身份。第一节病人心理概述病人角色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ParsonsT)于1951年提出。他认为病人角色的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节病人心理概述①病人可以从常态的社会角色中解脱出来,免除或部分免除其原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②病人对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③病人应该努力使自己痊愈,有接受治疗和努力康复的义务;④病人应该寻求可靠的治疗技术的帮助,必须与医护人员合作,共同战胜疾病。病人的权利1、受到社会尊重、理解的权利2、享受医疗服务的权利3、免除或部分免除健康时的社会责任的权利4、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第一节病人心理概述第一节病人心理概述病人的义务1、及时就医,早日康复的义务2、寻求有效医疗,认真遵循医嘱的义务3、遵守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二)病人的角色转换问题角色不适应角色适应是指病人的心理与行为和病人的角色要求疾病符合(二)病人的角色转换问题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减退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异常角色不适应123疾病情况(疾病性质、严重程度等)病人的心理社会特征(年龄、性格、文化等)医院的情况(服务水平、态度、环境、规章制度等)求医行为原因社会需要心理需要生理需要求医行为类型主动求医强制性求医被动求医遵医行为:指病人遵从医护人员的医嘱进行医学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行为,也叫病人的依从性。(三)、病人的求医、遵医行为求医行为:指人们感到某种躯体或心理不舒适寻求医护帮助的行为。影响病人的求医的因素213病人对疾病和症状认识医疗保健服务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学历、敏感、技术、服务、性别、压力、经济影响病人的尊医的因素疾病因素病人心理社会特征医患关系治疗和护理方案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马斯洛)基本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第二节病人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掌握)一病人的心理需要第二节病人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二)病人的心理反应病人的心理反应病人认知反应病人的情绪反应病人的意志行为反应病人的人格特征变换第二节病人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病人的认知反应感知觉异常记忆力异常思维异常1感受性提高2感受性减低3时空知觉异常4幻觉第二节病人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病人的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第二节病人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护理的目标不是要消除一切焦虑一定程度的焦虑与恐惧是正常的,对疾病的康复也有利,但过度的焦虑与恐惧对病人的身心以及医患关系都有很大损害。1.定义:个体面临一种模糊的、非特异性威胁而不知所措的不愉快体验,表现对未来的莫名担忧,包含烦躁不安、担心、忧虑和害怕的成分等。2.临床表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加深加快、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等。3.易发生的情景:等待诊断和检查结果,等待医生或护士的处置,等待手术,等待治疗效果等。焦虑期待性焦虑分离性焦虑阉割性焦虑恐惧第二节病人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人们在面对危险情境或对自己预期将要受到的伤害而产生的较高强度的负性情绪反应。病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肢体颤抖、烦躁易激动易发生的情景:非常规的检查和治疗,新入院病人,儿童、手术病人等抑郁1.定义:一组以情绪低落为特征的情绪状态,常与现实或预期的丧失有关。2.临床表现:消极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下降,自信心丧失,有自卑感及无用感;行为方面,活动下降,言语减少,兴趣减退,回避他人等3.易发生的情景:重危疾病,病情加重,严重器官功能丧失,预后不良,疗效不佳,疾病对工作生活有较大影响等。第二节病人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一种较强烈的因个体与挫折或威胁抗争而产生的情绪反应。第二节病人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愤怒第二节病人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病人的意志行为反应意志变化依赖行为退化行为一般而言人格是比较稳定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第二节病人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病人人格特征变化自尊心的下降自信心的下降价值感的丧失第三节心理护理的概述一、心理护理的概念:指在护理实践中,护士以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按一定的程序,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或缓解病人不良心理活动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转归和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心理护理(1)不同于心理治疗(2)不同于思想工作心理治疗心理护理侧重点精神异常病人的诊治研究,主张治疗精神障碍的病人对无精神疾病及健康人群提供心理健康的指导或干预31二、心理护理的目标1.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2.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3.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反应4.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心理护理评估与诊断心理护理措施制定与实施心理护理效果评价第四节心理护理的基本程序一般资料生理因素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社会因素(一)心理护理评估与诊断心理功能认知功能情绪状态意志和行为表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力、想象力、定向力评估出现时间、频率、与精神症状,言谈速度,逻辑,对环境与自我状态焦虑、抑郁、恐惧、欣快激惹、评估个体情感反应的强度,持续性、是否波动病态的自信,固执的行为缺乏主动性、进取心评估强度整理分析资料确认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心理护理诊断(二)心理护理诊断三步骤北美护理诊断制定的167个项中,2/3的描述的是心理社会方面的健康问题适合我国国情的常用九个护理诊断1、无效性否认2、调节障碍3、语言沟通障碍4、自我形象紊乱5、照顾者角色障碍6、预感性悲哀7、精神困扰8、焦虑9、恐惧概念:个体有意或无意采取一些无效的否认行为,试图减轻健康状态改变的所产生的焦虑或恐惧症状与体征1、拖延或拒绝检查2、有意忽视某些症状、危险3、不承认对死亡或久病虚弱的的恐惧4、拒绝谈论疾病的痛苦5、否认疾病对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6、表白自己不害怕疾病的威胁1、无效性否认相关因素A.与产生否认的特定情景(背景)有关。B.与感受或观察到疾病的刺激过量有关。C.与认知障碍有关。D.与癌症、艾滋病等恶性疾病有关。2、调节障碍概念:个体处于无意改善和调整生活方式或行为,以适应健康状况的改变症状、体征1、口头诉说不接受健康状况的改变2、对健康状况的改变出现过久的否认与怀疑3、缺乏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相关因素A与造成生活形态改变残疾有关B.与支持系统不足有关。C.与缺乏自信心有关。D.过度悲观有关。3、自我形象紊乱概念:个体对自身的结构、外观、功能的改变,在感知,感受、信念、价值观方面出现健康危机症状、体征1、存在或感知对自身的结构、外观、功能变化有负性反应2、不愿意看,不接触身体的损伤部位有自残、自伤行为3、逃避社交4、清洁、修饰、自我照顾的水准改变相关因素A与手术、意外事故、烧伤、药物、化疗等副作用有关B.与社会外界的精神压力有关。C.与与周围人群对人体外观可接受度冲突有关。D.与青春期发育的心理压力有关。E.与对疾病对外表不现实感有关PES心理诊断的陈述健康问题病因症状或体征恐惧,与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有关,表现为哭泣、逃避精神困扰,与丧失自理能力有关健康问题病因症状或体征病因PESE失眠,与将失去工作能力有关1、制定心理护理计划(二)心理护理措施制定与实施排列心理护理诊断顺序确定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措施首优•对生命危协大,立即采取行动解决中优•不直接威胁什么,但对生心造成痛苦次优•个人在应对发展与和生活变化时所遇到的问题。排列心理护理诊断顺序短期•较短时间内(几天、几小时)•一天后,患者能自觉有效的配合检查。长期•相对较长时间(数周、数月)•为中度焦虑患者制定了“一个月,通过使用放松技术,使焦虑程度得分降至45分以下”确定预期目标制定心理护理措施独立性护理措施•护士肚子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技能独立完成的活动合作护理措施•与其他人员(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等共同完成的护理活动)•依赖性护理措施•执行医嘱的护理活动做什么由谁做怎样做何时做2、实施心理护理计划继续收集资料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心理护理记录继续心理护理计划缺乏知识不良应对方式人格3.心理护理效果评价建立评价标准收集资料评价目标是否实现分析问题原因重审护理计划:“与其仰望璀璨的星空,不如脚踏实地修炼自我”谢谢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标题:病人心理与心理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2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