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聚焦点一: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在复习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构建一个包括成因分析、危害和治理措施等在内的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2011·广东)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2)。(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_______河,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______;深度1.6米处是________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自西南向东北内流没有流入海洋(2)久湖沼湿润现代为沙漠,古代为湖沼(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3)温度大陆性气候荒漠化(4)措施: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点睛:西北灌溉农业区的生态问题与治理措施思路点拨:(1)根据等高线分布可从图中直接读出河流的流向。石羊河流入腾格里沙漠,没有注入海洋,故为内流河。(2)从图2中即可得出相关的答案。(3)结合中国地理的知识,石羊河位于我国的河西走廊,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为土地荒漠化。(4)石羊河水量少,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故农业生产中要从节水开始,退耕还林还草等。规律技巧总结:高考考查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离不开区域图的判读,而区域图的分析判读一般都要遵循区域定位、区域分析等思维过程。规律技巧总结:区域空间定位一般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海陆轮廓、山脉、河流、湖泊、城市、交通线、资源布局等信息进行(区域定位的方法将在专题九中阐述),但高考试题并不都像本例题这样呈现全球地图,有时会考查一个很小的区域或模拟一个区域,这就需要同学们进行知识迁移,将局部区域地图落实到具体的、符合条件的大区域(全球、大洲、面积较大的国家)中去,然后根据掌握的知识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规律技巧总结:分析区域地图的一般顺序是: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和矿产资源—农业—工业—交通—人口与城市—人地关系及发展等。区域人文地理知识是建立在自然地理知识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必须搞清楚区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找出解题的关键。规律技巧总结: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典型例题,按照一定思路举一反三,规范训练、规范答题,在充分认识和理解上述解答区域环境问题试题思路的基础上,注意总结出自己的答题经验和技巧。变式训练1:下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该区域古长城受损毁的主要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沙侵蚀强;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解析:首先根据图中经纬度、长城、延安、等高线等信息,确定图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上,然后针对各小题的设问答题。第(1)题主要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判断;(2)简述该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差;文化教育落后;人才缺乏解析:主要从影响区域经济因素(资源、能源、交通、劳动力及其素质、生态环境、国家政策等)的角度分析回答;(3)该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解决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土流失实行计划生育;保护和恢复地表植被;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实行小流域治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解析:运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即可回答。聚焦点二:我国东部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地区问题产生原因后果与危害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黑土流失长期不合理的垦殖开荒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流失的泥土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秸秆还田,培肥黑土气候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停止开垦沼泽地湿地退化地区问题产生原因后果与危害治理措施华北平原盐碱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旱涝不均;大水灌溉,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积减少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使土体脱盐;改良土壤春季风沙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冬季风强烈,土地沙化严重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江南低山丘陵、云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夏季降水集中、黄土质地疏松;丘陵地区土层薄,植被稀疏,长期的乱砍滥伐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B.孤立的黄土丘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例题: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B例题: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④在低处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例题: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3)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①秦腔②窑洞③评剧④吊脚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A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思路点拨:(1)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稀疏,在流水的长期侵蚀作用下,沟谷发育,沟谷间形成了塬、墚、峁等微地貌。塬为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墚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峁为孤立的黄土丘。(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是保持水土,减少流水对黄土的侵蚀。(3)陕西简称陕、秦,境内黄土高原分布面积较大;窑洞是人们利用黄土土质干燥、具直立性开挖而成。规律技巧总结:近年来,高考命题中直接或间接考查黄土高原的试题几乎每年都有,其中类似本题中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治理是考查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既要考虑其内因(土质疏松、直立性强、植被稀疏),也要考虑其外因(多暴雨、不合理的垦殖、开矿);既要了解自然原因,也要分析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水土流失的治理要针对其成因进行,最有效的措施是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全面理解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法也是解答本例题第(2)题的关键。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如下表所示:措施功能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基本农田建设;抽引水灌溉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生物措施植树(乔木、灌木)种草保持水土,发展多种经营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充分利用光热变式训练2:图1、图2反映的是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1可知,影响此地区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有____和_____。最大的人口密度分布在__________带。土壤侵蚀强度最大的在_____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植被落叶阔叶林草原植被易受破坏,导致侵蚀加剧解析:分析纵、横坐标可知影响此地区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最大人口密度分布带和最大土壤侵蚀强度带可从图中直接读出;草原植被比森林植被易受破坏,加上降水又比荒漠带多,因而侵蚀最强。变式训练2:图1、图2反映的是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变式训练2:图1、图2反映的是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从图2中可以分析出:最容易被侵蚀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具有较强保持水土能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弃(休)耕地林地和草地种草种树,保持水土解析:弃(休)耕地每毫米雨量侵蚀量最大,可达3.6克,是最容易被侵蚀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和草地每毫米雨量侵蚀量最小,是有较强保持水土能力的土地利用类型,尤其是林地径流系数为零,涵养水源能力最强,因而种草种树可作为水土保持的重要举措。
本文标题: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1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