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细节决定成败•我给财务的一堂课•刘珍秀•角色的定位•1.总理和村长谁好当?•结论是:一样的难当。•举例:去找个员工,解释一下“个人所得税”•你就知道越基层的工作越不好做。•不要把村长当成总理的样子,把总理当成村长的样子•结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简单不等于容易•1.简单就是容易?•举例:•武功: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饮食:一招鲜•工作:专家,专的是某一项•联系:会计部人员•结论:简单不代表容易,不代表责任小,比如出纳。伟大的人,伟大的工作•没有伟大的工作,伟人日复一日做的,也就是小事.•举例:联合国秘书长•扔原子弹的不是总统,是士兵.•因为公司大,所以小事无人做,因为事情不大,所以小事不屑做•每个人都在做小事,这就是工作,就是生活.数据的精准•大概,也许,可能,差不多……•举例•一个抽样调查:50个大四学生填增值税发票,只有2人对会计为1分钱夜以继日地查,在毛泽东时代,大搞政治运动时,有人为此送命了.差之豪厘失之千里,讲的就是数字.职业习惯:精细,准确,周密如果你的性格不是这样,如果你要做会计,建议你养成你的习惯做好每件小事•东京的一家贸易公司,一位小姐专门为客商购买车票,经常给德国的一家大公司往返于东京和大坂的车票,不久这位经理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每次去大坂,座位都靠右,回来都靠左.于是去问小姐,小姐说:我想外国人都喜欢富士山的,去时,富士山在你的右边,回来时,已在你的左边.•客商十分感动,把定单加了1倍.做对与做好•中国人绝不缺少聪明才智,而是缺少对“精细”的执着.•认真做事,只是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因为急,所以我错得情有可原—是荒唐的逻辑。•100-1不等于99,=0;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举例:条装饰线一条装饰线每个座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距离轨道太近时,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东地铁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事件.德国设计师在设计时,考虑到了,在靠近站台50厘米的地方铺上金属饰条,又用黑色大理石镶了边,当乘客走进站台时,就有警惕感,站在安全线以内.而2号线最初就没考虑,全部用同一色的瓷砖铺,乘客很难意识到到了轨道边,地铁公司不得不派专人里提醒乘客注意安全.麦当劳的启示麦当劳开到哪里,火车到哪里,餐饮界的人士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我们看看他是怎样做的?1进军中国市场前,跟踪调查了5年,2提前在北京种了4年的马铃薯3根据中国人的身高制定最佳的柜台,桌椅尺寸4.从香港空运成品到北京进行口味实验和分析5.在北京5个地方设点,反复比较,投产后一炮而红.•这就是细节的魅力.这样来比较•麦当劳的面包不圆或切口不平都不用.奶浆接货温度要在4度以下,高一度就退货,一片牛肉要经过40多天的质量检查,炸薯条超过7分钟,汉堡超过19分钟就扔掉.•给你去开,做得到吗?•南京的冠生园却拿前一年的月饼陷做新月饼.•火锅店拿地沟油做火锅,油条里放洗衣粉…这样来比较•在日本,河豚的加工十分严格,厨师上岗最少要经过2年的培训,并领取执照,在操作中,加工去毒要经过30道程序,熟练的厨师也要20分钟完成•这是在用严格的品质,严谨的细节在保障生命。...汪中求的逻辑•汪中求:秘书拿来的资料,一眼看到错误就打回去,也不说明,让她自己找.•你必须拿一个没有错误的东西给我.我说,我不是很重要的,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我在这个公司做总经理就很重要,因为企业发了比较高的代价来请我,这个岗位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必须认真.包括对你要求的认真.•你不理解慢慢去理解,但你要执行.你不理解就不执行,你就可以走了.汪中求的逻辑•我曾经跟我的秘书分析:安排你去做的事,无论巨细,你不去做,就该我做,你做不到位,我就要返工,从管理的角度讲,公司发大价钱请我,成本在你的10倍以上,我发1小时能做的事,你发一天的时间做好,也值,同样一件事,你发1个小时做好交给我,我发现问题后,再去补,改,又发半小时,不如你发1天的时间做好给我,这样一来,你把小事做细了,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人员的素质•美国企业代表到中国东北考察企业,到餐厅一看,非常不满:给员工吃这样的饭菜,大家都不应该干活.•参观车间,看了一下工作情况又气愤地说:这样干活,都不应该给饭吃.•海尔集团总裁说:让一个日本员工一天擦6遍桌子,他们一定会每天一丝不苟地擦6遍,如果是中国员工,可能第1天6遍,第二天也6遍,第三天5遍,第四天3遍…•这是我们的悲哀,也是我们需要改变的地方----不打折扣的执行能力。当你很好奇,拿望远镜看别人时,别忘了拿放大镜看自己,把长处,缺点都看清楚了意识形态的比较很多国人,特别是年轻人,觉得注重细节就是罗嗦,就是没效率.•看看美国人,他们是最随性的人,但在某些地方会的“较真‘让你不能理解.就是这点“较真”,往往是他的精华所在.•德国,日本这两个国家的人,细致得甚至呆板•.他们在战后,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工业产品以“质量”闻名,就是人们思想中的那份“认真,细致”才做出一流的品质.•我们缺的,恰恰是在不该较真的地方较真了,在关键环节倒是随意了.•一个备品的瑕疵,造成整机的浪费。•这就是细节的代价.细节决定成败的总结•写这篇文章的人,是做业务的,是我们平时认为可以大而化之的工作,但他例举了大量的业务事例,论证注重细节的重要性,从业务的角度,尚且如此的推嵩,何况众所周知需要细致的会计工作.•可见细节是无处不在数据管理•数据不仅仅是会计需要•在泰勒科学管理之后,产生了工业工程(IE),质量管理(QM),价值工程(VE),系统工程(SE),计划评审技术(PERT),库存论,排队论,决策论,搏弈论,规划论,图论,概略和数理统计,控制论,信息论,ABC分析法•这些,都是要数据收集,然后运用.•有效的数据还要运用来分析,不仅仅是堆砌的收集•.默默无闻的成绩•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情,因为凡是可能发现的危机都已预见,并已转化为例行作业了.•一个好的员工,不是等问题发生了,轰轰烈烈去解决,而是把问题预防了,根本就不让问题发生.•.•财务的工作也是如此.都是幕后的工作,默默无闻,但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企业.要特别慎重习惯成自然•把一只青蛙扔在热水中,青蛙马上跳出来,但如果放在凉水中慢慢加热,青蛙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跳跃的能力,直到死亡•我们可能习惯了粗心大意,习惯了随随便便,今天要“严谨,认真,细致”,需要养成习惯,在改的开始,可能会有一段很不适应的过程,但是要去做,不要变成那只煮熟的青蛙—被烂习惯煮熟了.心灵的沉淀•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很多人都想一夜成名,一夜之间暴富,这些神话存在,但概率太低•看到很多会计,3天2头跳槽,每个岗位做一做就走了,好象什么都会了,工资也节节高了,但多年后回头再比较,她的专业和收入,并没有预期的好.因为没有积淀.•到目前为止,我的同学毕业很多年了,做得好的,还是那些务实的人.在一个个岗位上干多年的人.•安静下来,选准目标,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达到目标才会水到渠成.记住的几句话•使人疲惫的,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战略上举重若轻,战术上举轻若重•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
本文标题:24细节决定成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0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