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我国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及趋势统计与信息部主任信息化分会秘书长陈养才2014年3月两化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重大历史选择和战略决策,是当前“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重要举措,是近期国务院一系列促进改革和创新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煤炭行业应对挑战、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全面了解国家推动两化融合发展政策,准确把握当前煤炭工业两化融合现状及特点,对于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前言一国家推进两化融合的背景及政策措施主要内容二我国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及特点三推进煤炭工业两化深度融合的思路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矿山一、国家推进两化融合的背景及政策措施两化融合(integrationofinformatizationandindustrialization)的涵义:围绕战略目标,把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内生要素,在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紧密结合的环境下,大力推进企业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的优化,实现企业业务系统综合集成、企业间业务协同以及发展模式创新,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变革生产方式、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工业企业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竞争能力。(一)两化融合的概念和涵义两化深度融合的涵义: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全面渗透、广泛应用和深度集成,实现信息技术的“四个转变”。建立更具竞争力的新型生产模式和组织体系,加快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步伐,达到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的最终目标。(一)两化融合的概念和涵义两化融合与两化深度融合的关系:两化深度融合是两化融合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两化融合实践的基础上,在一些关键领域进行深化、提升。两化深度融合的目的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核心是实现信息化综合集成、推动持续创新,创造出新的业务模式和产业发展形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产生更加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两化深度融合产生新的工业技术、工业产品、业务模式、新的生产工具(装备)、数字企业、新的管理理念、新的劳动者素质、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信息资源)、新型产业形态等等。(一)两化融合的概念和涵义两化融合与信息化建设的区别:两化融合强调的是企业对其自身发展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认识和实现,即借助信息化并通过两化融合来推动企业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因此,两化融合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提高认识、系统推进、科学评价等管理问题。(一)两化融合的概念和涵义从全球历史发展进程看:两化融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看:两化融合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1、两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大卫.兰德斯在其名著“TheUnboundPrometheus(解放的普罗米修斯)”中指出:工业革命是指生产方式上的深刻变革。即通过用机器代替人工、用非生物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实现从手工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转变,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除了工业革命以外,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其他的工业繁盛期,由于缺乏能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的本质性变化,单靠数量上的增长不可能获得稳固的保障。是工业革命开创了一个不断累积的、可自我保持的技术进步。物质上的进步随即激起并推动了一场庞大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后者又反过来对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进程施加了交互的影响,这一全面的转变过程就是工业化。由于工业革命本身已经不足于从根本上继续提供生产力的本质变化,需要将材料、能源、信息三种资源利用综合起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结合、工业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结合,两化融合就成为历史必然。两化融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能源、材料、信息三种基本资源及与此相关的科学技术进展并不断融合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两化融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材料能源信息管理能源、材料、信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时间能源材料信息标志性产品信息技术与工业革命的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开始煤炭-蒸汽钢铁电报蒸汽机,纺织机,火车,电报机信息技术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叶开始电力化工原料电话发电机、汽车、电话、飞机信息技术为工业革命成果的实现做出了更大贡献第一次信息革命20世纪中叶开始核能塑料计算机计算机、电视机、化纤、高速公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工业革命不可或缺的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信息革命21世纪初开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纳米、生物宽带、移动通信、传感转基因作物、泛在网、机器人、数控机床、3D打印机两化融合成为发展的标志两化融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173017501800185019001950200020502100能源:热能、水能、电能、核能、风能、太阳能、核聚变材料:钢铁等金属材料、化工、塑料、复合材料、生物、纳米、可重组信息:邮政、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二次信息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三次信息革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400年历史与展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第一制造大国。但是工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处于价值链中低端,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6.5%,远低于发达国家35-40%的水平;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日本的9倍、德国的6倍、美国的4倍多。)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传统工业化道路虽然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也付出了过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代价。我国处在工业化进程中,赶上了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再走西方的老路,必须走以两化融合为重要内涵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两化融合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现状主要问题发展目标工业高速增长,经济主导地位提高;重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工业大而不强;产品附加值低;技术装备整体水平不高;工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增长方式粗放,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特征;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中国制造转型中国创造;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我国工业发展现状、问题及目标两化融合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现状主要问题发展目标工业信息化信息化在促进工业发展方面初显成效;各子产业中的企业信息化涌现出了很多示范标杆企业;面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服务的信息化平台方兴未艾;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具备了一定基础;信息化产业相关支撑力度不断增强。……分散、自发、推广普及慢;信息化与工业化割裂、未融合,两张皮,信息化的潜力尚未真正发挥;亟需一批两化融合高端人才;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真正实现两化融合、互动互促,充分显现信息化对工业各个方面的贡献率;形成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组织化程度高的、自觉的推广普及体系;规模以上企业100%实现一定的信息化水平,中小企业50%利用信息化服务;形成社会化、产业化的产业服务体系。……我国工业信息化发展现状、问题及目标2、两化融合的政策背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十五届五中全会十六大十七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十七届五中全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八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十五届五中全会十六大十七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十七届五中全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八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十五届五中全会十六大十七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十七届五中全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八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十五届五中全会十六大十七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十七届五中全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三)国家推进两化融合的主要政策措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成为首个国家层面信息化中长期发展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方针、目标和主要任务。《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及到“十二五”末的奋斗目标。2012年2006年《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信息化主要政策文件(三)国家推进两化融合的主要政策措施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15年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明确了两化融合的基本概念,各行业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标准和方法。2011年2011年《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明确了未来五年国家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总体目标、行动任务和进度安排,是指导全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指导性文件。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出台的两化融合主要政策文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规定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通用要求;规范了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方法论。2014年(四)现阶段国家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工作重点目前工信部采取“点、线、面、体”多维度协同推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点”——企业层面,推进主体“线”——行业层面,协会组织“面”——区域层面,局部带动整体“体”——政府层面,营造环境工业企业支撑服务体系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等政府IT服务企业(四)现阶段国家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工作重点目标到2018年,两化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能力普遍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主要开展以下八项行动任务:一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行动二是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推广行动三是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四是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创新行动五是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提升行动六是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行动七是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行动八是信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提升行动1、“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行动行动目标: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通用方法,建立全国性的第三方认定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促使企业稳定获取预期的信息化成效,引领企业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完善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相关标准。2、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推广行动行动目标:依据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支持行业和区域开展企业对标,加强示范带动,引导企业逐级提升,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等核心竞争力整体提高。3、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行动目标: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持续深入推进,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和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降低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门槛,解决中小微企业在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市场开拓、投资融资、人才培养、信息咨询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增强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4、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创新行动行动目标:深化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提
本文标题:我国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及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