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社会心理学昆明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心理健康工作者钱锡安0871-2861145,13908856911网站-1邮箱kmxinqiao@163.com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几点两重性或矛盾性的说明:……笔者归纳出一个宏观提纲——社会: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互相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社会化:个体参与社会生活,通过交互活动,习得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成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过程。即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适应社会。社会学: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心理:人的主观的“内心世界”;它是大脑机体对客观现实包括社会文化诸因素的主观、能动反映的机能、现象和过程。心理学:系统地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个体的心理、行为的规律和群体的心理特征的一门学科。美国、苏联或俄罗斯、日本、中国、其他国的社会心理学。目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五节态度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七节社会影响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学派)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社会化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第三单元归因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第三单元社交情绪第五节态度第一单元态度形成第二单元态度转变第三单元态度测量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第二单元体语沟通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第四单元人际吸引第五单元人际互动第七节社会影响第一单元从众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一单元爱情第二单元婚姻第三单元离婚第四单元家庭2020/1/23——以上目录介绍完毕以下讲释教材内容——第一节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除了心理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也与社会心理学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对社会心理学的创立与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875年,德国的谢夫勒提出社会心理学概念。1908年,美国的罗斯(E.A.Ross)的《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英国的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的《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勒温(1890~1947),德国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之父,“场论”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美国的奥尔波特(哥哥)。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社会心理学自诞生开始,就从孕育它的两个学科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不同的研究传统,形成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即现在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麦独孤)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罗斯)。对于“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的问题,这两种研究取向的学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学习。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解释个体的思想(思维)、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它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它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艾尔乌德)(三)美国(人本)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哥哥}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四)有一个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五)我们(潘菽)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行为规律的科学。(考试!)(哥哥)弗劳德.奥尔波特(FloydH.Allport,1890~1978):“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哥哥: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弗劳德.奥尔波特(FloydH.Allport,1890~1978)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他在4个孩子中排行老三。1919年,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作。随后执教于卡罗来纳大学和锡拉丘兹大学,直到1957年退休。他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奠基人,“社会促进”概念的提出者,他的第一部著作《社会心理学》(1924)以实验和研究为基础讨论了群体实验、人格评价、心理学在诸多领域的应用等课题。他的研究还涉及对实验室环境以外宗教、政治、工业和社区诸领域内社会行为的考查。(弟弟)高尔顿.奥尔波特(GordonW.Allport,1897~1967):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如何受他人和社会情景的影响。采用实验的方法可以进行研究。(为学界认可)弟弟:高尔顿.奥尔波特(GordonW.Allport,1897~1967),美国人格心理学家,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笔者整合的定义:是研究社会个体的心理、行为的规律和群体的心理特征的一门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或边缘)学科。它的主要课题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动机、人际吸引、人际沟通、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社会化、社会促进作用、社会影响、侵犯行为、“利他”精神和群体心理特征等。它研究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或群体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注重对社会环境同个体、群体之间互相影响和作用现象的探讨。社会环境包括微观和宏观的。微观的社会环境即“社会情境”,包括与他人直接交往的真实情境、想象情境和隐含情境,是影响个体心理的直接动因;宏观的社会环境,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集体舆论、群体气氛、风俗习惯及自然条件等,它是能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发生影响的全部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社会情境”对人的心理影响,这是在充分肯定社会制度等宏观社会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进行的。“社会情境”它常常以社会“应激源”的面目出现。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的言动表现)。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刺激)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的言动表现)。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评价和制约行为的基本因素(补充):⑴法律标准。⑵道德标准(伦理标准)。⑶行为的统计标准。⑷医学标准。⑸时间标准。⑹空间标准(地域标准)。(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社会行为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而社会心理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1.个体层面。2.人际层面。3.群体层面。4.社会层面。1.在个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等。2.在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3.在群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惰化等。4.在社会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等。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1.哲学思辨(启蒙期)2.经验描述(形成期)3.实证分析(确立期)1.哲学思辨(启蒙期)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辩(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2.经验描述(形成期)自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专著的分别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英国(美国也对)本能心理学的麦独孤,他在《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指出“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源泉和动力”;并提出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合、控制、服从、创造和建设等十二种本能,认为从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3.实证分析(确立期)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实证分析阶段的社会心理学成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产生所依赖的基础。二战后,迅速发展。表现特征:研究领域拓宽,理论向多元化发展,(从实验室到社会现场)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原则(一)价值中立原则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二)系统性原则动态、整体、有序及反馈的。(三)伦理原则(危险而有意思,全在于把握)⑴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的可接受性。⑵研究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者说明,求得理解。⑶采取措施保护被试者。⑷被试者有退出被试研究的自由。(联系、想象“咨访关系”)⑸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写书、讲座、上媒体),须经被试者同意。⑹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四)实验法(一)观察法(二)调查法亦称询问法1.访谈,即口头调查,2.问卷,就是纸笔调查。(三)档案法(一)观察法: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搜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1.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2.参与观察指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的观察。包括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二)调查法亦称询问法研究者拟出一系列问题请被调查者回答,然后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以达到描述、解释和说明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目的。1.访谈,即口头调查。又分:⑴结构(固定套路)访谈与非结构(随机、随意)访谈。⑵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访谈过程与技巧中包括准备工作、接近被访谈者、应对拒绝的技巧、谈话与提问技巧、追问技巧等几个方面。2.问卷,即纸笔调查。(1)又分:①结构问卷与无结构问卷。②发送、访问及邮寄问卷。(2)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穷尽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适度规模原则。(3)问卷法有两个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较高,二是收效快。(三)档案法(见下页)(三)档案法(包括日记)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并通过对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包括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及历史文献等。心理咨询中经常需要进行产品分析(作业疗法),追溯求助者的个人既往史,考察求助者的成长报告,实际上就是档案法的应用。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既要努力增强研究结果的解释力,使研究结论一般化,也要注意不要任意夸大研究结论的应用范围(即使迈出一小步)。(四)实验法(自变量、因变量、信度、效度)笔者说:在实际的研究或实操中,决不止这几个方法。这是为了考试的。笔者的一种整合:12种——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量表测试法、问卷法、个案法、谈话法、作业(产品)分析法、投射测验法、演讲提问答释法、档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学派)★★★★★1.社会
本文标题:37社会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9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