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考考点词语成语熟语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短语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具有两个特点:(1)结构上的稳固性,(2)意义上的整体性。有两个来源:(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2)来自书面语言。中考考点: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④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⑤根据具体的语境意义写出成语,理解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成语误用的原因:一、望文生义成语都有其固定的意思,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使用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切忌望文生义。①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差强人意”意思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是稍微、较、尚之意,如差可告慰等。②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③我们上车时,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们几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文不加点”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或内行人,属书面用语,如贻笑大方等。④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粗茶淡饭”指普通的饮食,比喻朴实的生活。⑤萧红对翠姨很少做直接心理描述,但她的追求、向往、痛苦、幻灭的心理历程,我们都感同身受、历历在目。“感同身受”的意思是心里感激得就像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而这两句中,显然把“感同身受”错误地理解为有相同的感受了。二、范围用错有些成语使用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搬用。①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某人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用来形容商品的“热销”是不恰当的。②李大夫用针灸疗法,只用了一个疗程就把张大娘的风湿病治好了,真是起死回生啊!“起死回生”用于治疗风湿病属明显夸大。③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我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显然,“呼之欲出”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答案”是不能“呼之欲出”的。④中国男篮以大比分输给西班牙队后,姚明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怨声载道”意即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们的强烈不满。由释义可知,“怨声载道”一般用于形容很多人怨恨的声音。而句中是指姚明个人,所以不能用“怨声载道”。⑤在这首长调词中,对秋天的礼赞更是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如火如荼”原指军容盛大,现在用来比喻气势旺盛或热烈,也可用来比喻形势发展很快。由此可知,“如火如荼”只适用于比喻气势、场面、形势、活动等,“对秋天的礼赞”显然不能用“如火如荼”。A用于文学艺术脍炙人口含英咀华鸿篇巨制力透纸背挥洒自如呼之欲出一挥而就信手拈来B用于男女尤其夫妻之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破镜重圆夫唱妇随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相敬如宾C注意敬词与谦词之分敬词:不吝赐教鼎力相助……谦词:不请之请抛砖引玉敝帚自珍蓬荜生辉三、褒贬失当有些成语有明显的褒贬之情,或赞颂、表扬,或贬斥、指责,如果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都是不恰当的。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用来形容科学家的勇气,自然不当。②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多含贬义。③如果不是因为他必须得唱,并一唱而不可收拾,终于成为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表演艺术家的话,他可能会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吧里当一辈子默默无闻的琴师。“不可收拾”指场面、形势等往坏的方面发展而难以控制,为贬义成语。褒贬两用的成语灯红酒绿想入非非如虎添翼左右逢源秀色可餐常见的贬义词:八面玲珑抱残守缺闭门造车捕风捉影半斤八两别有用心处心积虑翻云覆雨飞扬跋扈粉墨登场沽名钓誉好高骛远常见的褒义词凤毛麟角叹为观止不刊之论耳提面命蔚然成风四、重复累赘①只有那个突然不期而遇的另一个郁霆,依旧留在心里,成为永远活在心里的梦想,关于爱情,关于生活。“不期而遇”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含有“意外”的意思,因此句中“不期而遇”和“突然”重复。②也许是因为诗人在这首诗里所采用的意象十分丰富多彩,因此也多少显得有些驳杂,所以给读者一种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的感觉,缺少一条比较鲜明的抒情主线。已经“丰富多彩”,怎么还“十分”?“十分”实是蛇足,应斩掉。③把这样的诗歌拿给中文系讲授现代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的教授去分析,不见得一定就能讲出更多到位的真知灼见。“真知灼见”意即正确透彻的认识,用“到位”来修饰它,有重复之嫌,“到位”应去掉。④据《中国商报》9月21日报道,各地交通厅长接二连三地出事,已经让人们觉得习以为常了。“习以为常”是经常做某件事,就会习惯地把它当作最平常的事情来看待,“觉得”多余。“乐此不疲”意即乐于做某件事,沉浸其中,不知疲倦。一般作谓语、定语,但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应改为“似乎对这份伤感乐此不疲”。五、其他不合语法①据介绍,这位盲人并非走后门照顾来的,她在美国女子1500米奥运选拔赛中名列第三,许多明眼运动员只能望其项背。其用法是多用于否定句中。句中要表示的意思是许多明眼运动员比不上她,所以应改为“许多明眼运动员难以(或“不能”)望其项背”。②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③王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在教坛上默默奉献了30年。大词小用④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既然有缺点,就可指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地方)用轻了,应该用表示“不可多加非难”的“无可厚非”。⑤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自相矛盾⑥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楼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场形成了鼎足之势。“鼎足之势”指三方面局势。常见考试题型1、选择题:(1)选出成语和释义等搭配有误的;(2)选出对成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3)选出句子中加点成语解释有错误的;(4)选出成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5)选出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或不正确的;(6)选出语段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7)出对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例1、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汶川地震,举世同悲;,患难与共,尤显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国殇之日,重生之时;中国挺住,四川雄起,愈见华夏儿女的民族魂。A.风雨飘摇百炼成钢B.风雨飘摇百折不挠C.风雨同舟百炼成钢D.风雨同舟百折不挠(2008年福建福州市中考试题)答案:D例2、下列各句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防止疫情流行,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B.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文素材。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D.为了备战空前绝后的北京奥运会,全国上下都在同心协力争创佳绩。(2008年四川泸州市中考试题)答案:A例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B.今年我国将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届时通过电视直播,地球上的观众对航天员在空行走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C.改革开放30年来,南通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季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安居乐业。D.“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C)(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比喻好的诗文或其它事物受到人们的广为称赞和传诵。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对自己的手和手指那么了解。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妥善措施。)2、填空题:(1)填字将成语补充完整;(2)以一个成语的四个字为开头各写一个与其意思相近的成语;(3)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要求填写相应的成语;(4)根据相关提示在语段中填写成语;在语段中用相关的成语替换画线文字。例:填字组词。①无所()从②不言而()③()不成声④孤陋()闻⑤坚持不()⑥()后余生(2008年贵州遵义市中考试题)①适②喻③泣④寡⑤懈⑥劫例、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试根据相关提示用初中古文中出现的成语补全文段。当前行中暂时落后时,我们是选择沉沦退缩还是奋勇向上?吴下阿蒙说我们当努力向上,总有一天让别人发出“”的感叹。在道义面前,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我们是选择苟且的生,还是凛然的死?孟子说我们当。(2008年湖北黄石市中考试题)答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舍生取义3、简答题:简要评说借用成语制作的广告词。例.下列广告词对成语进行了改动,请写出其原型。(1)消炎药广告词:快治人口()(2)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3)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4)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5)营养液广告词:口蜜腹健()(6)某眼病治疗仪广告语:一明惊人()(7)某胃药广告语:无胃不治()(1)脍炙人口(2)随心所欲(3)刻不容缓(4)其乐无穷(5)口蜜腹剑(6)一鸣惊人(7)无微不至解题策略:成语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1)对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要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解和运用两个角度进行复习;(2)注意对成语基本含义或成语中的某一个字的理解;(3)纠正广告中基于技巧误用、错用的成语等。
本文标题:中考― 成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2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