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宋元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第五编:宋元部分主讲教师刘孟虎(一)基本常识宋诗不似唐代辉煌,自有风格:抒情成份减少,叙述、议论的成份增多,重视描摹,大量散文句法,使诗同音乐关系疏远。最体现宋诗特色的是苏轼和黄庭坚的诗。黄庭坚与陈师道开创了“江西诗派”。梅尧臣、苏舜钦并称“苏梅”。欧阳修、王安石扫荡西昆体浮艳之风。一、北宋诗词散文(一)主要作家及作品1、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词写秋日边塞的萧条景色和远离家乡、久戍边塞的将士的沉重心情。写景,用点染手法写出边塞风景之“异”,再现了一派荒凉冷落的边陲景象。一、北宋诗词散文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抒情,情感虽压抑、悲苦而不消沉、颓丧。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色的描写,正好衬托出人物的心情浑然一体。意境开阔,格调悲凉雄浑。一、北宋诗词散文2、范仲淹《岳阳楼记》这是一篇以游记形式表现人格与理想的著名散文。作者借对古仁人的赞颂,提出了他的最高人生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怀抱。一、北宋诗词散文表明自己虽处逆境,仍要坚持理想,关心国事的积极政治态度。这种不计个人荣辱而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境界,有着永恒的进步意义。一、北宋诗词散文本文的题目是“记”,实际以议论为主,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了议论,由于有叙事、写景、抒情的铺垫,议论只须点到为止,显得特别精警。章法谨严,跌宕多姿。语言上讲究铺陈、排比,辞采壮丽,骈散相间,以散语叙事议论,以骈语写景抒情,变化灵动,韵律和谐铿锵。一、北宋诗词散文3、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这首词结合春景,从游子和思妇两个方面抒写了离愁别绪。这首词在抒发游子思家之情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的登高怀远,并致其劝慰之意,流露了词人对思妇心情的体贴。一、北宋诗词散文又通过离愁不断如春水的妙喻和行人更在春山外的设想,构成了清丽而纤绵的意境。主要特色是以乐景反衬哀情,以递进层深之笔加强感情的表达。最能代表欧阳修词抒情深婉的特色。一、北宋诗词散文上片展开一派初春景色,用来反衬离愁。下片转换角度,就闺中人着眼写离愁,感情层层加深。词中“迢迢不断如春水”,以眼前实景设喻,以流不断的春水隐喻诉不完的离愁,是为人称赏的妙喻。一、北宋诗词散文4、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出色描写了西湖景色的秀美和杭州都市的繁华,铺张中流露了作者对统治者奢侈享乐生活的赞美和艳羡之情。柳永词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这都市风情画,展现出社会的太平气象。一、北宋诗词散文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都市的繁华生活和自然景物。有总,有分;有详,有略;有实,有虚。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写杭州景物之美和都市的繁华富庶。语言非常精美,既有刻意的雕饰,又有精彩的白描,不加任何夸饰,形象鲜明,香气袭人。一、北宋诗词散文5、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叙述游山的体会,认为“一切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有志者必须具备不畏艰险的意志,充沛旺盛的体力,以及必要的物质条件才能领略。一、北宋诗词散文最后借仆碑谈治学,提出对待过去事物要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触景抒怀,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步步深入:前半记游,但句句为后半议论作伏笔;后半议论,又处处紧扣前半的游程。一、北宋诗词散文从游山观景悟出探求真理和学习应取的态度,坚持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全文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前后呼应,紧密结合,从而开掘了思想内容的深度,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一、北宋诗词散文6、苏轼的《前赤壁赋》是抒情散体赋。泛游赤壁,即景生情,抒发自己谪居期间的人生感慨,“乐—悲—悟”。是在被贬的哀愁之中的激越之音,既是对命运的超脱,又是对命运的韧性的抗争。一、北宋诗词散文看出作者贬谪生活中的矛盾心情和对人生的见解。对宇宙万物的感悟到心灵人格的提升。文章虽为赋体,实为优美的散文诗。把叙述、抒情、议论完美地结合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及矛盾心理。一、北宋诗词散文触景生情“水”、“月”二字构成了全篇的主要线索。文章描写生动,语言优美。再加之结构上,条贯紧凑,一气呵成,感情饱满,一注到底的特点。一、北宋诗词散文(一)基本常识“靖康之变”在宋人的心灵上留下了耻辱的记忆。使诗歌创作面向社会人生,反映多灾多难的时代生活,体现了民族的呼声,诗风也随之一变。一般以永嘉四灵的出现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二、南宋诗词散文(二)主要作家及作品1、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这首词通过比较汴京和临安元宵节时自己的心境,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思,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和衰老感。抒发对故国的怀念和流亡的感慨。含蓄而深沉地表现她对现实的不满和关心。二、南宋诗词散文词以铺叙手法写成,叙述描写极有层次而富于变化。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元宵节的今昔对比,抒发对故国的怀念和流亡的感慨。。结构精巧紧凑,首尾圆和。语言工致而不纤巧,平易而不粗俗;充分显示了李清照作为婉约词大家的铺叙描写才能。二、南宋诗词散文2、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表现了作者美满婚姻遭到封建家长的破坏后产生的痛苦、无奈的心情。反映了封建礼教对男女爱情的无情摧残。上片对昔日美好生活的回忆和被迫离居后的痛苦和悔恨。