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拜城县阿尔果木煤矿风险勘查设计
1新疆拜城县阿尔果木一带煤矿风险勘查设计方案新疆中浩矿产勘查资询限责任公司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目的任务一、目的任务新疆库拜煤田拜城县柯兰古塔格煤矿风险勘查是由天业公司与XX公司共同出资进行。勘查工作由新疆中浩矿产勘查公司承担。通过风险勘查初步了解了勘查区构造形态;初步了解可采煤层层位、厚度和可采煤层的分布情况;初步评价煤层稳定性,对勘查区的开发、开采技术条件做初步分析,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地质勘查,为后续勘探提供地质资料。本次普查工作的具体任务是:1、确定勘查区的地层层序,详细划分含煤地层,研究其沉积环境特征和聚煤特征;2、初步查明勘查区构造形态,初步评价勘查区构造复杂程度;3、初步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厚度和主要可采煤层的分布范围,大致确定可采煤层煤类和煤质特征,初步评价勘查区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4、调查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特征;大致了解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环境地质现状;5、大致了解勘查区开发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煤的开采技术条件;6、大致了解其他有益矿产赋存情况;7、估算各可采煤层推断的和预测的资源量(333+334),推断的资源量(333)占总资源量的比例不低于总资源量的30%。3设计主要实物工作量工作项目单位设计工作量一、测绘工作(二)工程测量点20(三)勘探线剖面测量km215.00二、地质工作(一)1∶10000地质测量km223(二)1∶10000水文地质测量km223(四)1∶2000勘探线剖面测量km15.00三、探矿工程(一)岩心钻探m1600四、物探(一)二维地震1、地震剖面测量km202、地震物理点个1000(二)综合测井1、井斜测量m16002、井径测量m16003、井温测量m16004、天然γ测井m16005、自然电位测井m1600四、样品采集1、煤心煤样件302、瓦斯煤样件53、力学试验样件154、水质全分析样件4勘查周期为10个月,2012年6月提交《新疆拜城县阿尔果木一带煤矿普查报告》及相应图件和附件。(截止目前,该区域内的探矿权属新疆库车县九荣路桥维护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第二节位置与交通一、位置工作区位于拜城县北东40°方向70千米,黑英山乡依干都娃村(十大队)北东,行政区划隶属拜城县黑英山乡管辖。1∶5万国际标准分幅为K—44—70—甲(K44E011019)牙土尔幅。4矿区中心坐标:东经82°35′30″,北纬42°13′45″。矿区东西长约10.3千米,南北宽约2.8千米,面积23.68平方千米,西与拜城县阿尔格敏煤矿隔河相望,东部约30千米为库车县俄霍布拉克煤矿。二、交通矿区位于拜城县黑英山乡依干都娃村北东,由拜城县沿S307省道及X344县道至黑英山乡有柏油路95千米,由库车县沿G217国道、S307省道及X344县道至黑英山乡有柏油路97千米,再由黑英山乡经依干都娃村到矿区20千米有便道可通汽车,外部交通较便利(见图1—1)。矿区内没有道路,但地形平坦,大部分区域可通行车辆,区内交通条件良好。勘查区距最近火车站及机场均在库车县,直距80千米。5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一、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矿区地处天山南麓山前地带,黑英山盆地西北缘,地形地貌属山前洪积扇,海拔1620—1820米,北西高,南东低,矿区切割较弱,地形平坦。(二)气象水文矿区气候属温带大陆半干旱性气候,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干冷,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4℃左右,一月平均气温在-13.8℃左右,最冷可达-25℃左右,八月平均气温21.4℃左右,最高可达30℃。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量243.4mm,年平均蒸发量1775.6mm,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4—8月多风,以西北风为主,一般2—3级,最大可达7—8级。每年11月至翌年2月为冰冻期,最大冻土深度可达0.89米。矿区内植被、水系不发育,没有常年地表径流。矿区周边水源丰富,紧邻矿区西部有泊尔孜克列格能达里亚河,东部有阿尔腾柯斯河,常年流水,水质好,水量充足。(三)地震矿区地处天山—地中海地震活动带,地震较频繁。