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近代专制主义下的“国家至上”原则专制主义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是用强制的手段消除分裂,把国家带上近代民族国家发展的道路。换句话说,它把国家强制(虽说是无意识地)推入近代发展的过程,而这是在所谓“国家至上”的名义下进行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国家至上”原则在专制主义国家的表现•二、专制主义国家对“国家至上”原则的实践一、“国家至上”原则在专制主义国家的表现•1、政治方面在政治上,“国家至上”意味着专制政府至高无上。专制主义最关心的是维持秩序,把秩序看作是国家的最高原则。为此,它把王权视为绝对,把王权与国家等同起来:“朕即国家。”国家只有一个中心,任何背离这个中心的企图,都被看作是叛逆。这对刚从封建分裂状态中摆脱出来、迫切需要巩固的新兴民族国家来说,是迫不得已的。专制制度认为,有理由用一切手段维持秩序,建立强大的军队、警察,实行最残暴的镇压,以及在各个领域进行高压统治。这些手段之所以在一定时期行得通,甚至得到相当广泛的社会支持,其原因就是国家在这个时期对分裂的痛苦记忆犹新,因而产生强烈的追求稳定感,不希望战乱的噩梦重现。•2、经济方面在经济上,专制主义最大的功绩是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并以“国家至上”的原则指导民族经济。“国家至上”最重要的经济措施是重商主义。由于商业与国家的利益联系起来了,贸易就成了国家的至宝。法国历史学家达尼埃尔•维莱甚至说:“是重商主义者发明了民族。”重商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国家的实力主要看这个国家贮藏的贵金属有多少。路易十四的财政总监科尔伯曾说:“一国的强盛与伟大完全由他所拥有的白银量来衡量”;西班牙重商主义者唐埃尔南多•卡里洛也对腓力三世说:“一切都因白银而运作••••••陛下的力量主要形成在白银中。”为吸引并保存金银,国家就必须尽量设法扩大出口,减少进口,在贸易顺差中积累金银,然后在国库中妥善保存。实行这种经济政策的关键是扩大生产,特别是手工业生产,以保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防止金银外流,同时又可以有充分的产品用于外销,吸引外国金银流入国内。与此相关的,是树立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商业,同时大力争夺殖民地,既掠夺金银,又开拓海外市场。由此可见,国家在重商主义政策中作用显赫,没有国家这个角色,重商主义便不能推行。二、专制主义国家对“国家至上”原则的实践•1、概况在“国家至上”的概念中,君主与国家合为一体,君主即国家,国家等于君主,君主视国家为私产,如家长之于其家庭一般。•法国:“朕即国家”。法国之所以被看作是欧洲专制主义的典范,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路易十四明白无误地提出并且实践了专制主义这个基本原则。因此,国家被放在一个人的手中了。法国国王充当“上帝的臣子和他在世上的代理人”,路易十四履行“国王的职业”,同时又充当自己的首席大臣。•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声称只有他才知道人民需要什么,“朕乃君主,故可为所欲为”。素有“开明君主”之美誉的腓特烈二世虽称说君主“国家的第一仆佣”,却要求全体官员不准有任何主动性,“服从命令,不要干涉”。•奥地利:欧洲历史上最“开明”的君主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1765-1790)也把绝对的权力看作是统治的根本,在“专制”这一点上绝无动摇。•西班牙:西班牙从斐迪南和伊萨贝拉开始,就建立一套以国王为中心的王家行政委员会制度,并利用宗教法庭作为全国性的司法机构。腓力二世(1556-1598)已经把所有权力集中在手中,事无巨细,他都要过问,“在他不亲自主持工作的时候,就严密监督大臣们工作”。•英国:英国议会在1533年通过《上诉法》,宣布国王有“完全、绝对、全部之权力”,“整个国家政治体”都应当“天然谦恭地服从于他”。•2、三十年战争中黎塞留对“国家至上”原则的实践到17世纪,西欧的大多数国家已建立了专制主义政体,确立了国家至上观念的统治地位。在这些国家里,国王掌握全部的政治和宗教权力,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军队和官僚行政机器。国王成为王国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外部力量能够在其领土内挑战这种权威。这种权威提供了形成了发展统一国家的一大前提条件,王权的确立便成为逐渐形成的现代国家的象征。法国就是这当中的典型。三十年战争中法国国家利益至上最明显的例证就是法国作为天主教国家却站在新教一方间接或直接参与了战争。战争中国家至上的观念一再被强调。它先是支持瑞典、丹麦、荷兰等新教国家,后来直接将法国引入了战争。从参战方式的改变和直接参战时间的选择都体现了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原则。黎塞留超越了当时的基本信仰,而建立了伟大的功绩。他提倡国家至上的观念,并为了法国的利益义无反顾地付诸实施。在他的倡导之下,这个观念取代中世纪的世界道德观成为法国国家政策的指导原则。在这场战争进行时,黎塞留主教将国家至上的原则应用与法国的外交政策,之后一个世纪内它也为其他欧洲国家所沿用。从《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中可见,法国的国家利益得到了充分满足。(1)法国扩大了领土: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麦茨、土耳与凡登三地归属法国。(2)暂时消除中欧在地缘政治上对法国的威胁,巩固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使德意志每个邦国获得主权,还是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几个大诸侯邦都扩大了领地,加强德意志各邦的独立力量,进而德意志统一暂时成为不可能。并且法国和瑞典可以通过领土扩张干涉德意志事务,因此对德意志的统一进程施加有利于法瑞两国的影响。因此法国在三十年战争中及其后《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表现使德国统一进程向后延续了两百年。•参考文献: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AsaBriggs.ASocialHistoryofEngland.PenguinBooks.1985。钱乘旦:《欧洲国家形态的阶段性发展:从封建到现代》。刘慧:《三十年战争与国家主权思想的发展》。黄宇蓝:《论三十年战争中欧洲各国国家利益意识的觉醒》。
本文标题:国家至上理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70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