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O/G/O《“碳循环”的魅力》说课•了解了O2、H2O和CO2的相关知识一.学情分析已达水平存在不足•初步认识了“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对三种物质的认识是割裂的,不善于从不同的化学变化中寻找相同物质,对物质的认识缺乏联系性。•具备一定的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化学的方法还比较欠缺•了解自然界中碳循环体系;•认识氧气、二氧化碳、水三种物质之间的联系;•认识实现碳循环的途径是含碳元素物质进行转化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了解处理信息的一般方法,懂得通过构建循环去寻找物质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综合、抽象归纳及演绎推理的能力;•初步树立“世界物质观、物质运动观”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习兴趣,并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二.教学目标三.教学过程分析引入课题认识碳循环运用碳循环骨笛碳生物循环碳地球化学循环实验情境铜绿素材低碳生活骨笛用鹤类动物的尺骨制作而成,考古学家通过测定骨笛中14C的含量,推算出它们距今已有7000多年。14C原本是宇宙射线与空气中的某些气体原子发生核反应而产生的,它能与氧原子结合形成二氧化碳。因此,14C最初是以二氧化碳为载体存在于大气中。学车问答学车问题开车问题学车怎么办?驾校大全,是经过什么途径到动物骨骼中去的呢?认识碳循环碳的生物循环碳的地球化学循环大气圈中的CO2③呼吸作用④微生物分解光合作用:CO2+H2OO2+C6H12O6⑥⑦⑧⑨呼吸作用:O2+C6H12O6CO2+H2O光叶绿素碳生物循环①光合作用用作吸呼②CO2CO2⑤燃烧化石燃料绿色植物动物动植物尸体CO2CO2④微生物分解①光合作用动植物尸体绿色植物动物CO2①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动物⑥2OC①光合作用用作吸呼③CO2绿色植物2OC⑥⑦⑥⑦⑧CO2①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动植物尸体⑨2OC④微生物分解CO2CO2①光合作用动植物尸体绿色植物⑨化石燃料⑤燃烧⑧大气圈中的CO2海水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碳的地球化学循环之一是:二氧化碳可由大气进入海水,与水结合成碳酸(H2CO3),也可由海水进入大气,同时伴随着碳酸分解,又释放出二氧化碳。这种交换发生在气和水的界面处,伴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量的增多或减少,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也随之增多或减少。碳的地球化学循环之二: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含有碳酸钙的岩石在碳酸的作用下会转变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HCO3)2]进入海洋。海洋中的生物摄取碳酸氢钙来构成碳酸钙骨骼,死亡后在海底成为沉积物,并最终被埋藏起来。这些沉积物通过成岩过程又形成含碳酸钙的岩石。含碳酸钙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又释放出二氧化碳。CO2()()Ca(HCO3)2+()()+对“碳循环”的认识2.从物质角度看,“碳循环”就是含______的物质循环。含碳物质A含碳物质A若干途径3.从化学角度看,实现碳循环的途径就是含碳物质转化时发生的化学反应。1.从元素角度看,“碳循环”——碳元素的行走足迹。碳元素CO2C6H12O6+H2O+O2CO2CaCO3+Ca(OH)2+HCl铜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u2(OH)2CO3]请你猜猜:铜与潮湿空气中的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铜绿?Cu2(OH)2CO3CuO+H2O+CO2ΔCu+H2O+O2+CO2Cu2(OH)2CO3澄清石灰水铜绿粉末Cu2(OH)2CO3CuO+H2O+CO2Δ下列行为,不属于“低碳”行为的是:A.开发“零碳”能源代替化石燃料B.出行方式由开汽车换为骑自行车等C.为了让QQ升级,把QQ长时间挂在网上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盒、筷子1.循环给化学学习增添趣味和带来便利。3.循环是复杂的。具体体现:(1)同一循环中有小循环,有大循环;(2)除碳循环外,还存在其它物质的循环。2.控制循环中某物质的量,可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社会发展。碳循环是含碳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生活中除碳循环之外,还有许多其它物质的循环。A是不含碳元素的纯净物,且A、B中至少含有一种相同元素.A、B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相关的化学符号表达式。AB四.作业设计五.板书设计CO2C6H12O6+H2O+O2CO2CaCO3+Ca(OH)2+HClCO2ABCO2()()Ca(HCO3)2+()()+CO2Cu2(OH)2CO3+O2、H2O、Cu+()①⑥③CO2H2CO3+H2O∆∆CaCO3CaCO3H2CO3H2O“碳循环”的魅力●●●●●●●●●●●●●●有效推进学生的理性思维,教材内容、化学史料与个性经验的有机结合对“碳循环史料”教育价值的挖掘,更多关注的是能力主线设计特点感受“循环”的趣味性和复杂性,体验运用“循环”后的成功喜悦六.教学反思教学效果学生收获
本文标题:碳循环的魅力说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2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