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沉积岩习题集245朵状三角洲是指三角洲前缘的指状砂体受到海水的冲刷、改造,再分配而形成席状砂层,使三角洲前缘变得较为圆滑而近似于半圆形的三角洲。46鸟嘴状三角洲是指当海洋的波浪作用大于河流的作用时而形成的平面形态呈鸟嘴状的三角洲。47建设性三角洲是指在以河流作用为主,泥砂在河口堆积的速度远大于波浪所能改造的速度的条件下形成的三角洲。其特点是增长速度快,沉积厚、面积大,砂/泥比值低。48破坏性三角洲是指在海洋作用增强而超过河流作用时,河口区形成的泥砂堆积被海洋水动力改造,破坏时形成的三角洲。其特点是形成时间短,分布面积小。49港湾型三角洲是指河流流入三角港或其他形状的港湾所堆积的泥砂被潮汐作用破坏和改造,外形受港湾控制的三角洲。50扇三角洲是指从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51深水三角洲是指曲流河注入水体深度一百米左右的蓄水盆地所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体。52浅水三角洲是指曲流河注入水体,深度一般几米~几十米的蓄水盆地所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体。53三角洲平原是指从河流大量分叉位置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地区,是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54三角洲前缘是指位于三角洲平原向海方向一侧,处于海平面以下的河流与海水剧烈交锋的河口地区。55分流间湾是指分流河道间相对低洼的与海(湖)相连的海湾地区。56远砂坝是指位于河口坝前方较远部位,沉积物较河口坝细的主要为粉砂,并有少量粘土和细砂组成的沉积体。57三角洲复合体由于河流与海洋作用的消长以及河口的往返迁移,三角洲的成长、废弃多次重复出现,形成多个单一的三角洲沉积体交错叠置,称为三角洲复合体。58辫状河三角洲是指由冲积扇前的辫状河注入蓄水盆地所形成的沉积体。59曲流河三角洲是指曲流河注入蓄水盆地形成的沉积体。60浅水湖泊三角洲是指河流注入广阔的滨浅湖区形成的沉积体。61澙湖是指滨浅海地带由于障壁地形的遮挡而形成的与广海呈隔绝或半隔绝的水域。62障壁岛是平行海岸高出水面的狭长形砂体,以其对海水的遮拦作用而构成澙湖的屏障。63淡化澙湖是在潮湿气候区,注入澙湖的淡水大大超过蒸发量,澙湖水面高于海平面,引起澙湖水体经入(出)潮口进入海洋,如此长期外流,澙湖水体又不断有淡水补给,逐渐发生淡化,则形成淡化澙湖。64咸化澙湖在炎热干旱的气候区,澙湖缺乏大量淡水注入,水体蒸发量大大超过注入量,使澙湖水面低于海平面,海水不断向澙湖流动,并不断蒸发和浓缩,含盐度逐渐提高而变成咸化澙湖。65潮汐三角洲由于潮汐的涨落,在潮汐口内侧、外侧形成的三角形沉积体。66潮道是指位于障壁岛之间的连接澙湖与海洋的通道。67潮坪(潮滩)是指具明显潮汐周期而无强烈风浪作用的平缓倾斜的海岸地区。68砂坪(低潮坪)是指低潮线附近能量高以砂质沉积为主的海岸地带。69泥坪(高潮坪)是指高潮线附近低,以泥质沉积为主的海岸地带。70混合坪(中潮坪)是指位于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的能量中等的、具砂泥沉积的海岸地带。71河口湾是指潮汐作用强烈的位于海岸河口区的向海扩展的漏斗状或喇叭状的狭长海湾。72高建设性三角洲向海推进时,砂质堆积迅速,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支河口砂坝、远砂坝可连结组合成指状或鸟爪状砂体,称为指状砂坝。73潮汐砂坝是指因潮汐作用而形成的呈裂指状散射且断续分布于河口区或三角洲前缘向海方向处的砂体。74滑塌岩是指泥砂混杂并具有明显同生变形构造的岩层,系未完全固结的软沉积物因重力滑动-滑塌所致。75典型浊积岩是指具有不同段数鲍玛层序或序列的沉积岩。76堤礁(堡礁)是指离岸有一定距离,常呈带状,其延伸方向多与海岸平行的礁。由于它象带状延伸的堡垒一样护卫着海岸,故也叫堡礁。77生态礁是指造礁生物的原地生长造成的坚固的抗浪骨架,它在地形上具有隆起的正性地貌特征。78岸礁是指从海岸向海方向生长的礁,即和陆地或岛屿相连的礁。79礁核是指礁体中能够抵抗波浪作用的那部分,乃礁的主体。