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李洁护士应了解各种检验的目的,掌握真正的采集方法。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医嘱。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及标准预防措施。操作方法:1、真空采血法根据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真空采血管,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见回血后,按顺序依次插真空采血管。同时抽取几项血标本时: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2、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根据采集血标本的种类准确计算采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采集完成后,取下注射器针头,根据不同标本所需血量,分别将血标本沿管壁缓慢注入相应的容器内,轻轻混匀,勿用力振荡。注意事项:1、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2、若患者正在进行输液治疗,应从非输液侧肢体采集。3、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时,根据采集管要求依次采集血标本。先抗凝管再干燥管,只能轻柔上下摇匀,不能剧烈左右震荡,防止溶血。4、采血时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5、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送检过程中避免过度振荡。操作方法:1、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同血标本采集)2、经血管通路静脉采血法(同血标本采集)3、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取血法:取一只注射器抽生理盐水20ml备用,另备两只注射器。取下肝素帽,连接一支空注射器,抽出5ml血液弃去。另接一支注射器抽取足量血标本,然后以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消毒导管接口,清除残留血迹。连接肝素帽或三通管。4、成人每次采集10-20ml,婴儿和儿童1-5ml。5、用75%乙醇消毒培养瓶瓶塞,待干,将血标本注入血培养瓶,迅速轻摇,混合均匀。注意事项:1、血培养应在室温下避光保存。2、根据是否使用过抗生素,准备合适的需氧瓶和厌氧瓶。3、间歇性寒战患者应在寒战前或体温高峰前取血;当预测寒战或高热时间有困难时,应在寒战或发热时尽快采集血培养标本。4、已使用过抗生素的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培养标本。5、血标本注入厌氧菌培养瓶时,注意勿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注入瓶内,一般情况下先注入厌氧菌培养瓶,后注入需氧菌培养瓶。6、血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立即送检,切勿冷藏!7、两次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1小时。8、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采取血培养标本时,每次至少采集2套血培养,其中一套从独立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套则从导管采集。2套血培养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小于等于)5分钟,并作标记。操作方法:1、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暴露穿刺部位(成人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新生儿宜选择桡动脉)2、宜选用血气专用注射器采集标本。若使用常规注射器,应在穿刺前抽取肝素钠转动注射器针栓使注射器内均匀附着肝素钠,针尖向上推出多余液体和注射器内残留的气泡。3、选择并消毒患者穿刺部位和操作者的食中指,以两指固定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度角刺入动脉。4、拔针后立即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或专用凝胶针帽,压迫穿刺点5-10min。5、轻轻转动注射器,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以防止凝血。动脉血颜色鲜红,静脉血颜色暗红。6、经动脉测压管采血法:先用注射器抽出冲洗用肝素盐水并丢弃,缓缓抽出约5ml血液,换2ml肝素化的注射器抽取标本1ml。7、注明患者的体温、吸氧浓度或呼吸机参数,立即送检。注意事项:洗澡、运动后,应休息30分钟再采血。标本应隔绝空气,避免混入气泡或静脉血。刺入橡胶塞时防止针头刺穿,斜面暴露于空气中。凝血功能障碍者穿刺后应延长按压时间至少10分钟。采集标本后30min内送检。1.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血红蛋白(HB)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12.0~16.0g/dl)【10】女:110~150g/L(11.0~15.0g/dl【10】临床意义:增高:有生理性或病理性,在肺癌病人中较少见。减低:可反映贫血的程度。病人的营养状况不佳、手术后失血过多、化疗后等均可出现(2).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5.5)×1012L(400~550万/mm【0.01】女:(3.5~5.0)×1012L(350~500万/mm【0.01】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症。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减低:手术后失血过多、化放疗疗引起的红细胞减少、其他情况引起的贫血、血液稀释后等。(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4~10)×109/L(4000~10000/mm【0.001】临床意义: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恶性肿瘤及白血病等。降低:这是化疗病人最常见的副作用。另外,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出现(4)淋巴细胞(L):正常参考值:0.25~0.35(25%~35%)【0.01】临床意义: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恢复期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等。减少:接触放射线及应用皮质激素之后。(5)单核细胞(M):正常参考值:0.03~0.08(3%~8%)【0.01】临床意义:增多: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临床意义不大。(6)、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100~300)×10【1.0】临床意义: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急性白血病、伤寒、脾功能亢进及进行体外循环时、化学药物中毒。增高:某些化疗药物或放疗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其他的疾病引起则较少见,有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术后。(7).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正常参考值:0.50~0.70(50%~70%)【0.01】临床意义: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放射线或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病毒性感染、伤寒、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参考值:0.01~0.05(1%~5%)【0.01】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等。(3)嗜酸性粒细胞(E):正常参考值:0.005~0.05(0.05%~5%)【0.01】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及血液病等。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大手术病情严重及传染病、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4)嗜碱性粒细胞(B):正常参考值:0~0.01(0%~1%)【0.01】临床意义: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某些转移癌。减少:无临床意义2.肝功能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TP正常值范围为60-80克/L,A为35-55克/L,G为20-30克/L,A/G为1.5-2.5:1。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偏低而球蛋白偏高,使A/G比例倒置。(2)、总胆固醇(TC)及胆固醇酯(cbE):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性黄疸时TC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均可下降。(3)、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为小于4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4)、谷草转氨酶(AST):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s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5)、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DB):肝病时出现黄疸,TB和DB均可不同程度升高,正常值TB为5.1-19umol/L,DB小于3.4umol/L,如DB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6)、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与值为30-90u/L。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因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如成骨肉瘤、转移性骨瘤)均可使ALP上升。(7)、谷氨酰转移酶(r-GT):健康人血清中r-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r-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以及肝硬化、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导致r谷氨酰转肽酶偏高。3.肾功能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血尿素氮(BUN)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1.8~6.8mmol/L尿素酶-钠氏显色法3.2~6.1mmol/L.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2)血肌酐(Scr)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女70.7~106.1μmol/L小儿26.5~62.0μmol/L全血88.4~159.1μmol/L.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3)血尿素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4)血尿酸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149~417μmol/L女89~357μmol/L60岁男250~476μmol/L女190~434μmol/L.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5)尿肌酐(Cr)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儿童44~352μmol.kg-1/d成人7~8mmol/d.临床意义: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6)尿蛋白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阴性临床意义: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这些蛋白的0.60(60%)左右来自血浆,其余的来源于肾、泌尿道、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组织分解产物,包括尿酶、激素、抗体及其降解物等。生理性增加: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发热、情绪激动、过冷过热的气候等。(7)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参考值:正常情况:SPI0.1表示选择性好SPI0.1~0.2表示选择性一般SPI0.2表示选择性差。临床意义:当尿中排出大分子IgG的量少时,表示选择性好。相反,表示选择性差。(8)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参考值:正常情况:23~62μl/min临床意义:增高:肾小管损害。本试验是了解肾小管损害程度的可靠指标,特别有助于发现轻型患者。(9)血内生肌酐清除率参考值:正常情况:血浆一般情况下成人0.80~1.20ml.s-1/m2尿液成人男0.45~1.32ml.s-1/m2女0.85~1.29ml.s-1/m250岁以上,每年下降0.006ml.s-1/m2.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0.5~0.6ml.s-l/m2(52~63ml/min/1.73m2)时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0.3ml.s
本文标题: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9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