据记载,近百年来本区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22次,平均每4~5年发生一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一次发生在1944年3月9日,震中位于拜城县托6克逊乡十三大队北,震级7.25级,震中烈度10度,近年来,本区弱地震也较频繁。根椐新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勘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0.1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二、经济状况矿区周边主要居民为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业及畜牧业,生活物资可以自给,但经济相对落后,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油菜、向日葵等,矿区的生产生活物资主要靠阿克苏市、拜城县、库车县及当地供应。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解放前,已有中外地质学者到过邻区,积累的地质资料对后来的地质勘探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1、1952—1953年苏联地质探矿部外事局与第十三航空地质调查大队,在库车—拜城广大地区进行过1∶20万综合地质调查,指出“沿卡普斯浪河及其以东地方,有气煤和气肥煤,这些煤虽不能单独炼焦,但可做为配煤,并能炼出良好的焦炭……”著有“东天山南麓库车区1952—1953年地质综合报告”(共3卷)。此项工作对后来煤矿地质勘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2、1958年,自治区745队在“库车洼地”开展了大规模煤质普查工作,著有《库车洼地煤质普查报告》,对全区煤层进行了对比和储量计算。对煤质进行了确定,煤层进行了对比。除可采煤层外,大部分对比正确,该项工作对今后在本区进行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具参考作用。73、1981—1983年,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完成了包括本次工作区在内的K—44—ⅩⅦ(黑英山幅)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对本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等做了较为系统的划分和研究,是本次工作的重要依据。4、2005—2006年,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对西邻的拜城县阿尔格敏煤矿进行了勘探工作,详细查明了该井田范围内的地层、构造、煤层、煤质等情况,并估算331+32+333级煤炭资源总量1亿3千多万吨。该井田距离本次工作区约2千米,二者之间及本次工作区内均被第四系山前洪积扇巨厚卵砾石层所覆盖,阿尔格敏煤矿所取得的成果,对本工作区的找煤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5、2007年5月—2008年8月,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和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先后受库车县九荣路桥维护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在矿区内开展了二维地震勘探及钻探工作,主要完成的工作量为:二维地震勘探8.06千米,钻探1365.05米(3孔),大致了解了矿区内的第四系厚度,但由于地震勘探效果不好,未能对钻探工作的布置提供有效依据,仅有ZK102孔见有几层薄的煤层和煤线,根据地层判断,为下侏罗统阳霞组(J1y)之煤层,即通常所称的B组煤。第二章区域地质第一节区域地层矿区地层区划属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Ⅳ)、塔里木地层区(Ⅳ2)、8塔里木地层分区(Ⅳ22)中的拜城地层小区(Ⅳ22—1)。(见图2—1)。区域内主要沉积了中、新生界的地层,以三叠系、侏罗系、第四系为主,盆地中部被大面积第四系洪冲积层所覆盖,北部中高山区出露有古生界二叠系、志留系、泥盆系的地层(见表2-1、图2—2)。区域地层特征一览层表表2-1系统地质名称及符号岩性厚度(米)名称代号第四系全新统近代沉积Q4砾石、砂土、上更新统Q31—10中更新统Q240—80侏罗下统克拉苏群阳霞组J1y石英砂岩、粗砂岩、粉砂岩夹煤层212—6289统阿合组J1a砂岩、砾岩、粗砂岩夹煤层、煤线200—517三叠系上统小泉沟群塔里奇克组T3t碳质粉砂岩、砂岩夹煤层73—420黄山街组T3h砂岩、砾岩夹煤线299下统俄霍布拉克群T1eh砾岩、砂岩、泥岩547二叠系上统比尤勒包谷孜群P2by砂岩、砾岩、灰岩、炭质页岩286下统小提坎力克组P1X砂岩、灰岩350志留—泥盆系上志统—下泥盆统阿尔腾克斯下亚组(S3—D1)aa灰岩、硅质568志留系上志留统乌帕塔尔坎组S3w灰岩、结晶灰岩435现将区域内主要含煤地层特征由老到新叙述如下:1、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该组为一套河流相及泥炭沼泽相,岩性以砂岩、粉砂岩夹煤层组成。