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级管理学》第二讲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第一章古典管理思想简介产生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代表流派.美.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德.韦伯“理想官僚组织理论”产生背景.经济发展:提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唯理哲学:理性分析-牛顿力学实利主义经济学:经济人新教伦理:自制.勤奋和节约是美德,倡导人们通过个人努力和奋斗实现理想传统管理(棍棒.高压)体制缺陷太多“血汗工厂”向开明政策转化古典管理思想简介代表人物.1.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美2.HenriFayol.1841~1925法3.MaxWever.1864~1920德4.LutherGulick.1892~美5.LyndallUriwick.1891~英代表人物生平及主要思想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韦伯与“理想官僚组织理论”一、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1、生平事迹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1878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学徒→工人→班长→车间工厂→总技师1884夜校自学.业余学习机械工程学士学位..任总工.1890~1893制造业投资公司总经理1898~1901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Steelcompany]顾问1903~1914哈佛大学1910东部铁路公司1911沃特敦兵工厂工人罢工1911年10月到1912年2月国会听证会充满敌意1915--50岁生日第二天去世一、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2、泰罗-研究重点(1)提高效率-克服“磨洋工”原因:①天性懒惰②故意的(2)盈余分配与与生产率提高:劳资双方应关心的重点应该是什么.一、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3、泰罗-主要贡献及评价“经济人”假设作业管理方面:(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刺激性的差别工资制度组织管理方法:(1)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2)实行职能工长制(3)实行例外原则优点:①把科学引进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科学管理方法②强调了工作最高效率原则③强调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缺点:①人基本上是受经济利益推动的经济人②重视个人而忽视集体以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为前提,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胡萝卜是指物质刺激,大棒是指规章制度。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1、生平事迹:法约尔,法国工业家Ⅰ.1860~1872.12年低级管理和技术人员.采矿工程,特别是防火1866.科芒特里矿井矿长.Ⅱ.1872~1888.16年经理.领导几个矿.考虑经济情况.技术+管理+计划Ⅲ.1888~1918.30年.公司处于破产边缘,任总经理,贯彻自己的理念,改革整顿企业,关闭老矿,开采新矿.一战期间,提供大量资源,培养了大量人才.77岁退休时,很成功.其企业至今仍是法国采矿冶金集团一部分.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2、学术贡献1908~1925.17年行政管理论文.矿业学会1908论管理一般理论1916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8~1925创立管理研究中心说服政府重视管理1916.《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法文1929.日内瓦国际管理学院.英文.英国1949.美国全面接触—法国学习泰罗的学说1923.萨特.格里尔论文古利克.厄威克《论文集》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3、主要理论概况(1)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分为六种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财务活动—筹集和最恰当的利用资本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会计活动—财产清点、资产负债表、成本、统计等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2)管理人员的品质和能力身体智力品德管理才能一般文化专业知识经验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3)14条原则劳动分工原则权责相当原则纪律严明原则统一指挥原则—运转过程统一领导原则—机构设置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报酬原则集权原则等级链原则秩序原则公平原则人员稳定原则主动性原则—首创精神团体精神原则—团结三、韦伯与“理想官僚组织理论”1、生平简介1883.施特拉斯堡服兵役,在施特拉斯堡大学上课.姨夫与姨妈.赫尔曼·施姆加滕、史学家.大学教授、自由主义者的.批判俾斯麦与其父保守主义对立。1889.师从施密特,完成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企业史——源于意大利城市的家庭工业联合体的无限商业公司的连带责任原则及专财产的发展》1891.-柏林大学讲师,1892.副教授.1893.结婚玛丽安·施尼策1897.与父亲争吵、其父因此去世,患精神病~神经官能症.在欧美旅行4年.1902.赴海德堡大学任教.1904起至去世.著作许多,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法学、哲学三、韦伯与“理想官僚组织理论”2、学术思想1904发表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1947年英文版.科层组织著作.50年代随着西方企业组织规模扩张、机构日渐复杂韦伯的组织理论影响日深,逐渐承认…主要思想:高度结构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人们进行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①明确分工:权利与义务②等级链:自上而下③任用制:考试与教育训练④职业管理人员:固定薪金及升迁制度⑤纪律与规程:严格办事程序⑥理性原则,不受感情影响的人际关系第二章行为科学理论简介源于20世纪30年代,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作为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派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组织行为理论产生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人的观念变化。工人地位的提高——引起注意。科学管理的片面性。对人的认识逐渐深刻,心理学的发展。早期的行为科学一、人际关系学说的先驱Hugo.munsterberg玛丽.福莱特二、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InterpersonalBehaviorApproach)侧重于研究员工在生产中的人际关系,包括研究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等工作间的关系,并研究按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来刺激人的积极性.