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十二章输血相关传染病
输血传播疾病第十二章一、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种类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与感染已知有十几种,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免疫缺陷,常以淋巴结肿大、厌食、慢性腹泻、体重减轻、发热、疲乏等全身症状起病,逐渐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性恶性肿瘤,精神与神经障碍而死亡。一、艾滋病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带包膜的RNA反转录病毒,在分类上属逆转录病毒科中的慢病毒属。HIV已发现有1型和2型。HIV对酸、热敏感,一般被HIV污染的器械和器具,经高温、蒸汽、煮沸均可杀灭。HIV对一般消毒剂比较敏感,1%戊二醛5min、70%酒精1min均可灭活病毒。HIV对碱及紫外线不敏感(二)HIV生物学特性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HIV的传播途径温馨提示:日常行为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临床表现急性HIV感染:2~6W后发热、全身不适、头痛、淋巴结肿大等,持续3W后消失无症状HIV感染:平均8~10年艾滋病: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机会性感染、继发性肿瘤、HIV脑病恶病质三、HIV感染/AIDS的实验室诊断(一)检测方法1.HIV病原检测病毒分离p24抗原检测HIV病毒核酸检测(NAT)2.HIV抗体检测酶标法(ELISA):颗粒凝集法(PA):快速试验(RT):免疫荧光法(1FA):免疫印迹法(WB):(三)HIV抗体检测程序1.初筛实验:HIV抗体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2.确认试验为对筛查结果予以确定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免疫印迹法(WB)、条带免疫试验(LIA)及免疫荧光试验(IFA),其中以免疫印迹法最为常用。检测结果的处理对HIV检测抗体阳性者应做好咨询、保密和报告工作。对HIV抗体阴性者,如近期有高危行为如性乱史、吸毒史、受血史、献血浆史,或有急性流感样症状等情况,为排除窗口期的可能,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连续2次。对HIV抗体可疑的对象要作好咨询和随访工作。四、HIV感染/AIDS的治疗和预防(一)治疗抗病毒治疗、支持疗法、使用免疫调节剂、中药治疗、抗感染和抗肿瘤治疗。鸡尾酒疗法: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三大类药物联合搭配使用。1.预防血液传播:(1)戒毒;对静脉吸毒实施标本兼治。(2)手术、注射、拔牙均需使用严格消毒的器具。(3)需防止剃须、穿耳、文身、刷牙时交叉感染。(4)防止外伤时接触污染血液。(6)采血和输血应规范操作,严格消毒。(7)对血源严格管理,提供无偿献血。(8)严格进行血液检验,加强血液检验质量控制。(9)加强对医护人员和血站、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二)预防2.预防性接触传播:(1)禁止卖淫嫖娼和性乱。(2)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3)加强宣传活动,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3.预防母婴传播(1)发生HIV感染的妇女应避孕。(2)当母亲有HIV感染时应停止母亲授乳,改换别的方式喂养婴儿。4.发生HIV职业暴露,紧急处理皮肤有伤口,局部反复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处血液,用大量清水或盐水冲洗伤口,后用消毒液(75%究竟、0.5%碘伏)消毒伤口并包扎对暴露物的传染性和暴漏程度评估,及时上报,及时救治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HAV、HBV、HCV、HDV、HEV、HGV)临床表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黄疸、肝肿大、肝区压痛及肝功能异常。二、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属嗜肝DNA病毒,体内存在3种形式的病毒颗粒:小球形颗粒、柱形颗粒、大球颗粒(Dane颗粒,乙肝病毒完整的颗粒)HBV的抵抗力较强,对温度、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能耐受121℃高压灭菌20min,100℃干烤1h、100℃直接煮沸2min均能灭活HBV乙型肝炎流行病学1.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慢性携带者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途径包括输血与输注血液制品及注射、刺伤、共用牙刷或剃刀、外科器械等。3.易感人群:抗-HBs阴性者高危人群: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HBsAg阳性者的家属、反复输血患者、血液透析患者、多个性伴侣者、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等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临床表现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感染肝炎后肝硬化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HBVDNA检测:早期感染的最直接证据其他检查:血氨、尿常规检查等治疗原则抗病毒治疗护肝治疗支持对症治疗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等的治疗预防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现症感染者限制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幼托保育等切断传播途径:良好卫生习惯、消毒保护易感人群:乙肝疫苗,HBV慢性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及暴露于HBV易感者注射免疫球蛋白病原学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为一线状单正股RNAHCV对有机溶剂敏感。100℃10min;60℃10h或用1:1000福尔马林在37℃下处理6h也可使血清传染性消失。丙型肝炎流行病学全球分布,无明确地理界线。我国正常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1.35%,个体献血者为13.6%,个别地区更高。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HCV携带者传播途径1.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2.母婴传播3.其他临床特点急性病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7.4周,多数起病较隐匿,症状较轻,仅有乏力、纳差、腹胀,ALT升高,抗-HCV阳性,HCV-RNA阳性,有的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ALT升高。约50%~60%转化慢性肝炎,常见肝衰竭,癌变实验室诊断HCV抗原检测抗-HCV检测:ELISA法和重组免疫印迹法HCV-RNA检测:早期HCV病毒血症的“金指标”输血相关乙肝和丙肝的预防1.加强对献血者的血液筛查2.提倡无偿献血3.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血、输液器、对血液透析机应彻底消毒。4.对采集标本复查5.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6.所有的血浆蛋白制品都必须作病毒灭活7.应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8.提倡自体输血和成分输血可通过血液传播的其他疾病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属的一种DNA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RNA病毒梅毒:4℃3~6天失去活力,不再具有传染性疟疾:弓形虫病:其他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严格筛选献血者严格进行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检测加强采血和血液制品制备的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合理用血,大力提倡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
本文标题:第十二章输血相关传染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8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