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十章第1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讲述介绍
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张坡主要内容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举措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乱砍乱伐白色污染电磁辐射酸雨臭氧消耗指标临界点当前值评估海洋酸化全球文石饱和度比率2.75∶12.9∶1本世纪中叶将有部分海洋超出警戒线臭氧浓度平流层臭氧浓度276个多布森单位283个多布森单位安全但亟待改善淡水消耗量淡水年消耗量4000立方公里2600立方公里本世纪中叶将达极限生物多样性百万物种年灭绝数量10100严重超标氮磷循环大气年固氮量350万吨1210万吨严重超标土地使用率用于耕种的非冻土比例15%12%本世纪中叶将达极限二氧化碳浓度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350ppm387ppm超出极限科学家称地球生态系统正在逼近7大极限我国30年的发展模式的问题和多重制约•中国是人口大国,资源贫国,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大量消耗能源,透支环境。•外媒评价:未富先衰、未富先坏、未富先老、未富先脏。•旧GDP缺陷:重数量轻质量,重财富有虚值,重积累轻分配。•发展理念的时代错位:增长观、财富观。•中国持续发展的制约:–大气污染与全球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能源供应危机与生态恶化–气候、能源、贸易的政治化•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说:“我国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材,8%的石油,45%的水泥,淡水占15%,创造了全世界4%的GDP,反差太大了。•2009年中国年钢铁消耗量为5.678亿吨,超过美、日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占全球47%;年消耗水泥约16.3亿吨,约占世界的54%;能源消耗约为30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7.5%,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消耗。•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高耗能低效应使得我国GDP的成本居高不下,成为浪费最大的国家。•在土地资源透支,生态资源透支,矿产资源透支的情况下追求高增长,只能将自己“做大做虚”,不能“做大做强”。经济增长的健康代价•2007年5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形势严峻。而自1997年以来,癌症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死因,每年有近130万人死于癌症。•由于人为活动影响,如工厂排污、矿山开采等,破坏了地壳元素的平衡状态,使这些有毒元素通过水分、土壤、农作物,转移到人的身上。它们就会在人体内积聚下来,一旦摄入总量超过临界点,就会发生病变,甚至导致死亡。所以“生态环境地质病”不可治愈,只能预防。法国癌症研究计划负责人贝尔波姆认为,80%-90%的癌症是由人为破坏环境造成的。中国未来发展的严峻格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占世界85%的人口正陆续进入工业化阶段,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尖锐,使中国的现代化面临严峻挑战。•即使国际市场能够弥补中国资源之不足,生态和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也难以承受。•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道路。返回•新中国伊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针对由于长期战争造成的严重生态破坏,高瞻远瞩,纵观全局,注重调查,提出“绿化祖国”的环境保护任务和目标,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生产建设中一项综合性的日常工作。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一)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1955年,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12年内绿化祖国的号召。1958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提出“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都绿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同年11月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发展林业,林业是个很了不起的事业”。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一)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了自然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长远规划,积极推动自然环境保护的法制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健康发展。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一)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1983年邓小平在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第三次环境保护会议通过了八项管理制度,提出“努力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一)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保护环境的本质:“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一个重要标志”,给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指标和要求,力图使中国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一)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一)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新理念,不仅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和对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着想的态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一)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一)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补充。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应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1.生态和生态文明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1)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解决发展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2)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解决污染的无限性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2.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深刻反思。建设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和意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①基本形成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②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③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④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有利于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的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第一,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和意义•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第三,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这要求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的文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第四,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还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没有生态和谐,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更谈不上社会的和谐。•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是: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又造成了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这些环环相扣的矛盾,已开始不断侵蚀着我们国家社会和谐的基础,阻碍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第五,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谢谢大家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本文标题:第十章第1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讲述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2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