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大胆创新争先进位奋力开拓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姜春兰理事长在全市残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大胆创新争先进位奋力开拓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姜春兰理事长在全市残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1月25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残联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和省残联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分析当前残疾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回顾总结2007年全市残疾人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08年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残疾人工作者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奋力开拓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下面,根据市残联党组和理事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2007年工作回顾2007年是党的十七大召开的喜庆之年,是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新扬州建设的起始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关心指导下,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落实省、市政府的2助残实事项目,积极创新残疾人工作机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广大残疾人在就业、培训、康复、生活保障等方面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扶。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不断推进。按照省政府加大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力度的要求,继续加强督查,推进落实。高邮、宝应、仪征三个县(市)残联强化责任意识,主动争取政府支持,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被列入政府实事项目和重点工程,通过资产置换、调整购买等方式,如期完成了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的建设。其中,高邮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已进入装修阶段。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全面启动。市残联会同市教育、民政、财政、卫生、计生等部门联合下发了相关文件,开展了专项调查,举办了专门业务培训班,按期完成了筛查任务。全市共查出0-6岁疑似残疾儿童1941名,其中贫困家庭残疾儿童450名。除少数残疾儿童因残疾程度较重,暂时无法实施康复训练外,目前已有346名贫困家庭残疾儿童进入到各类机构或社区、家庭进行康复训练,总体康复训练率达到了76%。重度残疾人全部享受低保政策工作得到落实。市残联联合市卫生局对全市重度残疾人开展残疾评定和调查登记工作,还开发了扬州市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我市6200名重度残疾人中已有889人享受了低保。市民政部门正按照省统3一要求,对无固定收入、不符合当地低保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员,参照当地城乡低保标准全额发放生活救助金。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工作进展顺利。根据省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建成“白内障无障碍省”的目标,我市专门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针对全市已经筛查出的3000多名白内障患者,我们先期确定了6个扶贫定点医院,并一一签订了责任书。由于宣传到位、组织周密,全年较好地完成了省残联下达的200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三个一万”助残工作成效明显。按照省政府“三个一万”助残工程的要求,积极开展全市残疾人就业、培训、扶贫工作。2007年,市委、市政府将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共安置残疾人就业1958名、实施残疾人技能培训1725名、帮扶贫困户2600名,分别超过计划任务数的13%、12%和35%,另有254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得到了50余万元的就学奖励。“三助一给”康复工作继续深入。积极开展以助听、助明、助行和贫困精神病人免费给药为内容的“三助一给”康复工作.全年共为2407名贫困精神病人免费给药,安装假肢55条,为贫困聋儿验配助听器16台、语训聋儿16名。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积极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广陵区被授予“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市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不断规范。制定出台《扬州市残4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实施意见》,推动全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走向规范化。到目前,7个县(市、区)已建成10个有一定规模、产生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市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全年全市共投入经费近50万元。市区残疾人机动车置换工作顺利完成。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市残联协同公安、劳动、民政等部门对市区残疾人机动车进行统一置换。先后安排168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置换车辆188台,安置残疾人就业75名。市县乡三级残联换届工作扎实推进。认真贯彻省残联文件精神,在超前启动市残联换届准备工作的同时,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市县乡两级残联换届工作。以换届为契机,加大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力度和残疾人干部的选配力度,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全面达标。7个县(市、区)全部被确定为“第一批全省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县(市、区)”,7名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荣获“全省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金鹰自强不息残疾人”称号。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市残联与维扬区政府、扬州日报社合作,组织了以“和谐扬州、共建共享”为主题的第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助残日当天,举办了广场文艺演出,市四套班子领导、市残工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广大残疾人和社区助残志愿者共1000余人参加了这次活动。期间,市残联还精心组织了轮椅车捐赠、残疾人“游扬州、看扬州”、“爱5心助残送岗位”、赠送盲杖等系列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一年来,我市残疾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和省残联对残疾人工作的要求相比,与广大残疾人的需求相比,还存有一定差距。比如,残疾人“平等、共享、参与”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为残疾人服务的产业和设施还难以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需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2008年工作任务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也是我市“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做好今年的残疾人工作,对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全市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按照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着力抓好就业培训,提高残疾人生产生活的质量;着力抓好康复服务,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的能力;着力抓好扶贫解困,提高残疾人基本保障的水平;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综合保障水平,实现全市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市残疾人工作的奋斗目标是:——残疾人的康复水平再上新台阶。