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新西方心理学史201123
西方心理学史(纲要)主讲教师:张裕鼎目录第一篇哲学心理学思想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心理学思想一、米利都学派(泰勒斯)二、毕达哥拉斯三、爱非斯学派(赫拉克利特)四、爱利亚学派(巴门尼德)五、元素论者的心理学思想(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六、智者的心理学思想(普罗泰哥拉、苏格拉底)第二节古希腊繁荣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柏拉图二、亚里士多德第三节古希腊罗马后期的心理学思想一、怀疑派(皮朗)二、伊壁鸠鲁三、斯多葛派第四节古希腊罗马医学中的心理学思想一、希波克拉底二、盖伦第二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第一节中世纪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奥古斯丁二、阿奎那三、罗杰尔、培根、斯各脱第二节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二、达、芬奇三、伽利略第三章近代(17—19世纪)英、法两国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第一节关于经验主义一、经验主义与理主义二、经验主义的两种形式第二节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笛卡尔二、拉.美特里、孔狄亚克、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特第三节英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霍布斯二、洛克三、贝克莱四、休谟五、哈特莱第五节德国的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一、莱布尼兹二、康德第二篇科学心理学第一章科学心理学建立的科学准备第一节19世纪生理心理学的发展一、神经生理心理学的发展二、感觉生理心理学的发展第二节19世纪心理物理学的发展一、韦柏二、费希纳第二章内容心理学第一节冯特的生平第二节冯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第三节冯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第四节对冯特心理学的评价第三章意动心理学和与冯特同时代的其他心理学家第一节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第二节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第四章构造主义心理学第一节铁钦纳传略第二节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第三节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评价第五章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第一节詹姆斯传略第二节心理学体系第三节对詹姆斯的评价第六章机能主义心理学第一节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第三节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第四节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评价第七章早期行为主义第一节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华生行为主义体系第三节其他早期行为主义第八章新行为主义第一节新行为主义出现的背景第二节托尔曼的认知(或目的)行为主义第三节古斯里的接联想行为主义第四节赫尔的假设演绎行为主义第五节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心理第六节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第九章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第一节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第三节弗洛伊德的贡献与不足•第十章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第一节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第二节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第十一章新精神分析学派第一节新精神分析的内涵和时代背景第二节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第三节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论第十二章格式塔学派第一节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完形心理学的创立及理论要义第十三章勒温的拓扑心理学第一节勒温的拓扑心理学研究特点第二节勒温的拓扑心理学基本理论第十四章皮亚杰学派第一节生平与思想渊源第二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第三节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第十五章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第一节历史背景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三节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第四节对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评价第十六章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一节人本主义概述第二节马斯洛的心理学体系第三节罗杰斯的心理学体系第十七章超个人心理学第一节超个人心理学的历史渊源第二节超个人心理学的对象和特点第十八章后现代心理学第一节科学心理学的危机第一篇哲学心理学思想(观念)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时期心理学思想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心理学思想一、米利都学派泰勒斯(Thales约BC624—547)(一)泰勒斯其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工商奴隶主,曾游历埃及等国,学习天文和几何学,曾准确预言发生在BC585年5月28日的日蚀现象,古希腊七贤之一(二)主要观点◎世界的本源是水,灵魂是由水造成的◎灵魂是运动的原因,如磁石有灵魂(物活论者)(三)评价1、他所说的灵魂不同于宗教的灵魂2、肯定了自然界与灵魂的统一性3、灵魂使物质具有了生命、精神活动的能力特性,表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毕达哥拉斯学派(一)毕达哥拉斯其人(PythagorasBC570---475)宗教领袖、伟大的数学家(二)主要观点◎万物的根源是数及其关系◎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灵魂可分为理性灵魂、智慧灵魂和情欲灵魂◎听觉心理上的发现(三)评价1、神秘主义—支配世界的是数;2、有益的数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思想3、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提出)4、在听觉心理上有所发现三、爱非斯学派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约BC525-475)辩证法奠基人之一,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的开始。