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肺功能测定与临床应用肺功能测定主要项目肺容量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动力学一、肺容量肺容量(Lungvolumes)是指肺内容纳的气量,是呼吸道与肺泡的总容量,反映了外呼吸的空间。肺容量共有四个基础容积,即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和残气量。基础容积互不重叠。由其中二个或二个以上基础容积构成四个肺容量,即深吸气量、肺活量、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一)潮气量(Tidalvolume,VT)潮气量是指在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人潮气量:8--15ML/KG体重潮气量与呼吸频率决定了每分钟通气量。(二)深吸气量(IC)和补吸气量(IRV)深吸气量(IC)是指在平静呼气后,作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由VT+IRV构成。补吸气量(IRV)是指在平静吸气后,用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它是深吸气量中的一部分。反映了肺和胸廓在静态时的最大膨胀度。深吸气量是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的主要成分(约占肺活量的75%),因此足够的深吸气量方能保证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的正常。(三)补呼气量(Expiratoryreservevolume,ERV)补呼气量是在平静呼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补呼气量反映了呼气肌和腹肌的力量。(四)肺活量(Vitalcapacity,VC)肺活量是指深吸气后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由IC+ERV构成。肺活量个体差异较大,故临床判断时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作为衡量指标。分级标准: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80%——正常60-79%——轻度降低40-59%——中度降低40%——重度降低(五)、功能残气量(FRC)功能残气量是指在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的气量。(七)、肺总量(Totallungcapacity,TLC)肺总量是指在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总气量。肺部或胸廓限制性疾病如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气胸、胸腔积液以及神经肌肉疾病等可导致肺总量减少;阻塞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可引起肺总量增加。二、肺通气功能所谓通气是指肺泡气体与外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气功能的测定包括每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最大通气量以及时间肺活量等项目。(一)每分钟通气量(VE)每分钟通气量(Minuteventilation,VE)是指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即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VE=VT*RR在静息状态时每分钟通气量正常值为5-8升,男性约6.6升,女性约5.0升。10L提示通气过度,3L提示通气不足。一般来说,限制性肺疾病患者表现为浅快呼吸,而阻塞性疾病则呼吸相对深缓,呼气时间延长。(二)肺泡通气量(VA)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气量中能到达肺泡进行有效气体交换的通气量称为肺泡通气量(Minutealveolarventilatiaon,VA)。停留在传导气道,如口腔、鼻腔、气管、支气管等的气量,属于无效通气量,称为解剖死腔。进入血流不足的肺泡中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的气量,称为肺泡死腔。解剖死腔与肺泡死腔总称为生理无效腔(VD)。肺泡通气量等于每分钟通气量减去生理无效腔通气量,VA=(VT—VD)*RR(三)最大通气量最大通气量(Maximalvolumtaryventilation,MVV)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以最深最快的呼吸所得到的最大通气量,通常以每分钟计算。最大通气量与肺容量、气道阻力、胸肺顺应性以及呼吸肌力都有关。正常人最大通气量应≥预计值的80%以上。最大通气量损害分级标准:MVV%Pred60-79%——轻度降低40-59%——中度降低40%——重度降低引起最大通气量减低的常见的原因有:1、气道阻力增加:如支气管哮喘等。2、胸廓畸形或神经肌肉病变:脊柱后侧凸、格林—巴利综合征等。3、肺组织病变:肺水肿等。(四)时间肺活量1、时间肺活量(FVC)是指深吸气至肺总量位,然后用力快速呼气直至残气位。所测得的肺活量称为用力肺活量,同时测定1,2,3秒时间内呼出的气量,并分别称为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二秒用力呼气量(FEV2)、第三秒用力呼气量(FEV3)表示。2、FEV1/FVC称为第一秒用力呼气率。3、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将用力肺活量分四等分,以呼出中间二等分容量除以呼出中间二等分容量所化费的时间(升/秒)。正常值范围:FVC%Pred≥80%FEV1%Pred≥80%FEV1/FVC%83%临床意义1、正常人FVC与VC接近,但在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力呼气时由于胸腔内压增高,小气道提早闭合,可导致FVC小于VC。FEV1/FVC%能敏感发现气流阻塞,FEV1%pred有助于判断气流阻塞的程度。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轻重程度进行分级时,普遍采用FEV1%pred这一指标。