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赵芳 2012.3.21)
服装、饮食、建筑和风俗礼仪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们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铜梁二中赵芳课标要求:1、了解近现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衣、食、住)和社会习俗(丧葬、婚嫁等)变化的史实。2、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衣)1.帝制印痕畸形审美2.国门洞开西服东渐(近代服饰)旗袍的演变西服的传入中山装清朝旗袍民国旗袍比较以下两组图,你能说出清朝旗袍与民国旗袍的不同之处吗?宽松肥大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礼义廉耻以文治国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三民主义特征:中西合璧近代服饰:多元化与土洋并存材料三:“皇上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服饰西化的原因?材料二: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宋恕(1862-1910)材料一:有轮船而沙船淘汰,有洋布而土布淘汰,有洋针而土针淘汰,有皮鞋、线袜而钉鞋、布袜淘汰……——胡祥翰的《上海小志》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②社会政治运动的影响;③生产方式的变化;④西方服饰的优点……3.激情岁月朴素衣着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干部装绿军装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请给它一个主题吧!4.变革年代无限风光流行酷时装阶段表现服饰特征原因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旗袍土洋并存,中西合璧①西方入侵②政治运动③生产方式④西服优点列宁装绿军装干部装强烈的政治色彩、朴素单一①政治经济制约;②巩固政权需要;③国家政策的反映异彩纷呈个性、大方、多样、时尚①改革开放②生产力发展③生活水平提高④外来影响近现代中国服饰演变的趋势近现代以来,服饰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世界三大烹饪流派:东方烹饪流派:以中国为代表西方烹饪流派:以法国为代表阿拉伯烹饪流派:以土耳其为代表二、异味争尝——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一)中餐:四大菜系:鲁、粤、川、淮扬菜(二)西餐:1、传入时间、原因2、对中国传统饮食影响3、中西饮食的比较中国四大菜系川菜香辣炒蟹鲁菜迎宾花篮淮扬菜清炖蟹粉狮子球粤菜金牌烧乳鸽中国其他菜系浙菜西湖醋鱼闽菜干烧鱼湘菜红煨鱼翅徽菜符离集烧鸡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营养成分,搭配合宜。西餐种类繁多,不同的菜系、不同的规格有所差异,但其基本顺序大体相同。主要程序如下:一、饮料(果汁)、水果或冷盆,又称开胃菜,目的是增进食欲。二、汤类(也即头菜)。需用汤匙,此时一般上有黄油、面包。三、蔬菜、冷菜或鱼(也称副菜)。可使用垫盘两侧相应的刀叉。四、主菜(肉食或熟菜)。肉食一般配有熟蔬菜。五、餐后食物。一般为甜点心、水果、冰淇淋等。六、最后为咖啡。喝咖啡应使用咖啡匙、长柄匙。进餐时,除用刀、叉、匙取送食物外,有时还可用手取,如吃鸡、龙虾、饼干、薯片或小粒水果。面包则一律手取。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2、近代后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3、完全欧化:20世纪30年代前后,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完全西化三、洋房里弄——居室建筑的演进(住)完全欧化(花园、别墅)江南水乡传统民居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蒙古包陕北窑洞四合院平面图四合院(内向性和封闭性)1、婚姻风俗的变迁2、丧葬礼俗的变化3、其它社会风俗四、移风易俗——习俗风尚的变革根据你平时的了解,古代和近现代的婚姻有哪些不同?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五四前见证浪漫时刻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清末传统婚礼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许穿白色衣服的。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穿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蒋介石与宋美玲30年代,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新郎穿黑色大礼服。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人终于又穿上了婚纱和西服。90年代——现在的化装技术可真没得说,连最亲的人也认不出来。•古代婚姻风俗:•近代婚姻风俗:•现代婚姻习俗:(建国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自由;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近现代婚姻风俗的变迁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律师兴,讼师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时报》1912年3月5日教育、服饰、发型、放足、历法、社交礼仪……找出材料中所包含的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留辫本是女真人的风俗,满清入关后,多尔衮于顺治二年规定“剃发”之制:限旬日(十天之内)内一律遵行,违者杀而无赦。可当时许多汉人“宁愿留发不留头,不愿留头不留发”,出现因不剃发而出现的惨剧如“扬州十日,永嘉三屠”。——民国政府《剪辫通令》留辫是民族压迫的外在象征,剪辫是追求民族平等的表现。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二:时髦的高跟鞋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见面礼:跪拜、作揖——鞠躬、握手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历史上,自诩为“天朝上国”的中国人穿着中式服装,住在中式建筑里,行为举止温良恭俭让,敬爱天地君亲师,庄重而热烈地过着中国节日,生老嫁娶都履行祖宗礼仪……这些,曾经是中国人的标识。而自100多年前开始“师夷长技”以来,中国文化或妄自菲薄,或自暴自弃,属于自己的文化衣杉渐被撕破,庄重从容的古老文明渐行渐远。现在,除了黑头发黄皮肤,我们还有什么外在的标识?——《中国新闻周刊》山东曲埠祭孔日本人以前是要了我们的命,但韩国人却是要我们的魂。在国外一些大场合,我从来都是穿唐装、中山装,我想告诉所有人,我很骄傲,我是中国人。可能因为这点,所以香港大使、申奥大使都找我来做……我很传统,不希望忘记自己的文化。——成龙服饰饮食建筑社会风俗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旗袍、列宁装传统四大菜系——中西餐并行新式婚礼、简洁葬礼剪发、禁缠足、鞠躬、握手等四合院——中西合璧建筑、欧化的别墅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外因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内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政治变革:经济发展: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思想解放:练一练•1.“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是在()•A.鸦片战争后B.辛亥革命后•C.新中国建立后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中国近代女子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是()•A.旗袍B.连衣裙•C.上衣下裙D.长袍•3、“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这种变化最主要体现在()•A.西服的出现B.中山装的出现C.旗袍的改进D.列宁装的流行•4.下列属于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的影响是()•①对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②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进入餐桌•③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④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在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这不得不让人深思………观点1:西方文化的进入,推动社会生活的进步观点2:这就是一种文化侵略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和观点?说说你的理由。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课后反思: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应该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我的观点
本文标题: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赵芳 2012.3.2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5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