下片沈园相会时满腹的心里话更是无法诉说。二、南宋诗词散文将写人与写景,忆旧与感今紧密结合。并善于在细微处表达缠绵悱恻的深情。上下片句末“错”、“莫”二字的反复迭用,传达出无限的悲苦与无奈之情。语言明畅精炼而意蕴丰厚,哽咽难言,欲说还休,比之酣畅淋漓,尽意发挥,艺术感染力强。二、南宋诗词散文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追怀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写爱国情怀,同时借历史事件、人物,发表对时政的看法,警告统治者在做好充分准备以前不可轻率北伐。上片表达了自己景慕英雄。下片表现了词人的爱国情怀和老当益壮的战斗意志。二、南宋诗词散文词通篇使用典故,上下片浑然一体,典故和典故、人物与人物之间巧妙联缀,组合成完整的意境。通过历史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和古今对比,含蓄地表达出政治见解和爱国情怀,满腔的悲愤。语言雅俗相间,节奏铿锵有力,与情感的起伏相得益彰。风格沉郁悲凉,意境雄浑壮阔。二、南宋诗词散文元好问《岐阳[百二关河草不横]》是首丧乱诗。描写了凤翔城被蒙古军攻陷时人民流离失所和金兵横尸野草的惨状,反映了国破家亡的悲惨现实,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诗人对侵略战争的谴责。三、金元诗词首尾叙写实际形势和直抒情感,是实写,中间由“望”而生发出的悬想情景,是虚写,但虚中有实。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诗的时空跨度更大,涵盖面更广,概括力更强,也使得诗的结构更加灵活。全诗风格遒劲,兴象深邃,情调极为悲凉。三、金元诗词(一)基本常识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的一种,是单支的曲子。前期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作品大多质朴自然,接近民歌;后期代表有张久可、乔吉、睢景臣,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远离现实。四、元代散曲(二)主要作品1、关汉卿《[南吕]一枝花》套曲生动率直地表现了关汉卿与下层歌女演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多才多艺、放浪不羁的性格,从侧面看出他在戏曲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他大胆渲染眠花宿柳、追欢逐乐的生活,是特定历史条件的特定内容。四、元代散曲用第一人称“我”直陈胸怀,以通俗诙谐、酣畅淋漓、自我调侃、自我赞赏,塑造出元代社会特有的市民化了的、多才多艺的、性格化的艺术典型。运用排句,多层定语,衬字,字里行间充盈着涌腾不息的气势,使作品富有高亢激昂的斗争性。四、元代散曲2、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曲子歌颂渔夫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并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从中寄寓了作者的隐逸思想。这首小令语言清丽、风格俊逸,又表达了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因而在当时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四、元代散曲3、马致远《[越调]天净沙》一幅秋郊夕照图,化景物为情思,于苍凉景色中反映漂泊者的旅思羁愁。它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四、元代散曲构思精致巧妙,语言凝炼自然,为马志远散曲的典型代表。用景物画面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含蓄委婉。前三句并列九个实词,九种景物组成一幅萧索的画面,四句又给这幅画面涂上一层昏暗的色调,最后点出画面中的人物:天涯断肠人。四、元代散曲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包括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艺人的底本。有以下特点:注重趣味性和虚构。思想感情与市井民众相通。描写趋于细腻。《碾玉观音》写了一个爱情的悲剧。人物形象的对比,情节的曲折生动,各有特色。五、宋元话本(一)基本常识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杂剧的创作和演出进入鼎盛时期。六、元代杂剧(二)主要作品1、关汉卿《单刀会》描写关羽与鲁肃的冲突,关羽以非凡的英雄气概,拒绝交出荆州,喝退伏兵,安然回到了荆州,完成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的塑造。通过对英雄关羽的歌颂,流露了民族感情;描写了他的勇敢和智慧,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六、元代杂剧安排上紧凑、集中、富有典型性。在关目处理上,关汉卿一方面能从不同人物的处境出发,展开冲突,引向高潮;一方面又移步换形,变化多端,使人不能预测它的发展。在剧情发展中还善于埋伏下“悬念”,以增强戏剧效果。读时仔细体会。六、元代杂剧2、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以同情封建叛逆者的态度,写崔、张的爱情多次遭到老夫人的阻挠和破坏,从而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的摧残,并通过他们的美满结合,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要求以及他们的斗争和胜利。六、元代杂剧主人公莺莺与张生是出身封建统治阶级的佳人才子,在故事的长期流传过程中,人民突出了他们的热情、勇敢等品格,并在他们的美满结合中寄托了自己的希望。使王实甫的《西厢记》成为数百年来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的赞歌。六、元代杂剧善于描摹景物、酝酿气氛,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场次饶有诗情画意,形成作品独特的风格。选择和融化古诗词里优美的词句和提炼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熔铸成自然而华美的曲词。扩大主唱角色的分配和结构,打破了一折由一人主唱的限制。六、元代杂剧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宋元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5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