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2002年4月我国慢阻肺会议提出COPD的分级:0级:危险期特点:(1)肺功能正常(2)慢性症状(咳嗽,咯痰)Ⅰ级(轻度COPD):特点:(1)FEV1/FVC70%(2)FEV1%pred≥80%(3)伴或不伴慢性症状(咳嗽,咯痰)Ⅱ级(中度COPD):特点:(1)FEV1/FVC70%(2)30%≤FEV1%pred80%(ⅡA:50%≤FEV1%pred80%ⅡB:30%≤FEV1%pred50%(3)伴或不伴慢性症状(咳嗽,咯痰,呼吸困难)Ⅲ级(重度COPD):特点:(1)FEV1/FVC70%(2)FEV1%pred30%或FEV1%pred50%加上有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的临床征象气道反应性测定气道反应性测定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通常用FEV1的变化来观察气流阻塞的存在和气流阻塞的可逆程度。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改善率=(用药后FEV1—用药前FEV1)/用药前FEV1改善率=15%且FEV1增加200ml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考虑哮喘可能。(五)峰流速峰流速是用力呼气时最大的流量(PEF)。PEF昼夜波动率测定方法:每日清晨、下午和睡前定时测定PEF。PEF昼夜波动率=日内最高PEF-日内最低PEF×100%1/2(同日内最高PEF+最低PEF)PEF通过监测流速反映气道阻力变化,有助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了解病情变化,判断病情的轻重,观察用药疗效。(六)通气功能障碍评价通气功能障碍分为三种类型,即阻塞性、限制性和混合性。1、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系指气流受限或气道狭窄所引起的通气障碍,其改变为:(1)、肺活量早期正常,以后逐步降低;补呼气量递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均增高;肺总量正常或增高,严重时肺活量降低超过残气量增加而表现为肺总量降低。残气量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2)、时间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率减低,最大呼气中期流速降低,最大通气量减少,最大通气基线上移,气速指数1。2、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系指肺扩张受限所引起的通气障碍,其改变为:(1)肺活量、深吸气量和肺总量减少,功能残气量和残气量减低,残气量占肺总量百分比变化不定。潮气量偏小。(2)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绝对值减低,但第一秒用力呼气率正常或增高;MMEF降低;肺活量下降大于最大通气量下降,故气速指数1。3、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混合性通气功能是指气流阻塞与肺扩张受限因素同时存在所引起的通气障碍,可表现为以阻塞为主或以限制为主。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在肺容量与通气功能方面的改变为:(1)肺活量下降,而功能残气量、残气量、肺总量、残/总百分比变化不一定。(2)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均降低,第一秒用力呼气率正常或降低,MMEF降低,最大通气量减少。三、换气功能换气功能也就是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泡和血液之间、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O2和CO2气体的交换,牵涉到肺通气分布、血流分布、通气/血流比例、弥散功能等。(一)、肺通气分布吸入空气进入肺脏,要求比较均匀地分布到每一个肺泡以保证换气功能的正常。由于重力的影响,胸腔负压呈现区域性差异,如在直立位,从残气位开始吸气,胸腔上部为负压,而肺底部则为正压,所以上肺区的肺泡首先充气,吸入气量明显大于下肺区;吸气至功能残气位时上下肺泡同时扩张,在时间和数量上基本同步;至肺总量位时,上肺区的肺组织中止充气,而下肺区肺组织继续充气,从而造成吸入气体的不均。从空间上来看,在直立位上肺区肺组织通气量较少,从肺尖断面至肺底部断面,通气量逐渐增大。(二)、肺血流分布肺循环是一个低阻低压系统,血流量的分布易受重力、体位、血压、胸膜腔压和肺泡内压等的影响。在直立位自肺尖向肺底部,肺血流量逐渐增加,在仰卧位时,肺尖部与肺底部的血流量分布相同,但自腹侧至背侧血流递增。运动时由于肺血流量增加,体位的影响几乎消除。(三)、通气/血流比例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约4L,肺血流量约5L,通气/血流比例(V/Q)为0.8。V/Q0.8:通气在比例上超过血流,则进入肺泡的一部分潮气量不能与肺血流接触进行气体交换,造成死腔量增加.V/Q0.8:通气在比例上低于血流,流经肺泡周围的混合静脉血得不到气体交换而直接回流至左心房,就会产生静动脉分流效应。静-动脉分流效应无效死腔增大;死腔样通气临床意义:通气/血流比例(V/Q)比例失调常见于:1、肺血管阻塞:肺栓塞、肺血栓形成。2、气道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液潴留。3、肺扩张障碍:肺水肿、肺充血、肺不张、肺炎、肺纤维化。4、肺泡毛细血管网破坏:阻塞性肺气肿。(四)弥散功能弥散功能是指肺泡气和肺毛细血管中气体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循高分压向低分压移动的原则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CO2弥散能力是O2的20倍,故临床一般不存在CO2的弥散功能障碍。临床意义任何可引起有效弥散面积减少或使有效弥散距离增加的疾病都将导致弥散量减少。1)有效弥散面积减少:肺切除、肺不张、气道阻塞、肺栓塞等。2)有效弥散距离增加: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肺泡细胞癌、石棉肺、肺水肿等。弥散量与弥散膜两侧气体分压差也有关,增加吸入氧浓度使肺泡气氧浓度提高,肺泡—肺毛细血管氧分压差增大,弥散量增加,故由弥散功能障碍引起的低氧血症可通过氧疗纠正。肺功能测定注意事项:1.测试前病人须安静休息15分钟。2.高热,剧咳,极度衰弱病人暂不宜做;3.肺大泡,自发性气胸病人不能做;咳血病人须待血止后二周方可做。4.传染病患者暂不能做。
本文标题:肺 功 能 测 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9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