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4社区健康教育―脑中风
脑中风的社区预防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中医教研室薛晏前言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饮食结构,营养状况不断改善,加之生活习惯的改变,精神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等等。导致脑中风的发病率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我们身边的人被这种疾病所折磨,或是半身不遂,或者瘫痪卧床,轻者生活需要家人照顾,重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脑中风给患者本人或是其家庭带来很多的不便和痛苦。今天我就以下2个问题来和大家交流一下。1.那么脑中风真的不可预防么?2.脑中风可不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进行早期干预,降低它的发病率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下,什么是脑中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风是一个中医学的疾病名称。按照中医学传统的分类方法,将它分成中经络和中脏腑两个部分。在临床医学中我们把它叫做“脑血管意外”,简称:“CVA”按照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将它分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两个部分。CVA的分类1.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无症状性脑梗塞、暂短性脑供血不足发作(TIA)。2.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1.高血压(原发性、继发性)2.血液动力学改变(血脂、血粘度异常)3.心脏疾病(风心病、房颤)4.脑动脉粥样硬化5.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瘤6.颈内动脉系统粥样斑块脱落7.外伤临床表现中风前兆(前驱症状)1.反复头晕、头昏2.患侧肢体麻木、皮肤浅感觉异常3.患侧肢体乏力、持物脱落4.面神经麻痹、流涎5.构音障碍(进行性言语不清)6.饮水呛咳(假性球麻痹)7.视野缺失(同侧偏盲)临床表现发病期(急性发病期)1.头晕、头痛2.恶心、呕吐3.意识障碍、昏迷4.二便失禁5.三偏症候群鉴别诊断1.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除外CVA症状外,有颅内压增高、躁动、癫痫发作等脑囊虫病——除外CVA症状外,有颅内压增高、躁动、癫痫发作等鉴别诊断2.颈椎病椎动脉型——头晕、头疼、一过性黑朦神经根型——手臂、手指麻木脊髓型——四肢肌力减弱(持物脱落)交感N型——恶心、心悸、出汗鉴别诊断3.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周围神经营养不良患肢麻木、溃烂、坏疽酮症酸中毒——酮体升高、头晕、乏力、嗜睡鉴别诊断4.癔病神经系统查体——无病理性改变发病与周围环境有关——人多时发病独处不发病临床治疗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脑缺氧溶栓治疗——解除导致缺血的基本病因2.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止血——药物/手术——去除基本病因降低颅内压——脱水药——控制脑水肿——减轻应激反应——保护神经细胞(将损伤降到最低)病前预防=中医治未病《黄帝内经》:“是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1.对于致病因素早期干预—有效降低发病率病前预防=中医治未病1.高血压(原发性、继发性)血压降低—血流动力学对血管的损伤降低—出血几率降低2.血液动力学改变(血脂、血粘度异常)血液粘稠度降低—血流速度增加—血小板聚集减少—缺血几率降低3.心脏疾病(风心病、房颤)左房内壁血栓(赘生物)脱落—脑栓塞基本病因4.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释放凝血因子—血栓形成5.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瘤血压升高—血管破裂—出血—危及生命6.颈内动脉系统粥样斑块脱落脱落斑块—基底动脉环—脑动脉内栓塞病前预防=中医治未病《伤寒杂病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2.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效降低发病率病前预防=中医治未病1.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降低代谢负担—降低发病率2.多食瓜果蔬菜—“蔬者,疏通雍滞也。”3.口味合理,不挑食偏食:“五谷养五脏。”“夫五味入脏,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4.保持健康的心态,忌大喜大怒,忧虑悲愤:健康的概念:“体壮曰健,心怡曰康”中医—内因—七情内伤中医认为:“怒则伤肝”——“肝阳上亢”中医还认为中风病的根本病因是:“肝阳上亢,阳亢化火生风,以致肝风内动,肝风挟痰、上蒙清窍,走窜经络,发为中风。”总结讲到这里,我想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这2个问题就已经基本讲清楚了。第一中风病是可以预防的。第二中风病是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降低发病率的。最后:希望我今天所讲的,大家能有所收获。今天的健康教育讲座就到这里,下面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我将尽力给大家满意的解答。另外下一次的健康教育的课题是:《骨性关节炎》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4社区健康教育―脑中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2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