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20228回填土沉降处理方案
1回填土沉降处理措施及后期补强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工程概况1.1本工程为黄山·御山湖会所工程,建筑面积6105m2,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回填土从基坑底到-0.17m为素土回填分层夯实,大小水塘区域-6.00m以下为级配砂石换填,-6.00m以上为素土回填,底板垫层为120mm厚C15混凝土,内配8@200单层双向钢筋网。1.2由于雨季多雨和赶工期等多种原因造成局部室内回填土产生不均匀沉降,上部混凝土垫层局部出现沉陷,并伴有开裂现象。目前施工现场共发现沉陷部位8处,全部位于原地势低洼和池塘部位,全部为换填区域,沉陷深度最大达100mm左右。为避免在底板面层施工完成后出现地面装饰面空鼓、开裂等情况,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以予补强。2、编制依据2.1黄山·御山湖会所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建筑/结构/水电);2.2室内外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3单管灌浆法施工工艺标准;二、回填土下沉原因分析根据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土层面层主要由回填土、淤泥、淤泥质土、风化基岩等组成。在基础土方回填过程中容易存在质量隐患,综合分析造成回填土沉降的原因有:2.1夏季连续数日降雨,现场甲方指定的土源被雨水浸湿,所以用作回填土的土料含水率较大,夯击时变成“橡皮土”,在这种基土上作混凝土垫层,易产生开裂;2.2由于甲方要求的工期紧,参建各方急于要求结构尽快出±0.000,所以在施工土方回填工序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过分追求进度,让回填土后期自然沉降时间过短就施工了混凝土垫层,从而在回填土自然下沉后导致了混凝土垫层的沉陷;2.3由于底板下沉部位土方回填后至地板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前经历多次暴雨,此部位低洼处回填土高度过高,又被雨水严重浸泡后其必然会造成下沉现象。二、回填土沉降处理措施目前针对回填土沉降情况有二种可行性方案,分别如下:1、第一种方案:结合单管抬升注浆施工工艺,采用钻孔灌浆法进行沉陷回填土部位的修复施工。1.1施工方法:(1)、对沉降量大于50mm且回填土与砼垫层有空鼓的位置,首先采用钻孔机械进行钻孔,钻孔直径为60mm。2用φ48钢管与垂直向成15度插入底部的回填土,插入深度应大于1m;(2)、采用灌浆机将特制的填筑浆液打入回填土中,直至浆液溢出钻孔处为止;(3)、将溢出的浆液清理干净后,将孔用C15细石微膨胀混凝土填补平齐。1.2方案优缺点:施工工期短,操作简便,但费用较高。2、第二种方案:整体返工施工法2.1施工方法:(1)、对沉陷深度超过100mm的混凝土垫层部位整体破除(先用手持式切割机切缝,再用风镐破除),垫层中的钢筋用大剪剪断,但需留置100mm以上的绑扎接头;(2)、对下部的回填土重新夯实,并铺垫100mm厚10~20粒径的石子;(3)、重新绑扎钢筋网,并用微膨胀C15混凝土二次浇注上部的垫层。2.1方案优缺点:施工工序繁琐,工期长,但费用相对较低,后期反复情况少,修复彻底。结合现场情况,对比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经观察现场剔凿破开的两处具有代表性的沉陷部位,发现内部并无空鼓现象,混凝土垫层随回填土沉降后一起沉陷,且回填土含水率较高,应是多次强降雨造成土层含水较多。同时考虑到由于大小水塘区域的回填土高度过大,平均高度为5m,回填土需要更长的时间自然沉降,决定待到地面装饰层施工之前再选择三处具有代表性的沉陷区域破除(大堂部位两处,小水塘区域一处),查看内部回填土的情况,统一进行处理。结合目前情况,基本可以肯定回填土沉降后,混凝土垫层沉陷区域无空鼓现象,可直接在垫层上用细石砼进行找平修补,在其上进行装饰面层施工。三、面层施工时注意事项3.1面层施工时间安排应尽量靠后,在施工面层前仔细观察混凝土垫层是否有空鼓、沉陷现象(积水),待全部合格后方能进行面层施工;3.2对于沉降量小于15mm的部位着重查看是否空鼓,如无空鼓可直接进行面层施工,下部用细砂砼找平即可;3.3在面层施工前必须先清除垫层表面浮灰、浆膜或其它污物,并用水清洗干净。3.4为防止不均匀沉降造成底板面层与墙体粘结处产生拉伸裂缝,地坪面层与墙体之间宜设置胀缝,尤其是有踢脚线施工时,出现底板与墙体的裂缝应先用弹性填充材料填充,再粘贴踢脚。黄山·御山湖工程项目经理部2012年2月28日
本文标题:20120228回填土沉降处理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1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