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毛泽东的彝族血统龙剑宇,湖南韶山人,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副馆长、研究员,湖南省文物博物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委、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生导师、《毛泽东思想研究》杂志编委、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在湘中地方史、乡土文化、毛泽东生平、诗词、遗物和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人的家谱等方面作过较深入、独到的研究。2003·《毛泽东的家世渊源》·中央文献出版社·独著《毛泽东家世》李湘文,人民出版社毛太华画像毛氏族谱《毛泽东有彝族血统》2012-06-2417:29:24|分类:怀旧|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中国酋长《《毛泽东有彝族血统》》毛泽东有彝族血统地处川西、滇西交界处的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的迤沙拉彝族山村,这几年赫然出了名。这里的山村错落着江南水乡特色的各式民居;村子里的人96%以上是彝族,但彝族人里有毛、张等汉族人姓氏;彝族男人不穿查尔瓦,彝族妇女不披羊皮褂;彝族人家,堂屋里只摆神龛,不设锅庄;在这个汉族和彝族生活习俗高度融合的“中国彝族第一自然村”,找得到在此居住了600多年、与毛泽东有血缘宗亲关系的彝族人家……“迤沙拉”,一个在中国地图上不留下任何标记的彝族小山村,一众引起国内外人文学者高度关注和浓厚研究兴趣的特殊人群。在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于2005年11月12日公布的第二批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榜上。解读迤沙拉,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在这里做着研究课题的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后韩华女士就有一种与迤沙拉相见恨晚的感觉。“迤沙拉太神奇了,她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迤沙拉彝村,绝大多数彝族村民使用汉族名字,自称老家在江苏南京或江西、安徽一带;第二个“谜”,崇山峻岭中的彝族山村,建筑物大都明显带有江南水乡特色;村子里毛姓彝族人家与毛泽东有血缘宗亲关系。作为村落的迤沙拉,在600多年前的明朝初期就已形成。史载,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云南还不在其治下。当时盘踞云南的元朝残部梁王,踞险峙守,不接受和平解决方案,并连续诛杀2名明朝特使。朱元璋震怒之下,遣义子沐英统大军30万从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这个地方出发,远征云南,史称“洪武开滇”(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这30万明朝大军,以南京人为主体,包括江苏、江西和安徽等地的人。云南归顺后,朝廷在贵州、云南一带实施军屯,此后,又实行民屯、商屯,一部分将士就地转为居民。再往后,大明朝庭为稳定数十万戍边大军,实施了鼓励士兵与当2地少数民族通婚的和亲政策,并规定,娶了哪个民族妇女为妻的士兵也随之改归该民族。这一通婚和亲政策在彝族人聚居的现攀枝花迤沙拉一带,逐渐演化为上门给彝族人家当女婿(俗称“倒插门”)的既改族属又改姓氏,娶了彝族女人为妻的则只改族属不改姓氏。这一习俗数百年延续下来,逐渐形成了大量彝汉混血后裔,留下了彝族人(彝汉混血)使用汉族姓氏的奇特现象。现在迤沙拉村的彝族人,绝大多数都是明朝戍边将士的后人,因此,他们称自己的老家在南京或者是江苏、江西一带。600多年来,他们始终难忘故土风情,代代吟唱同一首歌谣:“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为争米汤地,充军到云南。”村子里的彝族人,其实几乎都是彝族和汉族的混血后裔。数百年来,他们虽然汉被夷化,但眷恋先祖故地,倾慕秦淮文化,顽强固守和保留下来很多汉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民风民俗。村里的彝族男人也绝对不穿查尔瓦,彝族妇女不披羊皮褂,每家每户的堂屋里,只设神龛,不置锅庄,与西昌和楚雄等地的彝族,风俗习性迥然有别。迤沙拉最令造访者称奇之处,是这里600年来居住着毛泽东的世代宗亲。村子里145户,830名彝族毛姓人家,与韶山毛氏同祖同宗,一脉相传,此事经专家考证属实。毛泽东之女李讷于1997年4月18日到云南永胜认亲,2001年,《韶山毛氏五修族谱》出版,正式将永胜毛氏收入族谱。