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专插本大学语文复习总汇
大学语文整理11、《民贵君轻》(论说文)理解部分:1、出自《孟子》,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孟子的民本思想。(考出处、默写)本文6段文辞,都是直接阐发民本思想。2、《孟子》: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孟子言行,由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编纂而成。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即今山东邹县人)。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孔子后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4、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创始人),孟子、荀子(孔孟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语录体)《孟子》(章节体)《荀子》5、本文艺术特点:语言流畅、文采斐然、且善于用喻,说理深刻、给人以剧谈雄辩之感。6、孟子的文章特点:1、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辩论方法,2、善用比喻3、运用排偶句说理4、富有气势7、孟子在文中表达的政治主张有:施仁政、行王道、长幼有序8、孟子的民本思想在文中主要体现在:1、批判统治者横征暴敛、荒淫挥霍、无视人民利益。2、强调人民的生存权,必须保证百姓“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3、强调统治者首先必须获得民心,并进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石破天惊的观念。4、强调主政者应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忧民之忧,乐民之乐,把民本思想升华到一个相当自觉的政治道德境界。翻译部分: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4)诸侯危.社稷,则变置。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8)恶.在其为民父母也。9)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10)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11)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12)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1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4)庖.有肥肉,厩.有肥马。15)此率.兽而食人也。16)残贼之人谓之“一夫”。17)且.人恶之。18)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19)为丛驱爵.者。20)牺牲既战。2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2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27)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28)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29)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大学语文整理22、《冯谖客孟尝君》(记叙文)理解部分:1、本文出自《战国策》2、《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长书》等,西汉刘向整理编订,分12国策、33篇。由刘向定名,属国别体杂史著作,也是古代一部优秀散文集。《战国策》1)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2)成书于秦代,出自战国中晚期各国史官之手,政治、外交、军事方面的写实。3)主要写各国谋士的论辩和行动,体现了纵横家们的思想内容,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3、战国四公子(以“养士”著称):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4、狡兔三窟——1)薛地市义,百姓拥护(市义)(考出处)2)恢复相位,齐君重用(梁王虚上位往聘)3)立宗庙于薛,根基巩固区别:《秋水》三成语:井底之蛙、贻笑大方、望洋兴叹5、冯谖的形象:不甘屈居于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采取的描写手法:欲扬先抑,层层深入)孟尝君的形象:宽容大度,礼贤下士,胸怀宽广6、本文的艺术特色:1)主要采用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手法。(对比《五代史伶官传序》,采用的是欲抑先扬)2)采用了反衬手法,让孟尝君与冯谖形成对照,使冯谖形象更加突出。7、冯谖第一次弹铗而歌的理由是食无鱼,第二次的理由是出无车。翻译部分:1)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2)左右以.君残.之也,食.以草具。3)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4)食.之,比门下之客。5)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6)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7)孟尝君怪之。8)责.毕收,以何市.而反.?9)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10)因.烧起券,民称万岁。11)窃以为君市义。12)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13)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14)封书.谢孟尝君。15)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崇,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16)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17)左右皆笑之,以告。18)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19)请而见之,谢.曰。20)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21)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22)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23)后期举,孟尝君就国.于薛。24)于是梁王虚上位。25)孟尝君顾.冯谖。26)齐.其闻之矣。27)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28)后孟尝君出记.。29)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大学语文整理33、《山坡羊潼关怀古》(元散曲、小令)理解部分:1、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朝人,尤长于散曲,元代著名散曲家。但不属于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2、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3、意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把百姓命运作为观察历代兴亡的着眼点,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把丰富的历史内涵与作者关注现实,同情人民的伟大情怀浓缩在既高度概括,又警策动人的重复咏叹之中。4、本文是一篇怀古抒怀之作。民本思想,讽刺现实。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本文艺术特色:1)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凝练,概括力强。