为南疆地区主要含煤层位之一,含多层工业煤层,厚73—420米。下与黄山街组为整合接触、上与下侏罗统阿合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塔里奇克组按岩性可划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岩性为深灰、灰、灰黑色的薄层状的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夹工业煤层。煤层产于上段上部及顶部,共1—12层,总厚1.3—24.6米,为一套河流、泥炭沼泽相的多韵律沉积。下段岩性为灰、灰绿、浅灰黄色砾岩、砂岩,为一套河流相碎屑沉积。10本组总体有三个由粗到细的旋回组成,每个旋回下部由绿灰色、灰色砂岩、砂砾岩组成,具有交错层,为河流相沉积,上部由灰黑—浅灰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可采煤层组成,为泥炭沼泽相。2、下侏罗统阿合组(J1a)该组由于岩性坚硬、单一,在区内常构成陡峻的单面山。又因岩性全由砂岩夹砾岩组成,又称作“标准砂岩层”,为一套河床相或河流三角洲的粗碎屑岩建造,为A组煤层间接找矿标志。下与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上与下侏罗统阳霞组(J1y)为整合接触。区域内岩性、岩相变化不大,区域上夹泥岩及煤线。厚度一般20011—517米,一般为200—300米,变化总体趋势是东厚西薄。6、下侏罗统阳霞组(J1y)该组为一套由河流相、泥炭沼泽相、湖泊相组合的陆相含煤地层。该组含多层工业煤层,主要由灰白、黄灰绿色粗砂岩、砾状砂岩与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及炭质泥板岩和煤层组成。为南疆地区主要产煤地层之一。含有丰富的植物及少量孢粉化石。区域上,厚度变化是东厚西薄,厚度212—628米,一般为500余米,下与阿合组(J1a)整合接触。本组按岩性可分为四个岩性段,自上而下分别为:炭质泥板岩段、B含煤段、砂砾岩段、下含煤段。炭质泥板岩段为本区标志层,为一套湖泊相,岩性为黑、灰黑色泥板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其余三个岩性段,由于划分不一,故合并为含煤段。此段岩性特征是上、下细而中间粗,如结合阿合组看,本区下侏罗统由下而上明显构成粗—细—粗—细两个完整旋回。本组工业煤层赋存于B含煤段一般有1—4层,总厚2—7米,其特点是煤层单层少,但厚度大。下含煤段不含工业煤层均为煤线或无价值的薄煤层,但层数众多,具河流相的典型多阶特点。第二节区域构造区域大地构造上处于塔里木—华北板块(Ⅲ),塔里木微板块(Ⅲ1)塔里木中央地板(Ⅲ11)的北缘,紧邻虎拉山晚古生代裂陷槽(Ⅲ13)。(见图2-3)。虎拉山晚古生代裂陷槽是在华力西构造变动晚期与南天山褶皱回返后发展起来的阿尔卑斯期坳陷,具有多旋回构造变动的特点,自燕山期到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动有越来越强的趋势,其强烈的构造运动波及12到矿区范围,使次一级断裂较发育。区域构造线总体呈近北东—南西向展布,断裂构造主要为工作区北部的阿尔腾柯斯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裂构造。褶皱构造主要为工作区西部的琼果勒下游向斜,该向斜平面形态呈膝状,核部为侏罗系地层,两翼为三叠系地层,轴向北西—南东向,阿尔格敏煤矿即位于该向斜的内倾转折处,区内褶皱构造总体不发育。地层为总体呈南东倾的单斜地层,倾角20°,由北西向南东有变缓的趋势。13第三章矿区地质第一节地层矿区内地表除西北角出露有约0.2平方千米的下—中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群(T1-2eh)外,其余均被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洪冲积层(Q3-4pal)所覆盖,厚度数十米,根据钻孔揭露可知,其下还有第四系下—中更新统(Q1-2)砾岩层,为洪积扇沉积,自北向南,厚度逐渐增大,DZ1线上最北端的ZK103钻孔中厚140米,最南端的ZK101中厚约280米。由于矿区内几乎无基岩出露,现根据目前已施工钻孔资料,结合区域资料及邻区阿尔格敏煤矿的地层资料,对矿区内第四系之下的地层做简要叙述。(一)下—中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群(T1-2eh)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岩性主要为褐红色砾岩、砂岩、泥岩互层,区域上该套地层厚度大于600米,矿区内出露厚度约200米。该地层以颜色与其它地层相区分,易于辨认。(二)上三叠统黄
本文标题:拜城县阿尔果木煤矿风险勘查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8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