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73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没有农业的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毛泽东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本章内容结构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依据并阐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理论、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伟大意义。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重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2、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思考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过渡性质的社会基本特征: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各种经济成份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国营经济19.1%合作社经济1.5%公私合营经济0.7%资本主义经济6.9%个体经济71.8%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毛泽东对总路线修改手稿1953年6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第一次作了比较完整的阐述。1954年7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这条总路线。9月全国一届人大把总路线写入宪法的总纲。1954,毛泽东在修改宪法1952年9月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从现在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而不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1953年5月,毛泽东在对李维汉一个报告的批语中,明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2、总路线的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总路线工业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主体两翼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工业化与改造紧密结合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有机统一总路线的内容与关系(1)“一化”的必然性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文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工业化不可逾越的原因是什么?工业化不可逾越的原因恩格尔消费规律贸易条件恶化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效率联系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支出比重下降,而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消费支出比重上升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收支情况恶化,因此要发展工业,替代进口就必须将其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的联系效应要大于农业部门(2)“(2)“两翼”的必然性三改”的必然性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个体经济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限农业要为城市和工业提供生活用品和原材料民族资本不完善谈谈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可能性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3、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1)我国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见p811949195202040608010012014014016020018.938.31244326615.813525195布(亿米)原油(万吨)原油(百万吨)铜(万吨)生铁(万吨)1949年与1952年主要工业品产量对比(2)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1950年6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毛泽东等委员起立通过《土地改革法》。见p82常熟市公私合营利泰纱厂1956年的领息凭证信大祥绸布店改挂公私合营招牌(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4)有利的国际环境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号召“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为斯大林70岁祝寿时合影。1950年2月22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国初中国同各国建交表国别建交时间国别建交时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49.10.3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11.23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49.10.4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1.18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10.5印度共和国1950.4.1匈牙利人民共和国1949.10.6瑞典王国1950.5.9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10.6丹麦王国1950.5.14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10.6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6.8波兰人民共和国1949.10.7瑞士联邦1950.9.14蒙古人民共和国1949.10.16芬兰共和国1950.10.28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49.10.27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51.5.21毛泽东科学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放弃了依据过渡的设想。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建设工业化国家的同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小结: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原因主观认识客观因素新民主主义理论本身的不完善(1)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不确定(2)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存在时间估计和设想得过短(3)主要矛盾和基本任务脱节(1)根源在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认识(2)毛对两个积极性判断的变化(1)工业化目标的影响(2)国际背景,尤其是苏联的压力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毛泽东在利用资本主义问题上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在阐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时说:个体经济是“孤立的、分散的、守旧的、落后的”,“个体农民,增产有限”,“单干是没有出路的”,“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大量供应是完全冲突的”;(《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册,第198-218页。)“四大自由”是“惠及富农与富裕中农”,是“资产阶级观念”;明确指出农民的个体积极性是资本主义自发倾向。(《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册,第209-216页。)并将个体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关系提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你死我活斗争的地位。(参见毛泽东1953年10月《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讲话》,《在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和插话》)在七届六中全会的结论性讲话中,毛泽东认为:只有在农业彻底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在新的基础上,就是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逐步地巩固起来,才能够彻底地割断城市资产阶级和农民的联系,才能够彻底地把资产阶级孤立起来,才便于我们彻底地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不仅如此,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我们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要在农村这个最广阔的土地上根绝资本主义的来源”,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至此,毛泽东完全改变了他以前在如何利用资本主义问题上的认识,而他在这个问题上态度的前后变化程度如此之大,真是令人瞠目结舌。由于在“三大改造”过程中我们的经济工作犯了严重的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管理不善等错误,导致我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消灭,结果使得市场冷清,商业凋零。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严酷的经济现实使毛泽东的大脑有所清醒,意识到:在当时的中国,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消灭资本主义为时过早;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不但有存在的必要,不但要发展,而且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还不能太小。为了解决这些紧迫问题,毛泽东提出了他著名的“新经济政策”。指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可是好景不长。随着1957年夏季反右派斗争的开展,旨在发展和繁荣国家经济的“新经济政策”不到半年就终止了它的寿命。随着他在追求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问题上认识偏差的逐渐扩大,它对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也进一步扩大化和具体化了。他认为:个体生产是资本主义。小生产是资本主义滋生的土壤。单干户、包产制、自留地都是属于资本主义。土地买卖、租赁借贷、雇工制、工资制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贫富不均。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的范畴。自由市场、集市贸易、讲求利润、自主经营、个体贩卖属于资本主义之列。所谓民主、舆论自由、厂长负责制等都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总而言之,在晚年毛泽东眼里,中国社会到处都潜伏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机。在如何利用资本主义有益的东西来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个问题上,刘少奇的认识与观点同毛泽东比较起来要符合中国的实际得多。建国初期,刘少奇从中国资产阶级所处的历史阶段出发,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原理,在理论上对“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的政策进行了论证”。他说:资产阶级在青年时代是有进步性的,它对生产力的提高是有功绩的时候。中国的资产阶级不是老年的腐朽的反动的,而是青年时代,还能够发展,它的进步性、革命性是主要方面。还说:其他国家的资本主义都发展几百年,而我们才只几十年,让资本家存在和发展几十年,这样做,对工人阶级的好处多,坏处少。他还明确指出:“资本家是个生产力,农民是个生产力,手工业也是生产力,国家生产也是生产力。这些生产力都要提高。”(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第117页。)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即把建设与改造并举,要求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其实质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变所有制的问题。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逐渐改变生产关系,解决所有制的问题。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周恩来在中央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作“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传达报告。看视频想问题社会主义农业改造的原因及基本经验12和平赎买的可能性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如何评价改造4如何看待改造和改革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结构图总路线工业化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农业经济商品化使生产者趋于分化,成为无产者。要实现农村转型,就要组织农民进入集体农庄或生产合作社要通过合作占有和生产来改变私人占有和生产的小农经济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顾现实,强制推行农业合作化马恩列宁的分化说斯大林中国的合作化,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的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曾明确指出农业也有一个工场手工业发展阶段。一、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互助合作,改造农业和手工业,把个体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基本经验(4)创造了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的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3)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对富农从限制到逐步消灭。(1)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毛泽东主席“关于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传达到农村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农民积极报名参加合作社到
本文标题:73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5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