继续推进市、县两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去年已建的要抓紧投入使用,今年新建2-3个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各县(市、区)均建立一所残疾人庇护安养机构。推进市级聋儿语训部和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部建设,组织好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对100名聋儿家长进行培训。全面完成“白内障无障碍市”创建工作,对10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进一步探索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争创1个省级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先进县(市、区)。免费发放1000根盲杖。——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得到新保障。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扩大对特困残疾学生、残疾人子女的奖励范围,开展对1000名残疾学生的助学活动,确保全市无一名残疾学生因贫失学。扩大残疾人接受中高等教育的覆盖面。——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出台新举措。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出台残疾人生活保障优惠政策,对1000名重度贫困残疾7人实行救助。全市建立100个残疾人扶贫点,创建2个省级示范扶贫基地,帮助1000名以上残疾人脱贫致富。每个县(市、区)新建1个市级以上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得到新提升。改建市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全市建立100个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点,购买100个公益性岗位和服务性网点,力争创建2个省级残疾人创业实践基地。对1000名以上残疾人进行培训,帮助1000名以上残疾人实现就业,扶持1000名残疾人创业。每个县(市、区)创建1个市级残疾人创业实践基地。——残疾人维权工作得到新改善。加快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步伐,开展以评选十位维护残疾人权益先进个人、十个维护残疾人权益先进集体,建立百个残疾人维权岗、组织百个残疾人维权专兼职工作者为主要内容的“双十双百”系列活动,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残联组织自身建设实现新跨越。认真筹备召开市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完善县、乡两级残联换届后续工作,全面推进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建立残疾人人才库。——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活动开创新局面。开展残疾人创业之星和扶持残疾人创业之星的评选。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站开辟专栏专版,全方位地宣传残疾人事业,积极参加全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开展“真情迎奥运”活动,组织百场以“迎奥运”为主题的文体活动。在全市选拔运动员苗子,积8极参加全省第二届游泳锦标赛。——残疾人综合服务体系取得新进展。着手启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指导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县、乡残疾人综合服务指导中心建设。2008年全市残疾人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抓好三项重点工作,培育残疾人事业的特色全力推进按比例就业工作。大力宣传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出台《扬州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办法》和《扬州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加大依法征收的力度,促进县(市、区)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实现残疾人就业和保障金征收双突破,适时表彰一批先进典型。督促各县(市、区)落实省、市相关规定,年内实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部门代征、财政部门设立专户、残联管理使用的模式。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工作。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改建市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在继续抓好10大残疾人技能培训基地的建设的同时,全市建立100个残疾人技能培训点。年内,市残联将联合劳动部门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选拔10名优秀残疾人职业技能带头人。进一步提高盲人按摩人员的技术层次,扩大盲人按摩人员就业渠道,提高盲人就业率,促进全市20个盲人按摩点管理的正规化、规范化,积极参加全省星级盲人按摩示范单位评选。9做好扶持个体创业工作。大力宣传政府及有关部门鼓励残疾人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鼓励有一定基础的残疾人积极创业。联合工商、税务等部门认真落实促进残疾人创业的各项措施,为有志创业的残疾人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物业等各方面的支持和服务,营造有利于残疾人创业的良好环境。购买100个公益性岗位和服务性网点,每个县(市、区)创建1个市级残疾人创业实践基地,全市力争创建2个省级残疾人创业实践基地,扶持1000名残疾人创业。年内出台《扬州市扶助残疾人创业办法》。二、落实三项惠民政策,完善特困残疾人救助机制落实重度残疾人全部享受低保的政策。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采集、完善重度残疾人相关信息,健全相关网络,及时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继续推动重度残疾人享受低保政策的落实,与民政部门协同,确保年内实现全覆盖,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残疾人扶贫解困,实现贫困残疾人“人人得到帮扶”的目标。各级残联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出台残疾人优惠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优先纳入生活、医疗、住房等救助范围,使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落实我市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享受助学的政策。继续加大对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的帮扶力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好对残疾学生和贫困10残疾人家庭子女的帮扶措施。县(市、区)要制定相关措施,统筹安排助学资金,对当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进行扶贫助学。落实扶贫基地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政策。年内,各县(市、区)新建1个市级以上残疾人扶贫基地,建立100个残疾人扶贫点。全市创建2个省级示范扶贫基地。注意发挥残疾人扶贫基地的优势,以直接安置、辐射带动等方式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同时解决农村残疾人就业问题。今年,全市要扶持1000名残疾人脱贫。三、搭建三项康复平台,形成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工作。根据《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文件精神,按照“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要求,结合全市情况,以点带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培育工作,提高社区康复服务能力,为各类残疾人提供
本文标题:大胆创新争先进位奋力开拓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姜春兰理事长在全市残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7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