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心理学 第五章 自我意识
第五章自我意识“认识你自己。”——希腊戴尔菲神庙的铭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德经》“把认识自己作为自己的任务,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课程。”——塞万提斯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自我意识的定义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三、自我意识与自我觉知四、自我意识的功能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自我意识的术语:自我概念(self-concept)自我观念(self-concept)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简称为“自我”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向。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及其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定义:(一)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詹姆斯将自我分成主我(I)和客我(Me),客我又分为:物质我,materialself社会我,socialself心理我,mentalself二、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评价自我情感自我体验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向生理自我对身体、性别、外貌、年龄、健康状况、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英俊、漂亮、有吸引力、迷人、自我悦纳。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社会自我对自己的名望、地位、角色、性别、义务、责任、力量的认识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自恋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心理自我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丰富、细腻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二)现实自我/理想自我罗杰斯认为,对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不是真实自我,而是自我意识,他将自我分为:现实自我(actualself)理想自我(idealself)自我差距越小,个人越感到幸福和满足;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具有调节作用。(三)公我意识/私我意识Fenigstein,Scheier与Buss(1975)认为自我分为:公我意识(publicself)私我意识(privateself)公我意识高的人和私我意识高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指向。(四)现在的自我/可能的自我认知心理学家马科斯(H.Markus,1977)提出了自我图式理论,并随后提出了自我的分类:现在的自我(nowself,或动态的自我)可能的自我(possibleself):积极的可能自我/消极的可能自我1991年,Marcus和Kitayama(北山)研究了自我概念中的文化差异,提出了:独立性自我(independentself)互依型自我(interdependentself)(五)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思路2002年,Klein(克莱因)等人,,提出了统一的自我包括六个不同功能的成分:①一个人自己生活的情境记忆②一个人自己人格特征的表征③一个人自己生活中的事实知识④时间连续性的体验⑤个人主体感和自主权⑥自我反思的能力,形成元表征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朱滢提出,自我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研究:①作为知觉的自我(主要涉及自我面孔识别方面的研究);②作为记忆的自我(主要涉及自传体记忆方面的研究);③作为思考的自我(主要涉及自我参照效应方面的研究)三、自我意识和自我觉知定义: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自我意识是自我的内容,自我觉知是以自我为思考内容的行为。影响自我觉知的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通常作为一种竞争信息会影响自我觉知存在一类迫使个体不得不关注于自我的环境刺激因素个性因素:自我意识倾向试一试:测量一下你的自我觉知程度当你独处时,你会在多大程度上关注自己?下面这些问题取自于费尼格斯坦(Fenigstein)、沙尔(Scheier)和巴斯(Buss)1975年设计的量表,其目的是测量内在自我意识(即自我觉知的习惯性倾向)。使用说明:请尽可能诚实与正确的回答下列问题,回答时以1-5的数字来表示不同的程度:1=极不相符(跟我很不像)2=相当不相符3=既不是不相符也不是很相符4=相当相符5=非常相符(跟我很像)1.我总是努力地要了解自己。2.一般来说,我很少意识到自己。3.我常常反省自己。4.我经常成为自己幻想的对象。5.我从来没有好好得省视过自己。6.我通常很注意自己的内在感受。7.我总是不断地检查自己的动机。8.我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好像有个分身在监督着自己。9.我很容易觉察到自己心情的变化。10.当我在解决问题时,我会意识到自己心智的运作方式。四、自我意识的功能伯恩斯(R.Burns,1982)在其《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自我意识的心理作用,包括三种:自我一致性维持经验解释期望定向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注:大脑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基础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三、影响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影响自我隶属某个阶级、阶层的自我意识,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21社会文化环境美国谚语:“会叫的轮子才能够得到油的润滑。”日本谚语:“突出的钉子会被敲扁。”中国谚语“枪打出头鸟。”