迤沙拉毛姓族人2005年10月到永胜认亲,得到永胜毛氏承认,正式认祖归宗。经专家艰辛慎重考证,明朝洪武年间,毛泽东始祖江西吉安毛太华公为避战乱,跟随沐英军入滇定居澜沧卫(今云南永胜县)之凤羽毛家湾,娶当地彝女王氏为妻,生下8个儿子。洪武三十三年,毛太华公以军功携妻王氏、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迁入今湖南落籍,后定居韶山。至今传二十三代(2004年毛泽东之孙的儿子出世,算此为二十四代),毛泽东即毛清一公后代。毛太华公内迁后,其余6子均留居云南。其二子毛清二一支留永胜,世袭军爵,代代相传。明万历年间,其第九代毛万仪一支迁云南大姚县小屯(后改名毛家湾),至今传二十四代。大姚毛氏之第五代毛尚锦、尚彩、尚文,因避匪患,部分族人于清康熙十二年迁苴却(今云南永仁县)之慕义里迤沙拉(现归攀枝花仁和区)定居,因娶彝女为妻,依俗改汉归彝。这就是毛泽东为什么有一支彝族亲戚定居在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的来龙去脉。一段尘封的历史,一缕割不段的亲情,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秘闻。由此可以推断,毛泽东身上有二十分之一的彝人血统。彝族是一个源流众多、支系林立的民族,以至建国后识别民族时很难用一个准确的名字来命名,据说还是毛泽东提议用“彝”这个内含有吃有穿意思的吉利字命名,才得到了大多数彝族同胞的认同。迤沙拉村有“起、毛、纳、张”四大姓,全村450户,2250多人,毛姓占全村总户数的26.9%,总人数的38.9%,是第一大姓。但为什么第一大姓排在了第二位呢?村子里有个说道,叫做“起家车轮子,毛家笔杆子,纳家包谷子,张家酒坛子”。起家人脑子活,转得快,善经商,灵动活跃,占尽先机,因而排位第一。毛姓人家道渊源,诗书传家,世代重文,得“笔杆子”美名,同时又暗含有村民对毛家“书呆子”的戏谑,不得不曲居老二。毛家人从文从医者多,起家3人从政从商者众,因而起家名人甚多,名头响亮,毛家固守家道,默然不为人知。不过,现在毛家人大有崛起之势,迤沙拉村现任书记和村长都由毛姓人担任。探索迤沙拉的过去,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令人称奇叫绝,这里是西南夷道的重要驿站;迤沙拉的里颇彝人是彝族大家庭中传播汉族文明的播火者;这里的里颇古乐是打上彝人印记的江南丝竹,如泣如诉的旋律里,缠绕着迤沙拉被彝化的汉人,一代又一代对秦淮文化的苦苦追忆,数百年来,仍然跋涉在浓得化不开的思念里,追寻自己的根;这里是彝汉民族大交融历史见证最丰富的地方;这里可以寻找到马可波罗当年踏访的传说。诸葛军师“深入不毛”,“五月渡泸”的渡口在哪里?以金沙江大峡谷为界,凉山州的彝族人和云南楚雄的彝族人在社会形态、生产关系和文化演进等方面为什么存在极大的差异?研究迤沙拉,你会发现许多重要的线索,甚至找到确切的答案。迤沙拉,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极其厚重的彝族村寨,走进它,就如同走进了一个连通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时空隧道,透过这扇小小的窗口,探询彝汉文化水乳交融的源流变迁,或者揭开那些早已湮没尘封的历史文化之秘,我们总有或多或少的惊奇和喜悦。(注:文中选用史料均引自王文君研究资料集《中国彝家第一村》,特此说明并致谢)图:永胜毛氏宗祠开国领袖毛泽东祖籍江西吉水,原籍湖南韶山,是世人皆知的事实。然而,毛泽东与云南人还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据说他的身上还有?云南少数民族的血统,这就鲜为人知了。直到一九九七年四月十八日,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和丈夫王景清等一行到云南丽江地区永胜县寻根,才正式揭开了这一秘密。据《韶山毛氏族谱》记载:“我族始祖太华公,元至正时人也,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之澜沧卫,娶王氏,生子八。明洪武十三年庚申,以军功官入楚省,携长子清一、四子清四与之偕行。解组时居湘乡北门外绯紫桥。十馀年后,清一、清四两公卜居湘潭三十九都,今之七都七甲韶山家焉。”毛泽东乃毛太华之第二十代孙,属毛清一一门。但由于《韶山毛氏族谱》所记载的澜沧卫一度被学者们认为是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导致李讷等毛氏后人此前寻根无果。一九九七年四月十八日,李讷千里寻根到永胜,对该地有关毛太华的史实表示认可,迈出了永胜与韶山两地毛氏续上血缘亲情的第一步。二○○一年六月二十六日,永胜毛清二的第十九代孙毛华诗、毛唐诗和第二十代孙毛志能,经过多年寻找,在程海镇凤羽山下发现了毛清二的墓碑,证实韶山毛氏与永胜毛氏同源共祖。二○○一年底,韶山毛氏五修族谱,将永胜毛氏正式归宗入谱──“据有关考证,澜沧卫即现今的云南省永胜县,太华公携清一、清四官楚后,留在澜沧卫的清二、清三等六个儿子及其繁衍的后裔,形成了与韶山毛氏同一始祖的永胜毛4氏。”毛泽东有北胜施蛮血统?