2)寓情于景。6、曲子题为“怀古”,实际上重在“伤今”。7、曲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散曲的特点:通首同韵,句句押韵,不能换韵,可用衬字。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杂文)理解部分:1、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1918年用笔名“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字:豫山豫才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体现其深邃的思想2、这是一篇驳论文,驳的就是论点。文章在论证方式上用了驳论点的方法,本文通过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论点的驳斥,最后得出深刻的结论。沿着: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的发展逐层推进论述他信力:地大物博、国联、求神拜佛自欺力的表现:信地、信物、信国联3、鲁迅在文中列出的代表中国的脊梁的人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4、本文艺术特点:1)寓逻辑性于形象中是本文艺术特色之一。主要表现在比喻形象、语言形象。2)文章驳论的同时,又有立论,破立结合,论证严密。5、题目:鲁迅的哪篇杂文善于“条分缕朽、层层论证”,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深刻的结论?答:《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6、“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即自我欺骗,引号的作用:强调。表现“自欺力”是作者模仿“自信力”造的新词。7、正史:即二十四史(考单选多选,不出分析)指长安曲眼拟人,寓情于景大学语文整理45、《五代史伶官传序》(史论)理解部分:1、本文是人物传纪前的序文,也是一篇史论,出自《五代史伶官传》的序文。伶官:古代宫廷的乐官。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尤以散文著称。欧阳修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2)其文章主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在散文、诗、词、评记方面有很高成就3)唐宋八大家之一。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3、本文的警示意义: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本文重要的史学论点)(考出处、中心论点)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鲜明对比映衬。4、本文是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以历史事实为论据,先扬后抑5、“满招损,谦得益”此句出自于《尚书》。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考出处)6、本文的艺术特色:1)欲抑先扬(对比《冯谖客孟尝君》,采用的是欲扬先抑)2)论据典型有力3)文风雄健而有气势,行文跌宕顿挫本文的主要表现方法是对比。翻译部分: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棉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5)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6)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7)“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8)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9)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不考阅读)大学语文整理5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理解部分: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爱国词人区别:陆游,南宋杰出爱国诗人(写诗最多)2、稼轩词的特点:擅长用典,大量运用比喻,“以文为词”,借用典故辛词的特点:题材广泛,意境深远,手法多样,善于用典3、南宋豪放词派的主要代表:雄奇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本词的特征:善用比喻、拟人、象征性联想4、问三个人各表什么?对应句子、典故、思想感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张翰弃官归乡表思乡之情(张翰,西晋人,字季鹰)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借许汜为刘备所羞表不谋私利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借桓温感叹表岁月蹉跎,功业无成(典故出自《世说新语》)5、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此句表明作者不愿归隐的心声6、本词中写景的手法:1)比喻:玉簪螺髻2)拟人:献愁供恨3)象征性联想:“落日、断鸿”等使人易生国势衰弱,身世孤危的联想7南宋之交北宋豪放派辛弃疾、张孝祥苏轼婉约派周邦彦、姜夔李清照柳永、秦观8、本词的艺术特色:这首词运用了多种抒情手法:1)借景抒情2)借写举动抒情3)借典故抒情楚天千里青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大学语文整理67、《赞美》(现代抒情诗)理解部分:1、本文写自40年代2、穆旦,中国现代“九叶诗派”的著名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笔名梁真。以胡风为代表的七月诗派在国统区活动3、“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本诗的诗眼所在,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主旋律(考出处)4、比较两文对祖国的思考穆旦《赞美》:奋起、反抗、破坏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奉献、建设、牺牲、希望相同点:都是从追溯祖国历史开始,写经历、苦难、不幸、追求、反抗异:穆旦更多包含觉醒、抗争;舒婷则偏向探索、追求。5、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诗人赞美祖国、赞美人民、赞美土地、赞美不屈的民族,以“沉雄”而急切的心情欢唱着“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高昂颂歌,流露出诗人对历史耻辱的悲悯,对民族灾难的痛苦,对人民力量的崇拜。6、本文的艺术特色:1)具有“使诗的形象现代化”的特色2)利用繁复的句式、反复的咏叹3)意象繁密朦胧,情思深奥晦涩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现代抒情诗、朦胧诗)理解部分:1、舒婷:当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双桅船》(第一部诗集)、《会唱歌的鸢尾花》2、本诗以柔婉细腻的笔法,通过多组意象的组合,抒发了经历“文革”动乱的一代,祖国深厚真挚的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祖国富强起来的殷切心情。3、现代(1919~1949)当代(1949~今)诗人穆旦徐志摩戴望舒舒婷诗篇《赞美》《再别康桥》《雨巷》《祖国啊,我的祖国》4、“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表明新时期中国生机勃勃“‘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象征着历史的祖国美好希望一再失落“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象征历史的祖国艰难地负重缓行“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
本文标题:专插本大学语文复习总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4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