80礁翼通常是指礁相与非礁相呈指状交错过渡的那部分礁体。81环礁是指远离海岸,即位于广海中的呈环形或不规则断续环形的礁,其四周常露出海面呈低矮的环形礁岛,其中间常出现一个不深的澙湖。82补丁礁(斑礁、点礁)把分散于盆地、澙湖、台地或滩中的孤立礁,称为补丁礁。83陆表海是指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海底坡度小于1英尺/英里),范围广阔的(延伸可达几百~几千英里),很浅的(水深一般只有几十米)的浅海。84陆缘海是位于大陆边缘的、坡度较大的(海底坡度约2~10ft/mi)范围较小的(宽度一般)100~300mi深度较大的(水深可达200~300m)的浅海。85清水沉积作用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86潮上带是指平均高潮面以上几英寸~几英尺的地带。87潮间带是指平均高潮面与平均低潮面之间的地带。88潮下带是指平均低潮面之下的地带。89沉积序列(垂向沉积序列)是指几种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相或沉积环境在垂向剖面中的相互组合关系。填空题1沉积相研究的直接目的是恢复(),采用()的现实主义原则。2沉积相研究中采用的是()的方法。3沉积相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内容是()和()。4碎屑岩沉积相以()为主,沉积介质以()为特征,岩性以()为主。5碳酸盐岩沉积相以()为主,沉积介质以()为特征,岩性以()为主。6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通常以沉积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的()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沉积特征和其它沉积条件进行划分。7()和()是恢复和再现古代沉积环境的两个重要手段和钥匙。8冲积扇上可能出现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起因于暂时性水流形成的()搬运沉积作用;另一种是起因于泥流、泥石流等陆上()的搬运沉积作用。9按照现代冲积扇()和(),可将冲积扇相划分为()、()和()三个亚相。10()、()、()、()是冲积扇沉积的重要特征。11冲积扇沉积由于()成因,故层理发育较差或中等。12边滩又称点砂坝,是()的主要沉积单元,是河床侧向迁移和沉积物()的产物。13堤岸沉积是()发育的亚相类型,垂向上,常发育在()的上部,属()沉积。14河漫亚相是()的亚相类型,是洪水泛滥期间沉积物()的结果,故又称为()沉积。15()的截弯取直作用可使被截掉的河道废弃而形成()。16心滩又称(),是()的主要沉积单元。17辫状河废弃河道一般不形成(),这也是辫状河与()的重要区别。18网状河主要发育于坡度平缓的河流()地区,沉积类型主要为河道、()、()沉积。19网状河沉积的最大特点及与其它河流类型的主要区别是()分布极为广泛。20河流沉积组合通常可有三种形式,即()组合,()组合,()组合。21曲流河沉积的理想垂向层序由下至上,粒度(),层理规模(),底部具(),从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22曲流河沉积的理想垂向层序的下段为河床亚相的()和()组成,称为()沉积;上段由()和()组成,称为()沉积。23河流的()和()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24河流沉积的多阶性有两种成因:一种是由区域性地壳振荡运动造成,称为();另一种是由于河床在河谷中侧向迁移的结果,称为()。25()的二元结构较为明显,顶层沉积厚度近等于或大于底层沉积厚度;()的二元结构的底层沉积发育良好,厚度较大,而顶层沉积不发育或厚度较小。26河流相层理发育,类型繁多,但以()和()交错层理为特征。27河流相砂体在平面上多呈弯曲的()、()、()等。28河流相砂体在横切河流的剖面上,呈()的透镜状或板状。29河床亚相典型的指相化石为(),它是植物的()在开放系统条件下硅化而成。30湖泊的水动力作用与海洋有些近似,主要表现为()和()作用,但缺乏()作用,这是与海洋的重要区别之一。