由于韶山毛氏始祖毛太华在元末明初客居云南澜沧卫,并娶当地女子王氏为妻;因此有传说认为,毛泽东身上可能具有云南少数民族血统。那么王氏究竟为何人?毛泽东的少数民族血统究竟为哪一族?永胜民间对当地汉族渊源的普遍说法是──“夷娘汉老子”。负责看管永胜毛氏宗祠的毛加荣是永胜毛氏二十三世,他说:“‘湖广调卫’时期,中原汉族男子因军屯民屯来到永胜,与当地土著蛮夷女子结为夫妻。毛氏始祖毛太华是‘湖广调卫’之前进入永胜的中原汉族,所娶始祖母王氏应是当时的北胜施蛮女。而永胜施蛮在后来民族划分时大多归为了彝族。”毛加荣和民间的说法如果成立,毛泽东的身上就有?云南彝族的血统。毛泽东的先祖毛太华,从江西到云南,又携妻儿辗转千里到湖南定居,带来了韶山毛氏家族的大繁衍。毛氏家族自在湖南韶山扎根之后,以务农为生,世代相传,约有500年的历史。毛氏家族自毛太华的第7代孙始修族谱,定下20代子孙名字族牒为:“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转自铁血社区]韶山毛氏家族自1727年至1941年间,曾四修族谱。相传到毛泽东曾祖父毛祖人,已是第17代传人。毛泽东的祖父毛恩普是第18代传人。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是第19代传人。毛泽东则是第20代传人了。正因为如此,在许多论述毛泽东的著作中,对有关毛太华的情况,也进行了一些记述。然而,读了这些著作,就会看到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对毛太华生有几个儿子说法不一。1992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之谜》一书写道:毛太华从内地来滇,生活上虽有诸多的困苦,但作为军人,也只能服从军令。当时的边陲地区尚无汉族妇女居住,毛太华就和许多军屯的战友们一样,娶了一名当地少数民族姑娘为妻,并先后生有4个儿子,分别取名为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和毛清四。晓峰、明军主编:《毛泽东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7页。1991年3月,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与故乡》、1993年3月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女人看重毛泽东》、1993年6月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1992年5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生平实录》等著作,也都肯定说毛太华生有4个儿子。文热心著:《毛泽东与故乡》,警官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版,第8页;齐闻著:《女人看重毛泽东》,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页;范超贤等著:《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湖南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页;竞鸿、吴华编著:《毛泽东生平实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4页。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与韶山》一书,有同样的记载:5[转自铁血社区]毛在滇娶了一个少数民族女子王氏为妻,先后生下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4个儿子。蒋国平著:《毛泽东与韶山》,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28页。韶山毛氏原籍江西。明朝开国时,始祖毛太华随军远征南澜沧(今云南省澜沧拉祜自治县内),在当地娶妻生子。明朝洪武十三年(一三八○年),毛太华年老移居湖南湘乡县。十年后,他的两个儿子又迁到邻近的湘潭县韶山冲。毛泽东先祖毛太华身世之谜毛泽东2014年08月07日19:19[来自:inter]打印[字号:大中小]我要评论(0)一代伟人毛泽东,祖籍吉州龙城,即江西省吉水县八都镇,已是世人皆知的事实。然而毛泽东的先祖毛太华是如何离开故土,辗转迁徙,历尽艰辛,定居韶山的,这些史实却鲜为人知。近期,吉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八都镇“毛泽东祖籍地游览苑”,在陈列“毛泽东祖先纪念馆”时,相关资料极为缺乏。也就是说,江西人、吉安人对毛泽东先祖的身世研究极少,了解极少,如一段谜。今年4月
本文标题:毛泽东的彝族血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4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