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构建和谐矿区的探讨(冼祖伦)
1构建和谐矿区的探讨冼祖伦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中央要求我们要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把全力做好“三保”工作作为学习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活动全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矿区,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一切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千方百计采取措施,解决当前关系到矿区职工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为构建和谐矿区创造有利条件。一、矿区的现状煤矿,特别是广东的煤矿,由于自身的原因以及先天不足,绝大多数都分布在边远的山旯旮里,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交通不便,职工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从事的是高度危险的重体力的工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解决我省的煤炭紧缺问题,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腾飞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煤炭资源逐年枯竭,亏损逐年增加,产量逐年减少,生产条件愈来愈恶劣,有的矿井甚至已经达不到满足基本的生产条件。在这样的情况,省委省府作出了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决策,对广东的煤矿实施破产关闭。煤矿企业实施破产关闭的同时,对原有职工进行了多渠道的分流安置。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绝大多数仍然居住矿区,2且绝大多数都居住在上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砖瓦杂木房内,住房低矮、面积狭窄,一家三代甚至四代蜗居在二三十平方米的低矮平房内。不但如此,这些房子大多属D级危房,时刻威胁着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煤矿破产关闭后,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不高,技能单一,且年龄偏大,很难在外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只能在当地打短工挣钱帮补家用。因此,他们普遍面临着生活问题、住房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环境卫生问题、治安问题、工亡遗属、特养人员的生活费及在岗人员的工资不及时发放等等的困扰,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必将成为矿区不稳定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排除这些不稳定因素,是留守工作和社区工作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二、实现矿区和谐稳定的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过程中,作为昔日特别能战斗的煤炭人,更应该珍惜特别能战斗这个光荣称号,做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带头人,做维护矿区和谐与稳定的带头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矿区的和谐与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一)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及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通十七大通篇报告的主线,是报告的核心和灵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丰富深化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3民的本质要求。因此,我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作为关破企业的留守机构或社区办事处,更应该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对矿区的职工居民特别是共产党员进行党纪法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职工、居民自觉地遵守各项法规,为矿区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二)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的基础,是党领导和执政的基础。正如高楼大厦必须从基础做起一样,夯实了基础大厦就可以屹立不倒。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理顺关系,按照煤矿关闭破产后的实际情况,配备好基层党组织班子,再根据矿区党员的分布情况,配备有业务知识,责任心强,又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担任党小组长。这样,上级的指示精神,方针政策就可以及时传达到各个党员之中,通过党员去影响周边的职工、居民。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一个党员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其言行举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对于那些“三不”党员,必须进行严肃的处理,该除名的除名,该开除的开除,以严肃党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树立群众观念,执政为民的思想,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教育,让他们珍惜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遵纪守法,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关心职工、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4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同时,还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用系,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新观点。我们在为矿区职工、居民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以胡锦涛总书记的上述观点去指导我们的工作。第一,关心弱势群体,着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想着他们,心里装着一本帐,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对于人均月收入达不到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职工、居民,尽心尽力为他们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帮助他们解决就医、子女入学等遇到的实际困难。对弱势群体实行智力扶持,鼓励他们自强不息,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使他们从中感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从而为矿区的和谐与稳定提供保证。第二,对矿区职工、家属的住房进行彻底的改造,明晰产权及使用权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矿区的必备条件之一。实现住有其所,强化防灾减灾工作,是十七大的精神所在。煤矿职工及家属的住房,是由于煤矿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配套的福利设施,是先生产后生活时期的产物。煤矿投产后,由于煤矿的先天不足,经济效益每况愈下,福利欠帐较多。因此,他们绝大多数仍然居住在上世纪50—70年代修建的低矮破旧的平房之中,他们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虽然近年省政府从财政拨出专款修缮矿区的D级危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房所带来的威胁,但这种撒胡椒面,修修补补的做法,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对于数量庞大的矿区D级危房来说,是微不足道,杯水车薪。要从根本上解决住房这个问题,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彻底明晰房子的产权与使用权;使他们真正居有其所。而目前的情况5是,在矿区居住的职工,对房屋只有使用权而没有产权,产权与使用权分离,即使房子破了,职工也不肯拿钱维护,房子有问题,他们就来找企业。这种产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状况一天不解决,这个不稳定的因素就存在一天。房子出了问题,他们还是找企业找政府。因此,必须彻底解决房子的产权与使用权分离的问题,使职工对房子既拥有产权,又有产权,房子这个不稳定的因素才能彻底排除。第三,拓展就业门路,为职工子女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牵线搭桥。煤矿职工由于从事的职业本身的原因,文化技术素质相对较低,要从事技术密集型的工作相对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煤矿工人自身的特点,由工会和企业党组织出面,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使他们获得再就业的机会,此外,还应积极与地方的工商、税务等部门联系,鼓励职工及其子女自谋出路,自己创业,争取工商税务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第四,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解决矿区职工的行路难、居住环境恶劣、环境卫生差的问题。煤矿地处偏僻的山区,交通极为不便,居住环境、卫生条件极差,特别是煤矿关闭破产后,交通问题、居住环境问题、矿区治安问题就成了矿区广大职工、家属的一块心病。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又是引起矿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除做好日常的管理服务工作外,应积极向上级反映矿区存在的实际问题,争取上级的支持,彻底解决矿区居民行路难、生活环境恶劣、环境卫生差的局面。第五,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彻底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目前,煤矿在岗人员的工资、特养人员、工残人员的生活费,工亡家属的抚恤费就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低得可怜,但由于某些政府部门6的官僚作风,竟然要在每个季度末才能拿到这几百元的生活费,这又叫这些人如何生活呢!这不又是矿区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吗?(四)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联系,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煤矿关闭破产前,企业办社会,自成体系,职工思想相对较为纯洁,煤矿关闭破产后,人员进出频繁,流动性大,治安防范力量不足,一些封建陋习渗透到矿区来,以致一些职工及其子女参与黄赌毒。特别是原来煤矿企业的一些社会职能移交地方后,由于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矿区的治安问题显得更为突出,盗窃、黄赌毒时有发生,严重危及矿区的安全与稳定。要遏制这些现象的发生,除了对广大职工、家属进行法制教育,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之外,还必须充分依靠地方的公检法,依靠地方政府。因此,必须积极而主动地与地方政府通报矿区的有关情况,让他们对矿区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取得地方政府部门对煤矿工作的支持,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持,矿区的安全与稳定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五)实施群防群治,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在帮助职工、家属搞好衣食住行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工会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实施群防群治、综合治理,使矛盾化解在基层,把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因素化解在萌芽之中。对辖区所发生的重大情况及时向地方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按制订的工作预案进行应急处理,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作者系:茂名留守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本文标题:构建和谐矿区的探讨(冼祖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