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思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思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前言“十五”时期,思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原地委、行署和一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紧紧围绕“三个三”的发展思路和“两大一枢纽”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带领全市人民大力实施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战略、特色经济战略、城镇化战略、科教兴思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克服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确保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提前实现。全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日益加强。“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经验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依托资源优势,以大项目、大开发促进大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坚持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不断扩大经济规模。“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时期,是思茅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开放、大开发和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浪潮,将使全市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有望如期建成,澜沧江一涓公洞次区域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贯穿2我市的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加快,这些都将为思茅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只要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充分发挥地处中国、东盟两大市场对接点和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区位优势,积极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思茅“十一五”就能实现大投资、大开发、大开放和大发展.二是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日愈加快。国家特别重视协调发展和科学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进一步促进了生产要素和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这为思茅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只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生态良好、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思茅市“十一五”就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三是我省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呈现良好势头,围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省突出又快又好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统筹兼顾谋协调、齐心协力建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不断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这为思茅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只要全市上下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奋力拼搏,“十一五”时期就有可能争取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全省的排位前移,实现跨越式发展。四是思茅正处于资源大开发、项目大投资、沿边大开放、经济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五”计划目标顺利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较好时期;各种优势资源开发不断掀起热潮,发展潜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撤地设市赋予市委、市政府统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更多的职能,执政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以及坚定信心、求真务实、知难而进、万众一心、奋发有为的开拓精神,已经成为思茅进一步发展的巨大财富和不竭动力。这些积极因素,十分有利于继往开来、创造思茅新的辉煌。3“十一五”时期,思茅也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一是思茅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生产力水平低,基础薄弱,发展较慢,与全国全省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拉大,“十一五”时期要全面缩小差距还比较困难。二是基础设施依然滞后,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是工业规模小,农业生产水平低,经济总量小。四是财力薄弱,生产建设资金困难。五是科技教育落后,技术、管理人才匾乏。六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艰巨。七是禁毒和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八是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省政府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和《中共思茅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按照全省发展.悠体部署,从思茅实际出发,制定《思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思茅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第一章发展思路和目标第一节发展思路思茅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技兴农稳基础,项目推动促工业,发挥优势建支柱,突出生态创特色,解放思想优环境,自主创新谋发展,统筹兼顾建和谐。打牢农业、交通、科教三个基础,调整产业、城乡、所有制三个结构,培植壮大茶叶、林产、水电、矿产四个支柱,加快建设“绿色思茅、生态4思茅、文化思茅”,着力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贯彻上述思路的核心是:——突破三大制约。突破思想观念解放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人才严重不足三大制约。这是加快发展的前提。——建设四大支柱。做强做大茶叶、林产、水电、矿产四大支柱产业。同时,积极发展烟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文化、畜牧水产养殖、流通服务等骨干产业。这是加快发展的根本。——转化五大优势。把“一市连三国”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优势、相亲共融的多民族文化优势、底蕴深厚的普洱茶文化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共同优势。这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建设六大基地.努力建设林业生产基地、水电开发基地、农副产品种植加工墓地、矿产业开发基地、文化生态旅游胜地和面向东南亚的进出口加工贸易和物流基地,这是加快发展的基础。第二节发展原则坚持富民与强市并重。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把富民和强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不断增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又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5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统筹市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区位优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积极发展替代产业和替代经济,扩大互利合作。大力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坚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并重。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大项目带动和中小项目配套发展并重。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战略,积极策划、包装大项目、好项目,争一取国家、一省以及战略合作伙伴投资建设。保持项目连续不断地贮备上马、建成投产,滚动开发。同时要配套发展就业带动强、专业化水平高、对大项目服务支撑明显的中小项目。坚持区域统筹与重点开发并重。积极探索打破行政区界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加强空间布局规划,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第三节发展目标1.2006一2020年总体目标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75亿元以上,人均超过800美元,纂本消除贫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三番,达到430亿元左右,人均达到2000美元左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十一五”发展目标6——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左右,到2010年达到13亿元左右。——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到2010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以上,耕地有效灌溉率提高到25%,电话普及率达到45部/百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小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200元。基本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总人口控制在265万人左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进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0.5%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明显改善。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24:37: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明显提高。五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以内,每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5万人以上;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新型空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市化水平达到3叫左右,城乡和区域差距逐步缩小。——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5%左右,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消灭宜林荒山,实现森林资源的消一长平衡,水上流失面积逐步缩小,城市绿化覆盖率继续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到2010年,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7达到35%以上,科技三项经费达到则政支出的1%左右.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左右,职业技术教育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基本消除青壮年文盲。广播、电视基本覆盖自然村。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实现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全市基本建立起县(区)、乡、村医疗服务体系,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85%以上的农村居民,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拥有3.8人,全市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防治艾滋病、传染病的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建立起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累计解决农村安全饮用水人数32万人。——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出去”战略迈出重大步伐,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到201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4亿美元,年均增长22%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及境外投资明显增长。——社会进一步平安和谐。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民主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明显好转,民族更加团结,社会更加稳定,边疆更加安宁。第二章加快经济建设牢牢抓住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一产,主攻二产,繁荣三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8第一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思茅实际出发,尊重农民利益,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引路的办法,打实基础、培育产业、抓好基层、整村推进,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1.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抓紧实施全市公路建设规划,抓住国家实施畅通工程机遇,以哀牢山、无量山两条经济干线为重点,加快县乡公路路纂改造和硬化路面建设,实现县(区)到乡镇公路100%路面硬化;多方筹集资金加快乡村公路改造,重点进行桥涵配套和部分路基改造,基本实现晴雨通车。抓紧完成农网改造,加快农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建设,力争村村通电,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提高农村科技、经济信息的覆盖面,引领农村经济发展。认真搞好农村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抓好坡改梯、旱改水及高产稳产农田地建设,抓好小水库、小坝塘、小水池、小水渠、小水窖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按照全市支柱产业、骨干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业,实行
本文标题:思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