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提到矛盾,我们自然想起韩非子那个“自相矛盾”的故事。唯物辩证法的矛盾不是形式逻辑的矛盾,而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简而言之,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矛盾。我的矛无坚不摧!我的盾没有利器能穿过它!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如何?!?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黑格尔在人类历史上首创了辩证逻辑体系,提出了辩证矛盾的概念。辩证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2)辩证矛盾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矛盾”——引自黑格尔《小逻辑》资料“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这话出自马克思之口。请你举例:矛盾的基本内容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主要矛盾、两分法、两点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不平衡性一、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它与逻辑矛盾不是一回事。对是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立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统一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1、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双方共处于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含义1、矛盾对立着的双方,它们的内容和特点是彼此规定、相互照应、相互衬托的关系父与子物质和精神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先进和落后胜利和失败冷和热大和小左和右2、对立双方的运动和变化是互相制约的。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水涨船高三种情形同化与异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相互依存政府的恶劣可以用相应的臣民的恶劣来解释——恩格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克隆棉羊“多莉”克隆过程“克隆”是细胞与个体之间的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矛盾同一性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1)、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工业与农业、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2)、矛盾双方直接同一----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不是普遍的情形生产和消费3)、矛盾着的对立面彼此相通,包含着互相转化的趋势----你能变我,我能变你危机就是生机成就是毁,毁就是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赚钱就是赔本,成功就是失败,传说有一次孔子曾带领一班学生向老子请教问题,孔子见到老子,恭恭敬敬地行过礼,垂手站立在一旁,老子那时已经很老了,正在闭目静养,大概听到了动静抬起眼皮来望了望,孔子赶忙再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半晌,老子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老子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回答:“还好”然后老子又开始闭目养神了,孔子便立即带领学生告退出来,吩咐学生套车回家,学生们都感到奇怪问孔子到:“老师不是来求教的吗?”为什么没问什么问题就忙着回家呢?孔子说:“老子指出:牙齿是刚强的却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是刚强的,刚强的牙齿却敌不过柔弱的舌头,这不是教给我们了吗?”你能说出那些成语或俗语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互转化“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兵法》相互转化“人有祸则心畏惧,心畏惧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韩非子相互转化“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韩非子请注意:矛盾双方依一定条件相互转化,这种变化是双方地位上的变化,而不是互相替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统治与被统治生与死有与无以愚困智的妙计北宋初年,南唐派使者前来纳贡,所派使者是江南名士徐铉,此人以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能言善辩闻名于北宋朝廷。宋朝照例要派官员做押运使,去接受贡品,满朝文武怕自己学识不及徐铉而丢面子,没有人敢做押运使,宰相也不知道究竞选谁最好。宋太祖让殿前司选出10位不识字的殿中使者的名单,随手在名单上圈了一个人的名字,满朝文武见此大吃一惊,连宰相也不解其中的奥妙,只能遵旨催促那个被点中的使者赶快动身。在船上,徐铉滔滔不绝地谈古道今词锋犀利,周围的人对他惊奇不已。而那位使者根本听不懂徐铉的高谈阔论,只能一个劲儿点头称是。徐铵不了解使者学问的深浅,心想不能在来人面前丢脸,越发说个不停。一连几天,徐铉说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把肚子里的墨水都倒干净了。那位使者还是没有与他辩论,徐铉自觉没趣,就不再吭声了。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的双方互相排斥又互相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并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宋太祖正确地处理了“愚”和“智”这一矛盾关系,置南唐使者徐铉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从而在外交上取得了胜利。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市场竞争战场厮杀学术争鸣批评与自我批评2)矛盾斗争性对斗争性的理解要拓宽视野,提到哲学的普遍性这个高度来认识。它不仅是指双方要打起来这样一种情况,还是首先要从“差异就是矛盾”这里来理解。只要双方分离,你不是我,我不是你,这就已经构成斗争性。“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舍己救人”、“见利忘义”、“水火相克”注意政治斗争与哲学上的矛盾的斗争性不能混为一谈,否则的话,我们讲矛盾斗争性是个广泛的概念,就有人把政治斗争随之扩大化,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极左口号)3、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没有绝对的同一,因为构成矛盾的,首先就是差异,没有差异就不知道谁和谁同一,谁和谁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最简单的等式都包含着斗争性X=2左边是未知数,右边是已知数,它们的意义不同。如果把它写成2=X就毫无意义。因为从未知到已知是一个符合逻辑的过程,反过来,从已知到未知就不符合逻辑。所以,看起来“相等”是一个同一的概念,但它是在差异基础上的同一,是由不同的内容和过渡构成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②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要有场所、有舞台、有基础。白与黑的斗争统一于颜色、凉和热统一于温度、罪与非罪统一于法律,真理和谬误统一于认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统一于方法论。双方进行辩论,对象必须是一个,对同一副画,你说它的美学价值,我说它的政治内容,就争不起来。(辩论赛的例子)形而上学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割裂开来。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马克思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5)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A、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利用、互相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C、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王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一鸟不鸣山更幽。“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植物和动物之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动物正好相反,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它们就是这样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更明显A、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B、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打破旧同一,建立新同一。破一个案子,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但是斗争的最高峰还是最后——逮捕。这里,旧同一是案件,一方隐蔽,一方侦破;新同一是法律的实施:一方是执法,一方是试法——阶下囚。推动天体运动和演化的动力,是吸引和排斥既斗争又统一的相互作用。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生命运动的发展和进化,是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既斗争又统一的矛盾斗争。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展的。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行星运动三大规律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不甚深刻的认识与深刻的认识既斗争又统一,是推动思想前进的动力。托勒密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地心说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3、学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矛盾、处理问题时,把同一性和斗争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外因同时具备缺一不可。4、内外因关系原理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这说明了事物的发展需要哪两个原因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结合内因与外因小鸡出壳种蛋同化—异化遗传---变异温度气球篮球铅球机遇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通过漫画的启示,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怎么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内因?“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春在哪里”?“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竟成。”“春在心中”!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宋陆游)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9C°37-39C°37C°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外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促进或延缓、促退的作用。事物的发展为什么离不开外因呢?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如果遇到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并且具备良好的医疗设备和必要的药物,病人就可能得救,起死回生;相反,如果遇到不负责任或者医术不高的庸医,或者缺少必要的医疗条件,病人可能死亡。这说明了什么道理?结论: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不仅不可缺少,而且有时甚至还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外因能不能撇开内因而起作用呢?想一想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气球排球铅球球的运动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议一议发展内因外因通过根据条件内部矛盾外部矛盾发展方向加速、促进延缓、阻碍影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决定影响性质原因内外因关系原理三、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概念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在自然界中,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和间断性、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运动包含了化合和分解、酸性和碱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化与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在人类社会中,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矛盾的普遍性在认识领域,也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真理和谬误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炒菜定律:经常炒菜
本文标题:对立统一规律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3649 .html