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8课
课程标准: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解决的主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课程标准: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一、邓小平理论(一)历史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社会条件)。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思想基础)。(1)对象:“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一、邓小平理论(一)历史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社会条件)。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思想基础)。(1)对象:“两个凡是”(2)影响: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高考真题】:(2010·上海单科28)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A.体制改革B.拨乱反正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B(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1978年)⑴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⑵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一、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2)主要内容:(3)意义:1978年底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一、邓小平理论(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1978年)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绝对不能照搬。”“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中共十二大一、邓小平理论(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1978年)2、首次提出:3、初步形成: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内容中共十三大1987年意义一、邓小平理论【知识链接】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内涵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内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一、邓小平理论(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1978年)2、首次提出:3、初步形成: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成熟并形成体系:①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材料一: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哪两大根本问题?他是如何回答这两大根本问题的?这两大问题的解决有何意义?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南方讲话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意义——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典型题例】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有:①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②文革期间邓小平全面整顿③邓小平南方谈话④中共十四大决策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C一、邓小平理论(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1978年)2、首次提出: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成熟并形成体系:①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的召开A.时间:B.内容:1992年秋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邓小平理论(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1978年)2、首次提出: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成熟并形成体系:①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最终形成: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中共十五大的召开A.时间:B.内容:1997年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邓小平理论并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小结: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四次会议和一次南巡)过程主要理论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特色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初级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成熟并成体系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目标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形成1997年中共十五大结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一、邓小平理论(三)邓小平理论的内容:1、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⑴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⑵建设道路: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⑷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⑸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⑹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三个有利于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祖国统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3、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一、邓小平理论(四)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①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②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典型题例】: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同点有:①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②都是在对过去的“左”的错误思想的批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③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④在实践中都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课标: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解决的主要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提出的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⑴国际: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形势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世界的变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同时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回答。⑵国内:①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②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当前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的结构的比例比较合理,党员的社会成分、社会职业趋于多样化,既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又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但是,当前党的队伍状况与党在21世纪所要应对的挑战和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还是不太相称。一大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年富力强,愿意为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奋斗的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还被限制在党的队伍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2、形成过程:2001年七一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述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十六大报告对其作了更加深入的阐述。(2)形成:(3)成熟:(1)创立:2000年2月,明确提出更加系统、成熟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内容:“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执政为民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要解决的根本问题:5、核心:6、本质:7、历史地位:⑴“三个代表”思想适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⑵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⑶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小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比较思想体系创立者解决问题思想精髓历史作用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
本文标题: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8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05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