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生产活动?1.农业活动一、农业区位因素动物、植物概念:农业生产对象:农业生产类型:农、林、牧、副、渔农业生产特点、遵循原则:(1)地域性。原则:因地制宜(2)季节性、周期性。原则:不违农时1.农业活动一、农业区位因素动物、植物概念:农业生产对象:农业生产类型:农、林、牧、副、渔农业生产特点、遵循原则:(1)地域性。原则:因地制宜(2)季节性、周期性。原则:不违农时1.农业活动一、农业区位因素动物、植物概念:农业生产对象:农业生产类型:农、林、牧、副、渔农业生产特点、遵循原则:(1)地域性。原则:因地制宜(2)季节性、周期性。原则:不违农时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一、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不仅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光、热、水光照: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强弱影响作物的分布热量:影响作物的产量、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降水:影响农业区位最重要的自然因素②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垂直分布等③水源: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能否进行生产起决定性影响④土壤: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最重要因素)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光、热、水光照: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强弱影响作物的分布热量:影响作物的产量、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降水:影响农业区位最重要的自然因素②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垂直分布等③水源: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能否进行生产起决定性影响④土壤: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最重要因素)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光、热、水光照: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强弱影响作物的分布热量:影响作物的产量、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降水:影响农业区位最重要的自然因素②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垂直分布等③水源: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能否进行生产起决定性影响④土壤: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最重要因素)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光、热、水光照: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强弱影响作物的分布热量:影响作物的产量、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降水:影响农业区位最重要的自然因素②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垂直分布等③水源: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能否进行生产起决定性影响④土壤: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最重要因素)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光、热、水光照: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强弱影响作物的分布热量:影响作物的产量、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降水:影响农业区位最重要的自然因素②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垂直分布等③水源: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能否进行生产起决定性影响④土壤: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最重要因素)1、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与主要的自然条件进行搭配:A、古巴的甘蔗B、黑龙江的大豆C、吐鲁番盆地长绒棉D、横断山区立体农业E、江南丘陵的茶树光照热量地形土壤F、天山的冬夏牧场地形(2)农业技术经济因素①劳动力:主要涉及数量和素质,比如技术装备的应用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数量,但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较高③生产技术:②技术装备:④种植方式⑤耕作制度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是落实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2)农业技术经济因素①劳动力:主要涉及数量和素质,比如技术装备的应用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数量,但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较高③生产技术:②技术装备:④种植方式⑤耕作制度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是落实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请讨论完成P61页活动题。①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②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工人③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机械化节水技术生产技术----培育良种(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农产品消费状况):②交通运输、保鲜冷藏技术:③政策: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扩大了市场范围,有利于商品农业的发展,形成了地域专业化生产。国家宏观调控,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农产品消费状况):②交通运输、保鲜冷藏技术:③政策: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扩大了市场范围,有利于商品农业的发展,形成了地域专业化生产。国家宏观调控,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气候(热、水分、光照)地形土地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农业技术社会经济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区位影响是决定性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区位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错误说明: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我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22度,将双季水稻的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又如:人们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气候说明: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如何进行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判断地价高低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乳牛等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棉粮等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生产应分布在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判断某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虚拟布局:小麦:平地,面积大,也有水灌溉,距城镇远,地价低。乳牛:因鲜牛奶易变质,应选择在距城镇较近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花卉要保鲜且其生长需大量的水,在有水源且离城镇近的地方合理养鱼:有水库果园:丘陵山区,适宜发展经济林业试一试:阅读:《绿色农业》——书本61页要求掌握:1、什么是绿色农业?2、什么是绿色食品?3、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的兴起,说明了什么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增强?——环境因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同时要加大技术投入,并根据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随时调整农业生产,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从而使农业不断持续发展。课堂小结:西北干旱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发展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什么自然条件?灌溉水源温度、湿度(气候)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花卉等主要改造什么自然条件?注意:自然因素的改造,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到投入和产出比,另外还要注意保护环境。农业活动?畜牧业种植业农业是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东北春小麦因地制宜地域性农事谚语过了惊蛰节,耕田不用歇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周期性和季节性因时制宜春华秋实霜降抢收,不收就丢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气候材料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热量材料二光照材料三降水材料四问题: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地形材料五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的作物。丘陵地形(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什么自然条件?地形活动应用坡度较陡(大于25度)的山区改造为梯田,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来说,人类当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是能够将坡度较陡的山区改造成为梯田的。1、从投入和产出来考虑,投入远远大于产出(简单地说,也就是“得不偿失”);思考:山区坡度与改造得到的梯田面积之间的关系2、容易引起山区水土流失。反比材料七:水源紧紧相邻的沙漠和绿洲以色列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仅20-500毫米,国土50%是沙漠,但却成为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中国推广杂交水稻,使全国水稻平均每公顷由3480千克增到4920千克。农业技术材料八:受“蛆柑”波及,全国多省柑桔滞销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湖北:丰收年七成滞销四川:桔子价格天天降材料九: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以前,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会购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大白菜存在家里,如今再也没有这种现象了,请问是为什么?交通材料十:分析影响下列现象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①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②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③上海郊区的乳牛场,饲养着来自单卖的奶牛;④产自我国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⑤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价格大幅度下跌。材料十一:从“谷贱伤农”到“增产涨价”2005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共四次启动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006年还首次在6个小麦主产省执行这一预案。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近几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由于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效应,粮食增产之后未出现“谷贱伤农”现象。政策
本文标题: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4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