(一)主要观点◎万物皆变——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万物皆有对立的两极◎火是世界的本源,灵魂是纯净的火◎提出了“logos”概念◎最早把心理活动区分为感知活动和思维活动,肯定了感性认识的作用,但认为感知活动不能使人得到“智慧”“logos”(二)评价1、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哲学心理学思想2、初步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四、爱利亚学派巴门尼德(Parmenider570—480)(一)主要观点◎只有理性才是可靠的◎理性与存在是同一的,存在是单一的、有限的、不变的、不可分割的◎提出了感觉上“以同知同”(二)评价1、感觉上的“以同知同”否定了感性认识的作用2、最早确立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命题五、元素论者的心理学思想(一)恩培多克勒(EmpedcklesBC490—430)政治上主张民主,成功地推翻了寡头政府,同时还是医学家1、主要思想◎世界是由四根(水、火、土、空气)组成◎没有不死的灵魂◎从纯物理的角度解释感知觉2、评价(1)“四根说”坚持了灵魂的物质本源(2)从纯物理的角度解释心灵活动——早期庸俗唯物主义(二)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BC460---370)继承父亲大批遗产,生活优裕,游历甚广(1)主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论◎灵魂由火原子组成没有不死的灵魂◎“影像说”◎区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2)评价◎值得肯定的思想1、从原子论出发解释心理的实质、身心关系、心理过程和人格形成2、灵魂由原子组成,没有不死的灵魂3、粗糙、素朴、机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局限:1、不懂得心理和物质的本质区别2、不懂得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本质区别六、智者的心理思想(一)普罗泰哥拉(ProtagorasBC481--411)古希腊第一个智者(1)主要观点:◎感觉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人是万物的尺度(任何给定的事物,对我来说都是在我看来的存在)◎人不是生来就好或就坏的,人都可以教育为好公民(2)评价◎最早从研究自然转向人事问题◎经验论者◎相对主义(没有绝对真理)◎教育可以养成美德(二)苏格拉底(Socratesbc469—399)1、苏格拉底其人2、主要观点:◎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完成了对心灵研究的转向◎主张灵魂不灭◎寻求事物的普遍含义◎宇宙精神和目的论◎知识为人理性中所固有◎归纳论证法(产婆术)第二节古希腊繁荣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柏拉图(PlatoBC427—347)(一)主要观点:◎理想国◎灵魂三级论◎理念学说◎教育---回忆说◎灵魂轮回说(二)评价1、指出心理活动包括理性和非理性和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2、承认思维的能动性,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3、原始地表现看天赋观念与内省法4、对感觉、情感、梦、欲望等心理现象有不少论述5、身心二元论6、灵魂不死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322)(一)主要思想:◎《论灵魂》◎共同感官◎对感觉与思维的论述◎质料与形式◎灵魂与身体◎心理功能二分法——认识功能、动求功能◎对心理器官的认识(二)亚里士多德在心理学史上的贡献——初步建立了一个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提出了身心关系的新论述——对很多心理现象作了论述——对后世的影响——发现联想的三定律亚里士多德心理思想的局限:——在对灵魂的看法上,存在二元论倾向——存在生机论倾向第三节古希腊罗马后期的心理思想一、怀疑学派皮朗(Pyrrhonbc360—270)主要观点:◎感性与理性都不能给予人真实知识◎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心神的恬静,免除无谓争论的烦恼附:Aenesidermus提出的怀疑的10条理由1、动物的种类不同感觉不同2、人与人感觉不同3、一个人的不同感官感觉不同4、身体状况不同感觉不同5、同一东西位置不同感觉不同6、一件东西与其他东西相杂出现时感觉不同7、印象是相对的8、物性随物的量而变9、见惯不惊10、各地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不同,但都自以为是二、伊壁鸠鲁(EpiscurusBC341—270)主张人人平等,反对外族压迫,排斥迷信(一)主要思想:◎对世界本源的看法:原子不可分、不变,万物由原子组成◎对感觉的看法:身体与灵魂均由原子组成身体与灵魂结合引发感觉◎对灵魂(心智)与身体关系的看法:心智是灵魂的集中部分,心智指挥灵魂,身体死,灵魂随之回归为原子,故“无不能生有,有不能生无”古希腊战舰◎对感觉、思维、情感关系的看法◎对人性的趋乐避苦及其原因与方法的看法——“快乐主义”(二)评价1、从唯物主义、无神论解释心理现象2、灵魂也会死亡3、不相信一切超自然学说,反对一切宗教和迷信三、斯多葛学派芝诺(ZenoBC335---263)(一)主要观点:◎世界是物质的,也是理性的:人的灵魂是物质的,也是理性的;一切事变都是理性的表现,都是前定的,他们相信预言和占卜◎人出生时心是空白的,一切知识自感觉来,没有天赋观念◎主张听天由命,逆来顺受(二)评价1、对认知过程有所认识2、消极的生活态度第四节古希腊古罗马医学中的心理学思想一、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BC460—370)主要思想:◎认为心理的器官是脑,癫痫的病因在脑◎将“四根说”发展为“四液说”二、盖伦(Galen130—200)(一)目的论世界观◎自然神论◎目的论(二)对心理、生理知识的贡献◎认定脑是心理的器官◎增进了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提出了两类心理功能◎身心统一论◎建立了气质学说第二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第一节中世纪和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奥古斯丁(Augustine154—430)◎中世纪最有影响的教父◎中世纪的教会统治(权力、财富、黑暗)◎什么是“教父哲学”◎创立了“官能心理学”——人和世界为上帝创造——原罪说——禁欲主义◎二元论心理学◎灵魂的三种功能;创立了官能心理学◎提倡内省法◎重情轻理,强调意志的作用二、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5—1274)中世纪最著名的经院哲学家(一)主要观点:◎主张君权神授◎双重真理论◎发展了官能心理学◎灵魂不死,死后仍有人格◎知、情、意相互依存(二)评价1、承认知、情、意的相互依存2、理智主义和唯实论倾向3、目的论倾向三、唯名论的代表罗杰尔·培根(RogerBacon约1214—1292)邓斯·司各脱(DunsScotus1270—1308)威廉·奥康姆(WilliamOckham1300—1350)主要观点:◎反对心理的非物质本体说◎重科学、经验,提倡开展实验科学研究◎强调感性知识,个别事物的真实性◎反对身心二元论◎否认天赋观念第二节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反对神权,维护人的价值和地位◎反对神性,维护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发展◎反对神道,维护人间快乐和现实幸福二、达·芬奇(LeonadodaVinci1452—1512)(自画像)主要观点:◎发现脊髓维持生命的功能◎描述了视觉器官及其功能◎指出制约远近知觉的因素◎发现培养想象力的规律◎提出研究内部的新课题伽利略(G·Galileo1564—1642)◎客观事物可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两个世界◎心理不能用客观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第三章近代(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英法两国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第一节关于经验主义一、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二、经验主义的两种形式1、联想主义2、感觉主义第二节近代法国的心理学思想一、笛卡尔(ReneDescartes1596—1650)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近代欧洲哲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一)主要观点:1、二元论哲学2、天赋观念
本文标题:新西方心理学史20112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7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