独立型自我VS互依型自我家庭作为儿童最早身处其中的社会环境,父母通过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角色扮演“自己和互动角色期望的双重影响”他人评价“镜中我”“概化他人”参照群体“同辈群”第三节自我过程定义:“自我过程是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和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自我表现(self-presentation)一、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依赖于:社会比较:通过和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自我估价:通过完成特定任务来评价自己二、自我增强自我增强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通俗的说,就是“有选择的接受对自己有利的、肯定的评价。”即通过“自欺欺人”的方式来自我保护。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的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三、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自我表现有时是出于策略性的考虑,有时是出于展现真实自我的考虑。自我监控与自我表现具有相关性;自我表现是社会互动的润滑剂。29第四节自尊一、自尊的定义自尊(self-esteem)是指个人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并且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自尊需要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是行为的动力,对身心健康具有决定性作用。詹姆斯(1892)的理论观点自尊=成功/抱负“知足常乐”者在于具有恰当的抱负水平。二、自尊的结构库泊史密斯(S.Coopersmith)的理论观点个人重要性能力个体的道德性权力波普(1988)的理论观点社会方面的自尊自我效能方面的自尊家庭方面的自尊身体意向方面的自尊整体自尊张静(2002)的理论观点自我效能(自我胜任)自我悦纳(自爱)黄希庭(1998)的理论观点总体自尊一般自尊特殊自尊:特殊性、情境性、不稳定性不具有情境性和特殊性Greenwald和Banaji(1995)的理论观点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三、自尊的影响因素父母教养方式: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培养高自尊的孩子。学业成绩的好坏:学业成绩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进而影响教师、学校和家长对儿童的评价。个人因素:个人成败经历自我增强四、自尊的测量外显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SES)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最初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目前是我国心理学界使用最多的自尊测量工具。内隐自尊的测量:Greenwald于1998年首先运用的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简称IAT)。第五节自我效能定义: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和有效的感觉。最初由班杜拉(A.Bandura,1982)提出,他认为自我效能主要是从成功经验中获得的关于自己能力的概念。一、个人控制感与自我效能个人控制感(归因方式)影响着人们对自己有效和有能力的感觉。控制点理论是罗特(J.Rotter,1971,1973)提出的。所谓控制点是指人们关于影响自己行为和结果的力量位置的看法。内部控制(internalcontrol):内控论者外部控制(externalcontrol):外控论者40二、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的成就动机,两者呈正相关。41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正比三、习得性无助感与自我效能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塞利格曼等人(Seligman,1955)通过实验提出,即当人们产生“某些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后,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降低自我效能。自我控制感是克服习得无助的重要途径。而自我决定可以使人增加自我控制感,进而减少习得无助。42四、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获得的成就替代性经验:间接强化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支持力量,无条件积极关注或强化五、自我效能感对行为的作用选择行为:中等难度原则努力付出与坚持不懈思维方式与情感反应:乐观者和悲观者第六节自我研究的新进展一、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内隐自我的研究:内隐自我理论、内隐自尊、内隐自我概念文化与自我的研究:文化对自我结构的影响、文化对自我动机的研究自我的神经机制研究:fMRI、ERP、MEG、EEG等技术和方法的运用。二、自我研究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各领域自我研究日益丰富交叉领域的自我研究日益增多自然主义观下的自我研究成为热点自我的有关理论过于薄弱三、对自我领域的研究建议各领域自我研究的学者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主体我的研究有待增强应将自我研究根植于社会生活中应重视自我的作用机制研究课后复习指南名词:自我意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现实自我、理想自我、自我过程、自我评价、自我增强、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缺陷补偿、自我设障、自我表现、内隐自我人们通常可以采用什么方式来实现自我增强?自我意识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当今自我意识研究的发展趋势。拓展学习要求学生分组查阅自我意识方面研究的成果,著作、论文等,并口头报告(5分钟),可制作成PPT形式。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 第五章 自我意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3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