代表人物:梅奥(1880~1949)代表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1.霍桑实验.(1924~1932)在美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①照明实验:工作环境,物资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②继电器装配室:工作条件→职工情绪③访谈:真实感受④接线板小组: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2、人际关系学说.①"社会人"假设,不仅仅追求金钱,还有社会心理的需要。②非正式组织:自我保护③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技术→人际关系→战略行为科学的发展三、行为科学的发展继梅奥之后,许多人投身于该项研究。1949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会议上,首先提出行为科学的名称。为免于广义的行为科学相混淆,出现了组织行为学,专指管理中的行为科学。发展:①人性假设:“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②研究侧重点:人的需要,动机,激励,组织中人性,非正式组织及群体行为。行为科学的发展(一)马斯洛(Maslow)需要层次理论。理论要点1、人是有需要的,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2、需要是有层次的,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会出现另一种需要。行为科学的发展5.自我实现(施展才能,实现理想↗自我创造、自我发展)4.尊重(自尊,自信)↗3.社交(社交,归属感)↗2.安全(伤病,事故)↗1.生理(生活,生殖)行为科学的发展(二)双因素理论(Herzberg)赫兹伯格在阿基里斯(Chris.Argyris)“成熟~不成熟”理论的基础上,调查了3000名工程人员和会计师。保健因素:没有,会引起不满意。有,也不会产生巨大的激励。激励因素:没有,不会产生不满意。有,产生巨大激励与满足。保健不满←――-→没有不满激励满意←――――→没有满意行为科学的发展(三)X-Y理论(DouglasMeGregor)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方面》管理是对员工的行为有不同的假设,可以分成两类:“X”理论⑴厌恶,逃避工作⑵不愿承担责任,情愿受领导⑶缺乏进取心,没有抱负,对生理和安全的需求高于一切。⑷大多数人必须用强制,控制,指令,甚至惩罚,才能实现组织目标。行为科学的发展“Y”理论:⑴厌恶工作不是人的本性,使脑力的消耗象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⑵人是有责任心的,人们愿意接受,追求责任。⑶控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努力工作的手段,人们愿意自我管理,实现组织目标。⑷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有工业社会条件下。只得到部分发挥。行为科学的发展管理的重点是“X”→“Y”,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领导的主要职能是指导和服务,要让下属担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赋予更多的责任和自主权,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人性假设四.人性假设和管理人性假设:对人的基本看法,-→左右管理人员的行为(一)“经济人”:亚当.斯密“道德哲学”教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自私的动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把人看作是主要凭直观感性行动的,以追求物质利益、需要为最大满足人性假设(二)“社会人”梅奥1933《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内在特性→社会心理需→参与式管理外在特性→经济(三)“自我实现人”需要层次+“Y”理论给予更多的自主权,促使其参与管理,创造条件使个人和组织目标一致人性假设(四)“复杂人”“超Y理论”60~70年代-→“权变理论”1.人不仅是复杂人,而且是高度可变的2.通过组织经验能熟悉新的动机。3.不同组织,不同部门中的人的动机不同。4.人能对管理策略作出反应(能动的)人性假设(五)孔茨(HaroldKoontz)1.人主要关心个人事务2.利益>代价,人就愿意工作3.人是受引导的4.个人通过组织服务个人需要5.个人要求在社会环境下工作6.一般人的人是不存在的7.个人能应付挑战第三章现代管理理论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二战之后经济发展对提高效率提出新的要求: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经营观念的变化2、科技的发展为管理发展提出挑战、提供思想和方法:老三论3、对“人”本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巴纳德“决策人”—组织目标+个人目标、西蒙“管理人”—非程序化决策二、关于“管理丛林”现象(一)1961年12月,孔茨的论文、美国《管理学会杂志》、将管理理论分为六种: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学派、数学学派。(二)引发讨论:1、存在“管理丛林”现象吗?2、要不要走出“管理丛林”?3、怎样走出“管理丛林”?关于“管理丛林”现象(三)1962年在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举行了讨论会,孔茨任主席。讨论的结果: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戴尔:否认管理普遍性观点:1、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三个组织—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罗马天主教会、共产党,三个组织领导能互换吗?2、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理人员—军人、企业家、政府官员。西蒙:不存在“管理丛林”:得益于系统理论,为系统理论做贡献。企业家布朗:听不懂,“先生们,坦白的说,我对讨论中的大部分都不能理解”。关于“管理丛林”现象(四)讨论的结果1980年,孔茨又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发展为11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经理人角色学派、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1、过程学派。哈罗德·孔茨(1908~1984)生平:1908生于俄亥俄州。1931年入美西北大学攻读企管硕士科尔孟特大学任助理教授战时生产运输主任。铁路联合会副主席助理特郎斯世界航空公司总经理加州大学管理研究院管理学教授1935获美耶鲁大学PHD1963美国管理学会主席1962加州大学管理学教授1974获美管理促进会~“泰罗金钥匙”1978~1982任国际管理研究院院长其著作《管理学》已再版十次各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将数学,系统理论,权变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等看成是管理办法,本身不构成管理学,根据管理者工作的职能分类,把管理分为计划,组
本文标题:《高级管理学》第二讲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41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