31按照沉积物特征可将湖泊分为()湖泊和()湖泊。32湖泊的沉积类型主要取决于()和(),尤其是()对湖泊的沉积起着控制作用。33一个理想的陆源碎屑湖泊的沉积模式具有沉积物绕湖盆呈()的特点。34湖成三角洲的垂向层序自下向上为()()()组成的反旋回层序。35当湖岸较陡,滨湖水动力作用较强,只有粗碎屑物质供应时,在滨湖区可形成()沉积。36当湖滨地形平缓水动力较弱,以泥质供应为主时,则可形成()或()。37浅湖亚相位于滨湖亚相内侧至波基面以上的地带,沉积物受()和()作用的影响较强。38半深湖亚相位于波基面以下,水体较深部位,地处乏氧的弱还原-还原环境,沉积物主要受()的影响,()已很难影响到沉积物表面。39湖泊是大陆流水汇集的地带,故在平面上它总是与()沉积共生,并为()沉积所包围。40陆源碎屑湖泊相的垂向组合,往往是以()或()亚相开始,向上递变为()亚相和()相沉积,构成()的反旋回层序。41海底地形可分为()、()、()三个地貌单元。42海相组沉积中常见的自生矿物为()、()、()。43无障壁海岸相的沉积环境是无()遮挡,海水()的开阔海岸带。44高能海岸环境按地貌特征可划分为()、()、()、近滨(临滨)等几个次级环境。45在低能海岸带,以()作用为主,为()质海岸。46在滨海沼泽及泥坪的向海方向,发育着树木繁生的狭长海滩脊称()。47浅海陆棚环境包括()至()这一广阔陆棚区。48浅海()是由季节性台风或飓风引起的()所产生的。49风暴流垂向层序在一个沉积剖面上往往发育不全,而()和()是典型的风暴层理。50近源性风暴岩相对较厚,粒粗,()构造发育,形成于水体相对较浅的()。51远源性风暴岩厚度小,以细粒沉积为主,()明显,但()不发育,常形成于()的陆棚区。52等深流是发生在半深海地区沿大陆坡坡脚等深线流动的(),通常也称为()或()。53按()作用和()作用的强弱程度,可将三角洲分为()和()的两种类型。54鸟足状三角洲发育的地貌特征是海岸曲折,呈()状,有广阔的()和较发育的()。55潮控三角洲在河口区或其前缘向海方向,常发育因()而形成的呈()散射且()分布的()。56扇三角洲与河控三角洲不同的是:其沉积物(),砂、砾为主,三角洲平原沉积类似(),向陆方向紧邻(),常呈短而厚的()从山麓直接延伸到海洋(),并很快尖灭。57分支河道和沼泽沉积构成()亚相的主体,这是与一般河流的重要区别。0.5分58广泛稳定分布的()可作为三角洲平原地层对比的标志层,根据其分布范围,可圈定()的大致轮廓。59在层序上,()位于河口砂坝之下,前三角洲泥之上,形成下细上粗的垂向层序,这是与()层序的重要区别。1分60()是破坏性三角洲的沉积微相类型,在高建设性三角洲中不发育。0.5分61前三角洲暗色泥岩富(),可作为良好的()。62在河控三角洲垂向层序中,由下至上()化石减少;而()化石尤其()化石增多,以至顶部出现炭质泥岩或();()波痕及其产生的()向上减少,()波痕及其产生的()增多。63泥炭及薄煤层等暗色有机质的存在,无或极少砾岩和化学岩,是()区别于河流相和湖泊相的特征之一。64三角洲沉积中的生物即可见()的,又可见()的,主要为()的生物。65三角洲砂体在平面上呈()或(),垂直或斜交()分布,剖面上呈()。66海岸相砂体在平面上常平行于海岸线走向呈()分布。在剖面上常呈()的透镜状或板状。67()、()、()密切共生,构成了所谓的障壁型海岸沉积体系,或称()体系。68潮坪一般可分出()、()和(),然而构成潮坪的主要部分是()。69与河流相垂向层序所不同者,潮坪层序结构中发育有潮汐层理,()层理,再作用面,()标志,()化石混生等。70澙湖、障壁岛、潮坪相地处海陆过渡地带,平面上向海方向以()与()相衔接,向陆方向以()或()与大陆沉积相组中的()或冲积相相毗邻。71一个完整的鲍玛层序是由五个或六个段组成,自下而上的顺序是:A段-(),B段-(),C段-(),D段-(),E段-泥岩段,F段-深水页岩段。72重力流沉积物从泥石流()演化到浊流阶段,其唯一的或主要的搬运方式是()和()载荷搬运。73重力流沉积物都是以()层理或()层理为最主要的鉴定标志。74自生粘土矿物可反映水介质条件,大陆环境主要为()介质以()矿物为主,海洋环境则多以()和蒙皂石为主。75槽模是()的重要标志,并用其判断()流
本文标题:沉积相知识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15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